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崖墓群考古發掘出土219座墓葬 漢代女生帶的耳環長這樣!

成都日報錦觀 發佈 2020-04-27T21:13:49+00:00

今日,記者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為配合金堂縣某房地產項目建設,2019年3月中旬,該院在對該項目文物勘探過程中發現了金堂趙鎮中興村崖墓群。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李雪艷 圖片來自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編輯 楊華春 校對 藺虹豆

「鑿崖石以室兮,托高陽以養仙。」依山開鑿的崖墓,在成都平原是既壯觀又神秘的存在。考古專家們一次次發掘,正讓他們揭開「面紗」。

今日,記者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為配合金堂縣某房地產項目建設,2019年3月中旬,該院在對該項目文物勘探過程中發現了金堂趙鎮中興村崖墓群。經上報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後,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該院對這一崖墓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清理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崖墓219座。這批持續時間300餘年的墓葬材料墓群出土隨葬器物為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四川地區東漢晚至六朝時期器物發展序列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

多個家庭使用的區域公共墓地

可分為大中小三類

該崖墓群位於金堂縣趙鎮中興村七組,其東北側距中河約1公里,墓葬自上而下共四層分布於淺丘東坡。墓葬按規格可以分為大中小三類,其中以中小型墓葬為主。

墓葬群

大型墓葬為帶狹長露天墓道前後雙室墓,主室兩側多存棺室,長8-10、寬2-3、高2-2.5米,部分墓葬四壁及頂部還保存有兵器架、樓閣等精美雕刻,葬具多為陶棺,墓葬時代主要為東漢晚至蜀漢時期。中型墓葬多為帶梯形墓道單室墓,部分主室兩側及後部存長方形龕,少數主室內存原岩石灶、井台等附屬設置,長4-6、寬2-3、高1.5-2.5米,葬具多為陶棺,少量墓葬用磚砌長方形棺,墓葬時代主要為兩晉時期。小型墓葬多為帶短墓道單室墓,墓室狹小,長2-3、寬1-1.5、高0.8-1.5米,部分墓葬一側存長方形原岩棺台,多數墓葬未見葬具,墓葬時代多為東晉南朝時期。

此次考古發掘現場領隊龔揚民介紹,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組合判斷,墓地時代從東漢晚期持續至東晉南朝,其中以兩晉墓葬為主。墓葬在墓群中有序分布,基無打破關係,且墓群中經常可見2-3座墓葬成組出現,該墓地應為同時被多個家庭使用的區域公共墓地。

中型墓葬墓室組合

藍色玻璃耳鐺

原是從埃及來的舶來品

墓群出土銅、銀、鐵、玻璃、陶、瓷質器物600餘件,其中以陶器為主,主要有罐、倉、缽、壺、陶俑等,銅器主要有釜、盆、耳杯、燈、鏡等,銀器主要為鐲和指環,鐵器有環首刀、削、鋤頭等,玻璃器主要為耳璫,瓷器主要為青瓷虎子、罐和盞。在本次的出土器物中,深淺不一的藍色玻璃耳璫尤為引人注目。

M65出土銅釜

在漢代,玻璃耳鐺是婦女常見的飾品。「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孔雀東南飛》里就生動地描述了漢代婦女流行裝束。記者看到的玻璃耳璫做工精緻,表面光滑。儘管形制和顏色略有不同,但都呈兩頭寬中間細的樣子,有些類似腰鼓的形狀。玻璃耳鐺兩頭有小孔,絲線從中穿過,就能掛在耳垂上。

M85出土玻璃耳璫

不僅自身美麗動人,玻璃耳鐺這種不過幾厘米大小的飾品,還是綿延萬里的中外文化交流之路的見證者。據介紹,玻璃製品源於古埃及,在春秋戰國時期進入中國。中國中原地區與西亞雖然相隔數萬里,但在公元前二千年到一千年的銅器時代,東西文明之間活躍著許多遊牧民族,往來於漫漫中西亞沙漠地帶。玻璃色彩美麗,便於隨身攜帶,也隨遊牧民族傳入了中國。「蜀地原本是不產玻璃製品的,據我們的推測,這次出土的玻璃耳鐺,應該就是從成都以南的南絲綢之路傳入。墓葬出土玻璃耳璫等器物為研究兩晉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寶貴線索。」龔揚民介紹。

M85出土玻璃耳璫

崖墓群持續時間長

為構建東漢晚至六朝時期器物發展序列

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

近年來,金堂縣崖墓群考古發掘工作成果喜人。在本次考古發掘之前,金堂縣趙鎮已出土黃天樹崖墓群、十里村崖墓群。而此次發掘的中心村崖墓群更是極大的豐富了四川地區東漢晚至六朝時期墓葬考古材料。

「相比黃天樹崖墓群出土墓葬22座、十里村崖墓群出土墓葬90餘座,本次出土墓葬的規模是最大的。另外它們都臨近毗河和中河,中心村崖墓群則要更遠一些。」在龔揚民看來,此次考古發掘的崖墓群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持續時間長。「這批墓葬材料墓群出土隨葬器物為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四川地區東漢晚至六朝時期器物發展序列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墓葬中精美雕刻為研究四川地區東漢兩晉時期社會生活、生產情況提供了直接的圖像資料。」龔揚民表示。

M206後室兵器架、樓閣等雕刻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李映福教授為組長的專家組認為,此次發掘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金堂縣中興村崖墓群進行的首次考古發掘,旨在釐清該遺址文化內涵與時代特徵。該項目發掘學術目的明確,對已有的資料收集整理全面,經過既有的工作,對遺址的範圍、面積、年代、性質及遺址發掘的價值有進一步充分的認識。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李雪艷 圖片來自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編輯 楊華春 校對 藺虹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