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拍攝「三法」,去除照片平淡

探秘與研究 發佈 2020-05-16T06:38:19+00:00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賀延光老師在非典時期拍攝的《面對生命》,有人說:這樣主題內容的照片現在基本是難以再刊登出來了。

人物拍攝「三法」,去除照片平淡

原創 謝雨岐 大小姐雨岐 昨天

人物拍攝「三法」,去除照片平來自大小姐雨岐00:0007:58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賀延光老師在非典時期拍攝的《面對生命》,有人說:這樣主題內容的照片現在基本是難以再刊登出來了。但我不是這樣認為的。就我目力所及到大量有關疫情照片中好照片較少,大多內容重複或視覺效果模式化,還有的像是直白的宣傳畫。


影像當然是具有宣傳功能的,但過於直白的宣傳照片,會失去影像應該具有的力量,也就失去了那種能夠深入人內心的影響力。如果您自己不知道誰拍出了好照片,麻煩您請掃文稿末端微信號聯繫我


這個話題我們將在下幾期再談,今天先說人物拍攝「三法」,去除照片視覺平淡。


拍攝人物重要的是表情和肢體動作,次要的是與主題內容發生關聯的環境,而這環境是對表達主題內容的進一步信息強調和補充。一般情況下可分為:近景、中景、遠景。


一、近景(特寫):主體人物有生動神情最重要,周邊和背景環境不重要;但畫面中人物神態應是從內心流露出影響到眼神或面部表情的瞬間。

比如我們看到過太多流淚的照片,下面對比的兩張近景照片,您認為哪個更令人有觸動感呢?

這個畫面人物不得不用手捂著嘴,是擔心自己控制不住哭出聲來,這種情感流露是掩飾不住的內心悲傷之痛。

這個畫面看到的只是主體人物流淚了在擦拭,幾乎看不出什麼情感。


二、中景分為兩種情況:1、若畫面只有一人,主體人物情緒表達或性格特徵的神態很重要,周邊環境是內容信息的進一步補充;2、畫面有數人或多人時,前景人物情感流露、互動關係、肢體動作重要,周邊環境是內容信息的進一步補充。

下面對比的中景照片,您更認可哪張呢?

這是一人的畫面,主體人物掩面而泣,情感傳達到位;主體人物身後的墓地是主題內容信息的進一步補充。


畫面人物關係和周邊背景環境清楚表現出內容主題,主體人物之間有交流,畫面中發生的事情一目了然。遺憾的是:人物交流時缺少相互的情感傳達。

此畫面看不出內容主題是什麼,主體人物需要尋找,且背景環境凌亂,尤其是前景右側身穿深色衣服的站立者,突顯了照片的平淡感。


三、遠景分為兩種情況:1、遠景周邊環境清晰重要,前景人物位置、肢體動作和人物儘量不重疊次重要;2、若前景沒有人物,畫面周邊環境拍攝清晰很重要。

再看下面遠景照片對比效果,您的看法是怎樣的。

這是前景有人物的畫面,街上行人各異,每一位定格在畫面上的人物錯落有致;遠景周邊環境交代清楚,巧妙運用了路面延長到遠處坡度,讓畫面既有視野感又有拉近遠景收縮後的清晰。


這是前景沒人物的照片,畫面中的隔離帶、車和人群基本形成了平行線延伸到畫面遠方,大環境交代清晰。


這個畫面巧妙利用土路淺色線條形成對角線,讓畫面視感有了變化;但前景中的人物正看著鏡頭呈現出的不是情緒性格,而是正看著鏡頭髮愣的神態,這是拍攝人物較糟糕的神態之一。


需要再強調一點的是:攝影人不要看見什麼拍什麼,眼睛離不開取景框不停地按動快門,生怕漏掉什麼沒拍上,但卻忽視了觀察被攝事件變化,錯失可以拍出好照片的情景和瞬間。所以,攝影人一定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再用好以上的「三方面」,您一定能拍攝出有用的照片!為什麼說:有用的照片?因為有用的照片不一定就是好照片,好照片不一定都有用。這個問題今後有機會再進一步說清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