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與生俱來的模仿能力,媽媽要善加利用,培養出高智商寶寶

沫沫的靜好歲月 發佈 2020-04-27T20:45:52+00:00

而且,很多寶寶剛出生1個小時之內,就可以睜開自己的眼睛去看看周遭的世界了。雖然視力有限,但眼神是那麼清澈通透,讓爸爸媽媽欣喜不已。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哪有不聰明的?

的確如此啊!

現在孕育寶寶,哪個媽媽不是在孕期里各種的學習,用科學的方式精心的調養寶貝;出生時又經過助產士各種的擦洗和檢測;等抱出來產房時,個個看起來都是粉嘟嘟嫩呼呼的,讓人百看不厭;完全一掃過去醫療環境不算特別優質時,那種剛抱出來皺巴巴一團的小模樣。

而且,很多寶寶剛出生1個小時之內,就可以睜開自己的眼睛去看看周遭的世界了。雖然視力有限,但眼神是那麼清澈通透,讓爸爸媽媽欣喜不已。



不過,寶寶的智力條件既受到先天的影響,也離不開後天的訓練;通常越早出現這些狀況,就越能證明寶寶的智商發育很好。

媽媽不妨對照看看吧!



【愛笑】

正常發育的寶寶,2個月時就會笑、4個月時能放聲大笑。而寶寶笑得越早,聰明的可能性就越大。

儘管這不是完全可靠的跡象,但它是個象徵。

因為很早就開始笑的嬰兒常常會成為聰明活潑的兒童。

笑代表他能區分什麼是讓他感到愉快的,這就是心理活動的開始,一個感覺敏銳、反應迅速的嬰兒常常很聰明,嬰兒越敏感也就越容易得到滿足。



想要寶寶保持情感愉悅,多笑笑,媽媽不妨這樣做:

1、媽媽多撫觸

媽媽堅持每天溫柔的對寶寶進行身體的撫觸,不僅可以漸漸開發孩子的觸覺能力,還傳遞著父母的愛心,讓寶寶有良好的情感體驗。

寶寶從小就接收到來自媽媽的愛,自然開開心心。

撫觸應在寶寶清醒時或睡前進行,撫觸時用力宜輕柔,時間不宜過長,這是親子交流的首推方式。

2、音樂效果好

寶寶的學習,一般都是由輸入到輸出的過程。也就是先聽,後表達。

對於小寶寶來講,從出生開始爸爸媽媽在陪伴過程中就要儘量多對他說話,不要認為嬰兒聽不懂,經常對嬰兒說話有助於寶寶提早理解語言、學會說話。而且寶寶能夠從語言中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

0—4歲的孩子都會喜愛短小歡快、節奏鮮明的歡愉兒歌,可以多放給他聽,這將在寶寶頭腦中儲存大量語言信息。



【愛模仿】

新生兒有一個很強大的能力: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出生8小時的寶寶,就能模仿媽媽吐舌頭了。

當新生兒處在安靜清醒的狀態時,媽媽不妨距離寶寶面部20-25厘米,讓他注視你的臉。

首先媽媽伸出自己的舌頭,每隔幾秒鐘1次,慢慢地重複這個動作然後停止。如果寶寶一直看著媽媽的臉,就說明他可能在嘴裡移動自己的舌頭,一會兒他就會將舌頭伸向嘴外。

如果媽媽對著寶寶做張嘴動作,重複幾次,他也會學著張開小嘴。另外寶寶還可以模仿噘嘴、微笑和悲傷的表情。

寶貝們是不是很厲害?這樣的狀況,當然也是越早被發現、被訓練,對寶寶的智商發育越好哦!



模式學習的能力很強大。

在圍棋領域中創造了九連霸紀錄的高川秀格,據說是在其3歲時就能記圍棋棋局了。那並不是強制性的灌輸式教育,而是他在父親和鄰居下圍棋時,經常坐在旁邊觀看,自然地學會了圍棋,當他的父親發覺時,少年已經可以授父親九子。

嬰兒用自己的潛能將從外界獲得的印象吸收到大腦里的配線系統中,這樣的學習方法被稱作「模式學習」。這種學習方法和成年人的學習方法完全不一樣。

因為嬰兒的學習不分難易,都被吸收到大腦的基本配線系統里;所以在這一時期吸收高難度的事物,最後會以天才的才能表現出來。

嬰兒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出生後的幾個月內,將父母的行為作為模式烙印在大腦里,並在多年之後發揮作用——等到將來也為人父母時,會表現出和他們完全一樣的習慣、興趣與傾向。

因此,大部分被認為是性格遺傳的東西,實際上都是在這個時期習得的。

這種通過嬰兒潛意識的模式學習的能力,在嬰兒剛出生時很高,大約6歲之前都具有這種學習能力。

父母想要培養高智商的寶寶,這種能力的訓練,千萬莫要錯過啊!



【寶寶的肢體動作】

在寶寶滿百天之前,就會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抓握一些物品。而在他3-5月齡的時候,特別喜歡玩自己的小手。之後,寶寶就會非常喜歡把拿到東西進行揮舞和敲擊,覺得這隻手敲的不響後會換一隻手拿再敲。

寶寶對能夠抓握的小東西非常感興趣,他會很好地握住奶瓶、也可能會用手指撿東西,會將東西從一手換到另一手,還會舉起、搖晃、推、拉、壓擠,以及拋擲靠近寶寶的東西。

所謂「心靈手巧」,莫過如是。



想要訓練寶寶的小手的能力,媽媽不妨這樣做:

1、儘量增強嬰兒用手抓東西的能力,讓他可以用手握住或觸摸接觸各種不同的東西如絲綢、毛、棉布、緞子、海綿等。

2、讓嬰兒把玩自己的手指頭,給他紙張讓他學習撕紙,把東西放在嬰兒手能拿到的地方讓他伸手抓。

3、嬰兒吸吮自己的手指時爸爸媽媽不要立刻阻止他,因為這表示嬰兒已經進入新的成長階段,已經有自己將東西送進嘴裡的能力。



與此同時,寶寶還有一項先天就有的能力:行走反射。

也就是說,當媽媽托住寶寶的腋下,用兩個大拇指控制好寶寶的頭部,讓他的光腳板接觸平面,給一個略前傾、向前移動的活動,新生兒就會自動地、有節律地、協調地交替屈伸下肢,類似於行走。

這和發育成熟、可以獨立行走的兒童的步態是不同的:新生兒的行走反射,既沒有平衡能力,也沒有上肢的協同運動。

而且這一反射行為在寶寶出生後56天左右就自然消失。

若充分利用寶寶的這一階段並加以動作訓練,可使寶寶提早學會走路,從而促進腦的發育成熟,智力發展。



媽媽可以從寶寶出生第8天開始到第56天結束。每天4次,每次3分鐘;最好在餵奶後半小時進行。這樣一般56天後,寶寶就會形成條件反射,扶站即走,樂此不疲。一般在10個月左右就可以獨立行走。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這個時候身體的確非常的柔軟,頸部也完全沒有力量,所以媽媽的動作要輕柔,還要確保寶寶的頭部安全;除此之外,時刻關注寶寶的情緒,若他情緒不好,就立刻停止訓練。



是的啊,想要寶寶聰明、高智商,雖然離不開先天的條件,但更不能忽視寶寶出生以後的訓練和培養。

爸爸媽媽一定要在陪伴寶寶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身體、智力成長中的點滴變化,儘早捕捉到寶寶高智商的信號,多加培養,讓寶寶更聰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