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說謊、打人、不聽話?這些問題,正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福林媽咪 發佈 2020-04-27T15:50:33+00:00

文|福林媽咪通常情況下,孩子和同齡小朋友密切接觸,都是從幼兒園開始的。在這個場所里,孩子所作所為和所有的表現,不僅僅能看出孩子本身的性格和特質,也能看出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如何的。在一檔觀察類記錄片《孩子的神秘生活》中,放大了孩子比別人都要突出的特點,很容易就能發現孩子的優點和

文|福林媽咪

通常情況下,孩子和同齡小朋友密切接觸,都是從幼兒園開始的。

在這個場所里,孩子所作所為和所有的表現,不僅僅能看出孩子本身的性格和特質,也能看出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如何的。

在一檔觀察類記錄片《孩子的神秘生活》中,放大了孩子比別人都要突出的特點,很容易就能發現孩子的優點和不足。

父母們也很容易從這些4歲的孩子身上認識到自家孩子身上的特點,並且能夠更加客觀的去看待這些特點的優勢、劣勢,從而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裡面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有4個小朋友:

嚴格遵守規則的可樂;

不守規則的於子鑠;

責任感爆棚的「大哥」王昱堯;

較真兒的王曼可;

這4個孩子身上的特點、性格、處事方式,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嚴格遵守規則的可樂

在2.5歲—6歲,是孩子的社會規範敏感期,孩子會慢慢有規則意識,但是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很容易放棄規則。

但是可樂在裡面的表現,能看出他的規則意識特彆強:

守護糖果的罐子和小動物的盒子,自己不碰,也阻止別人去碰;

數糖果,「鸚鵡」問他要不要準確答案,他說不想破壞規則,不要現成的答案;

他和其他小朋友,扔骰子扔出2個6,可以得到一顆糖,自己不作弊,也不讓對方作弊。

糖果、小動物、準確的答案,在沒有外人監督下,面對這些誘惑,他都能很好的遵守。

這和他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父母從他很小的時候,在看動畫片或者電影、電視的時候,就會告訴他,什麼樣的行為時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所以他對規則、正義格外的看重,即使沒有別人的監督,也能守護自己內心的規則。

不守規則的於子鑠

在規則這方面,於子鑠和可樂是截然相反的,有時候甚至會去故意破壞規則。

比如說,老師讓孩子站在呼啦圈裡等待遊戲,老師一出去,於子鑠就跑了出來,還去捉弄其他在呼啦圈裡的小朋友;

擲色子拿糖果的時候,找到「快捷方式」擺出2個6,甚至每次都拿一大把糖果;

數糖果的時候,「鸚鵡」問他,要不要知道準確答案,他馬上回答「要」。

當老師問他有沒有作弊的時候,他撒謊說沒有作弊。

完全沒有規則意識的於子鑠,和家庭教育也分不開:

老師問於子鑠:「你為什麼不願意遵守規則站在呼啦圈裡呢?」

於子鑠回答說,父母承諾他表現的好,就給他想要的東西,結果父母全都沒有實現承諾。

有一次,別的小朋友指責他「不遵守規則」,他回答說「我在家也是這樣!」

在幼兒園,這樣的孩子很讓老師頭疼,但是並不是說這樣的孩子就是「壞」。

在他說謊的時候,老師引導「犯規不會被懲罰」,他承認了自己作弊、撒謊,並且表揚了他,他樂於去說實話。

在他不遵守規則,老師表揚了遵守規則的小朋友之後,在面對誘惑的時候,他會表現出掙扎。

孩子的表現,和父母的教育和言行息息相關,每個孩子都不願意成為別人口中的壞孩子,只是有時候父母在盲目教育當中,會不小心把孩子往錯誤的方向越推越遠。

責任感爆棚的「大哥」王昱堯

王昱堯十分有「大哥」的范兒,會主動去維持秩序,也會去幫助其他小朋友。

有一個場景很能體現出這一特點:一個小朋友哭了,他主動幫助對方,儘管他之前對這個小朋友很不喜歡。

老師問:「你喜歡這個她嗎?」

王昱堯說:「不喜歡。」

老師問:「那你為什麼幫她呢?」

王昱堯:「因為她哭了。」

王昱堯的責任感,也和家庭教育分不開:

他的父母,特別是爸爸,在教育的過程會跟孩子做角色扮演的遊戲,父母做學生,孩子當老師,讓孩子把學到的東西教給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在做飯、打掃衛生、做家務的時候,孩子也會主動上去幫忙,這也是從小就引導的。

這爆棚的責任感,並不是孩子一出生就攜帶的,而是父母從一開始就引導教育出來的。

較真兒的白曼可

曼可是一個爽朗的小女孩,但是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會較真兒,特別在意輸贏。

她和別的小朋友比賽輸了之後,不去看別的小朋友的禮物,而是一個人走遠去「自我療傷」。

而且在很多比賽中,因為在意輸贏而不敢去比賽,會直接拒絕老師說:「我不參加比賽,我不要這個獎勵了。」

她的父母說,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在遇到她較真兒的情況時,會引導孩子轉移注意力,或者讓孩子去做其他事情冷靜一下,不要把不好的情緒爆發出來。

不過當時專家指出來,當孩子想哭、難過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哭出來,這樣也是一種發泄方式。

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孩子在這裡面會遇到溝通、規則、誘惑和爭吵的情況,但是孩子的表現和一言一行,都和原生家庭的教育分不開。

孩子的成長是複雜的,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評」而是「引導」,讓孩子變成更好的人。

在節目中,很多彈幕都在說「於子鑠太壞了」、「討厭這個孩子」、「於子鑠沒教養」,這些帶有攻擊性的話,讓我們看來十分過分,因為孩子還在成長過程中,未來還有很多的發展空間。

可是這些話,也常常是父母給孩子定性的內容:父母覺得孩子懶、太皮了、說謊、打架……

彈幕上的內容孩子看不到、感受不到,但是父母的話、下的定義,會讓孩子感受深刻,從而影響孩子的行為和思想。

父母多了解一些關於孩子的知識,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和感受,這樣能讓孩子變的更好,孩子不好的行為,恰恰是他成長的契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