記者直擊莆田2處集中隔離點: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東南網莆田站 發佈 2021-09-19T06:02:10+00:00

11點30分,工作人員在隔離點準備隔離人員中午的飯菜。自疫情發生以來,莆田市已啟用隔離點共97個10808間,切實做到了應隔盡隔。

11點30分,工作人員在隔離點準備隔離人員中午的飯菜。

東南網莆田9月19日訊(本網記者 蔡意 金晶晶 文/圖)定點集中隔離是疫情防控的一項重要措施。自疫情發生以來,莆田市已啟用隔離點共97個10808間,切實做到了應隔盡隔。如何做好隔離人員管控工作?隔離人員在裡面的生活怎麼保障?工作人員會為他們提供怎樣的服務和指導?今日(9月19日),東南網記者深入莆田市區2處集中隔離觀察點,實地探訪了工作人員的堅守和「隔離不隔愛」的溫暖。

隔離點設置臨時黨支部

24小時「連軸轉」 每天只能休息2-3小時

記者經過登記、測溫、掃碼,進入了荔城區某集中隔離點。記者看到,該隔離點已經按照「三區兩通道」要求進行了改造,加裝了護欄,設置了安全警示帶和專門通道,並派專人進行值守。

自9月12日,該隔離點正式啟用,目前共有密接、次密接人員174人入住。按照隔離對象的數量,該隔離點按規定比例配備工作人員共30人,24小時值守。他們承擔了管理協調、信息聯絡、健康監測、清潔消殺、安全保衛、後勤保障、病例轉運等職能。

來自荔城區應急管理局的陳暄是該隔離點的負責人之一。他告訴東南網記者,工作人員辦公與居住的區域為清潔區,每天進行2次全面消毒;隔離人員活動的區域為污染區,每天則需要消毒4次。「儘管每天只能休息2-3小時,一直開啟『連軸轉』的模式,但大家都還是堅守崗位,勇挑重擔。」

黨旗也在隔離點防疫一線高高飄揚。在城廂區某集中隔離點裡,工作專班包括了市統計局、城廂區殘聯、公安、消防、消殺、醫護等人員26人。為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工作專班第一時間成立隔離點臨時黨支部。支部書記、負責人歐奇翔表示,成立臨時黨支部,讓黨員衝鋒在前,盡一切力量解決隔離人員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安心、放心。

大家有什麼需求都可以在隔離點微信群里溝通,圖為隔離人員點讚隔離點服務。

全方位提供暖心服務 電視WIFI一應俱全

在2處集中隔離點,基本上都是每人一個單間。每個隔離觀察房間均配有空調、電視、WIFI、熱水器、獨立衛生間,隔離人員的生活物資應有盡有。

「在這裡住得很舒服!」按照防控要求,記者無法和隔離人員面對面交流,通過電話連線了隔離人員63歲的謝阿姨。她說,在隔離點,吃的、住的、用的都比較很好。「我年紀大了,不經常出遠門,都沒有住過這麼好的房間。太感謝工作人員了,他們非常盡責盡心。」謝阿姨每天在房間看看電視,隨時可以跟家人通電話。

在通話即將結束時,一名工作人員趕緊叮囑謝阿姨:「中午送午餐的時候,我們再帶一點鹽給您,您平時可以多喝鹽水。有其他特殊需要,就打我電話,我們能做到的都會滿足您。」

「隔離人員都十分配合,也很體諒工作人員。」陳暄說,大家共同努力,齊心戰「疫」,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蝦、肉絲、木耳、花菜……四菜一湯,上午11點30分,記者在城廂區隔離點的一樓看到,工作人員正熟練地將裝有飯菜、湯的餐盒搭配好後,一份份裝入塑膠袋中。隨後,送餐人員再核對後,上樓分發。

據介紹,2處隔離點的三餐飲食均為葷素搭配,豐富不重樣。「有些老人牙口不好,希望飯菜以軟糯好消化為主,小孩子卻想要吃饅頭。」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都會及時登記,對每一份餐食進行區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做到個性化服務。

兒童圖書、益智玩具、小零食等愛心禮物也送進隔離點(荔城團區委組織)

守護童真 愛心禮品「打卡」隔離期

記者了解到,2處隔離觀察點中有不少留觀的孩子。針對兒童離開家庭,轉換生活環境中的不適應和不習慣,陳暄介紹,根據防控要求,對密切接觸者、次密接觸者中12歲以下的兒童可安排與一名家人同住一室。同時,隔離點還建立微信群等線上渠道,積極開展線上打卡、摺紙、眼保健操等活動,還提供新冠肺炎防護健康宣教知識。在此基礎上,醫護人員也會通過電話、微信等「雲端」安撫,為小孩子做心理輔導。

「護士姐姐,明天你要早點來啊!」在配合核酸採集後收到玩具的一名小朋友對著隔離點駐點護士喻茜說。

「很多小朋友在第一次採集核酸時,因為害怕不願意配合。我們就安慰他們,好好配合的話,下回給你們帶玩具。」喻茜告訴記者,今天小朋友們收到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玩具後都非常開心,也很配合核酸採集工作。

據了解,隔離點的兒童始終牽動著社會各界和愛心人士的心。連日來,兒童圖書、益智玩具、文具等愛心禮物也送進隔離點,陪伴著孩子們度過特別的隔離時期,守護著他們的童真和美好。

「在隔離點上,被隔離的不僅僅是隔離人員,也是隔離點工作人員自己。」市直派駐單位領導、市統計局副局長鄭宗開表示,大家的健康是工作人員最大的幸福,他們將繼續努力堅決把病毒隔離開,讓城市更好地運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