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車輛7月禁產:汽車行業的分水嶺?

汽車sight 發佈 2020-05-17T13:41:16+00:00

四部委調整排放標準近日,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調整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有關要求的公告。公告稱,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國範圍實施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禁止生產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進口輕型汽車應符合國六排放標準。

四部委調整排放標準

近日,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調整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有關要求的公告。公告稱,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國範圍實施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禁止生產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進口輕型汽車應符合國六排放標準。

公告指出,對2020年7月1日前生產(機動車合格證上傳日期)、進口(貨物進口證明書籤注運抵日期)的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增加6個月銷售過渡期,2021年1月1日前,允許在全國尚未實施國六排放的地區銷售、註冊登記。

此外,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顆粒物數量(PN限值)過渡期由2020年7月1日前調整為2021年1月1日前。

各主機廠需要為國六付出成本

從國五升級到國六排放,除了需要調整發動機的標定,使得燃油效率更高,燃燒更充分,污染物排放更少之外。由於嚴格的排放指標限制,整個燃油供給系統都需要進行相關的升級。具體來看,使用新材料的油管和油箱使得系統的燃油揮發量滿足要求,以前散發到大氣中的油氣需要送回到發動機中繼續燃燒。排氣系統中需要增加氣體顆粒捕捉器,這個部件內部是貴金屬類似於三元催化器,價格比較昂貴。僅僅從物料成本來看,單車的成本至少增加三千元左右,而且這些更改需要整車系統的重新設計開發和試驗認證,這也是一筆數額巨大的費用。

國六排放可能是汽車品牌的分水嶺

從2019年開始的國六排放切換,雖然在7月1日之前只需要部分省市滿足要求。當時也對中國的汽車市場產生一定的衝擊。某些品牌由於開發設計工作延遲一度造成市場上某款車型斷檔。更有甚者某些自主品牌拿不出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車型,直接退出了部分省市的市場。


當前國內汽車市場剛剛從新冠疫情下開始緩慢恢復,而且豪華車的銷量增幅高於普通品牌和國標品牌,國六排放的限制會額外增加購車成本。有理由相信會對以性價比作為賣點帶來更大的衝擊,加速品牌的繼續分化和優勝劣汰。(汽車Sight分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