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發動機那麼強,為什麼還賣不過吉利,難道是中國人都不懂車

備胎說車 發佈 2020-04-29T15:42:20+00:00

​2019年吉利銷量136.2萬台,奇瑞銷量63.9萬台,連吉利的一半都沒有。而且自打2015年以來,奇瑞銷量就一直沒能超過吉利,甚至連國產銷量榜前3名都沒進過。奇瑞的發動機很厲害的,那為什麼銷量就不太如人意呢?


2019年吉利銷量136.2萬台,奇瑞銷量63.9萬台,連吉利的一半都沒有。

而且自打2015年以來,奇瑞銷量就一直沒能超過吉利,甚至連國產銷量榜前3名都沒進過。

奇瑞的發動機很厲害的,那為什麼銷量就不太如人意呢?

發動機雖然好,但和吉利拉不開差距

單看發動機,奇瑞的確是厲害的,但是和吉利沒有拉開太大的差距。

  • 奇瑞發動機確實不錯

拿奇瑞最新的第3代ACTECO,1.6T的GDI發動機來舉個例子:熱效率達到37.1%,號稱是當時「國產熱效率最高的發動機」了。

動力表現也非常不錯,最大馬力達到197匹,最大扭矩275Nm。

奔馳GLA上面1.6T發動機,最大馬力也就156匹,扭矩250Nm。

而且這款發動機是2019年度「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的,像是:缸內直噴、雙可變正時氣門技術統統都是有的。

還有自創的iHEC燃燒系統,提高燃燒效率同時,減少90%有害顆粒排放物。反正技術很多,很厲害的。

  • 吉利的也不差

再來看看吉利,吉利沒有1.6T發動機的,也沒有辦法橫向對比。那我們就拿吉利同為「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的1.0T發動機舉個例子。

它這款1.0T的:缸內直噴、雙可變正時氣門等核心技術也是一個沒落下,渦輪和奇瑞一樣的,也是用霍尼韋爾的。

在動力表現上面也是絲毫不差,能夠提供136匹的最大馬力,205Nm的最大扭矩,比本田的1.0T發動機數據,還稍微好一點。

熱效率比奇瑞稍微差一點,也就是一點,36.8%,沒說是變成16.8%。

所以總體來說,單看帳面數據,吉利發動機沒有比奇瑞差很多,而且只是單看帳面數據,對吧?

  • 發動機對銷量影響並不大

《2019中國汽車消費趨勢報告》上面有個數據,消費者在購買車的時候,最關心的4個點是什麼呢?外觀、安全、價格、配置,動力排第5,僅占7.5%。

所以說:就算奇瑞發動機更好一點,也不意味著一定就能獲得更好的銷量,何況還沒有拉開多大的差距。

就好比:讀書,可能你分數是高一點,但是大家都是拿一等獎學金的,企業招聘的時候又不會說,92分和97分分得那麼清楚了。

都是差不多,都拿獎學金,那就選你了,說不定人家長得還好看一點,這看個人綜合能力了,對不對?說不清楚了。

奇瑞在多品牌策略上連續失敗

奇瑞性能沒有和吉利拉開這麼大的差距,銷量差距倒是拉得很開,主要還是因為前面2次多品牌策略給搞砸掉了。

  • 第1次多品牌戰略,失去國產車老大地位

第1次多品牌策略失敗,是直接讓奇瑞丟掉國產車銷量老大的位置的,有點痛的。

安徽師範大學的期刊論文,《奇瑞汽車營銷模式問題與對策分析》上面講。

奇瑞當時為了增加在市場的占有率,布局中、高端汽車市場,要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搞了個多品牌戰略。

2009年,奇瑞把自己拆成了4個:奇瑞、開瑞、瑞麒、威麟。你現在能記住幾個?

不過衝擊中、高端市場的瑞麒,威麟,沒有得到預期的銷量。

拿瑞麒來舉例子,2011年賣得最好的車型X1,銷量幾乎只有同期QQ3的1/10,旗艦車型G6,年銷量才153台。

所以說:12年的時候,奇瑞宣布回歸一個品牌,瑞麒、威麟就退出市場了,也就意味著這一次多品牌策略就完蛋了。

這次失敗給奇瑞留下了比較大的後遺症。

中央民族大學有論文,《中國本土汽車廠商多品牌戰略分析——以奇瑞汽車為例》上面講。

奇瑞的多品牌策略,不僅是沒有提升品牌形象,公司還付出了巨大的資金和人力資源,品牌內部競爭幾乎使奇瑞之前的口碑毀於一旦,有點點可惜。

所以說:在13年的時候,奇瑞銷量同比下降了18.8%,直接從國產車銷量第1掉到第4,而且之後奇瑞銷量再也沒有拿過第1了。

這就有點像是一個老父親,本以為多生孩子好打架,不怕別家人欺負,但是孩子老是內訌,花錢還賊厲害,老父親硬生生都被拖垮了,「咳咳」是吧?

  • 第2次多品牌策略後「賣身」求生

經過一次的失敗,奇瑞馬上又開始了第2次多品牌策略了。

14年創立凱翼,加上之前成立的觀致,還有開瑞和自己,又湊出了一個「四大天王」。

這次多品牌策略,不僅沒讓奇瑞銷量上升,反而最後又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凱翼前4年總銷量才10萬出頭一點,最後18年初,凱翼被奇瑞賣到宜賓汽車去了。

再看看觀致:挖來了大眾副總裁、寶馬Mini設計總監、薩博安全團隊,第1款車子上市4個月,銷量32台。

直到17年,觀致被寶能收購的時候,總共才賣掉6萬多輛。

起初觀致新建工廠計劃年產量是15萬台的,你看看,7年時間,連年產能的一半都沒賣掉。

這2個品牌的失敗,也間接導致了奇瑞所謂的「賣身」。

《商學院》期刊,《7年時間累計虧損100億,寶能「輸血」,觀致危局待解》裡面有個數據的。

從11年到17年,觀致累計虧損100.29億元。

年年巨額的虧損,導致奇瑞15年到17年,負債率從73.3%漲到80.78% ,遠高於同期吉利59%的負債率了。

為了減少負債怎麼辦?18年,奇瑞開始計劃賣掉自己的股份來籌集資金。

最後在19年12月4號,終於被青島五道口投資公司,以144.5億收購了51%的股份。它自己都拿去賣掉了。

吉利在多品牌策略上靈活變通,逆襲

  • 和奇瑞一起踩坑

吉利其實也曾經進行過多品牌策略的,比如說:08年開始的時候,吉利不是成立:全球鷹、帝豪、英倫,有3個品牌的。

出發點和奇瑞差不多的,都是提高市場占有率,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結果也同樣是不盡如人意。

吉利自己有文章,《多箭齊發,進軍國際》上面講。

雖然吉利多品牌策略執行的前幾年,銷量穩步提升,但是全球鷹和英倫後來表現越來越差,11年的時候分別下跌了11%和5%。

所以到了14年,吉利也宣布回歸一個品牌。

「哎呀」做國產自主品牌真的都不容易。

  • 多手準備,成功翻身

但是和奇瑞不同的是,吉利在多品牌策略上是懂得靈活變通的,多種方法齊頭並進,這也給日後的成功埋下了一個伏筆。

還是剛才那篇《中國本土汽車廠商多品牌戰略分析——以奇瑞汽車為例》上面講的。

多品牌戰略實施方法主要有3種:自己建立新的品牌,收購或者說與優勢品牌合資,對劣勢品牌來進行收購。

吉利在10年的時候不是買了個沃爾沃嘛,這就是對優勢品牌進行收購了。

也就是說,當時的吉利就準備好2手牌了,一手不行換一張,總有一個能成吧?

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後,確實是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的。

蘭州理工大學有論文,《吉利併購沃爾沃後的價值提升研究》上面講。

吉利併購沃爾沃之後,不僅改變了吉利所謂的「草根」形象,同時也提升品牌形象,走向國際。

搞出一個小成功來的話,知道這條路走得通了,之後就是買買買買買。

「沃爾沃,買!寶騰,買!奔馳,多少錢你說。」

奇瑞還是一直在走老路,還在一個勁地自己搞新品牌,最後面錢不夠了,賣賣賣。賣觀致、賣凱翼、賣自己,就開始慢慢地開始拉開來了。

在營銷上奇瑞稍遜吉利一些

  • 奇瑞在營銷上走了很多坑

奇瑞之所以賣得不如以前,還有一些營銷上面的原因,比如:產品命名上和產品定位上有一點點奇怪的。

安徽工業大學期刊論文,《奇瑞汽車品牌形象提升策略研究》上面講:奇瑞品牌產品定位糾纏不清。

以前旗雲1是從QQ6改款過來的,旗雲2是從老款旗雲改款過來的,旗雲3是從老款奇瑞A5改款過來的,奇瑞E5也是從A5改過來的。

還有東方之子Cross,改一下變成威麟V5,然後改一下又變成艾瑞澤M7。

你現在就光這麼聽聽,是不是也有點亂的?你真金白銀花錢買的時候就越加懵了,對不對?

所以品牌命名上,奇瑞同樣也是存在不少問題的。

比如:第1次多品牌策略失敗之後,奇瑞把賣得最好的A3,就改成了至少中國人很懵的艾瑞澤,你說A3多好記?

本來艾瑞澤是轎車系列的命名,但是艾瑞澤M7又是款MPV 。

古人都說:「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名字沒取好,還很亂,你說怎麼賣得好嘛?這真的也是很辛苦的。

比如說:我們現在這個「備胎說車」還是比較好記的,朗朗上口。

你要搞成: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下次我還要唱個歌說車……這就有點辛苦了,對吧?

  • 吉利在營銷上更勝一籌

吉利在這些方面相對來說就做得更好一點了。

首先品牌合併的時候,新品牌logo就是採用了3個品牌當中賣得最好,定位也是最高的帝豪做了個基礎,儘可能地保留最多的用戶。

而且大部分車型是沿用之前的命名的,減少用戶的選擇成本。

比如說:原來帝豪旗下的車型,今天還叫帝豪;英倫汽車旗下的金剛,後面也叫金剛,就沒變過。

湖北工業大學有論文,《品牌設計的命名及視覺形象研究》上面講。

品牌名稱應該遵從「4易原則」:易讀、易懂、易記、易傳。

吉利沿用以前的名稱,別管它好聽不好聽,反正就是符合「4個原則」的。

奇瑞是因為品牌戰略和營銷的問題

說了這麼多其實可以知道,奇瑞賣不過吉利真的和車子質量、技術沒有太大的關係,更多還是因為自己在品牌戰略和營銷上面出了一些問題。

不過奇瑞還是有很多底牌的,比如說:汽車出口銷量上面,奇瑞已經連續17年國產車出口銷量第1了。

說不定以後國產車在海外市場上的擴大,奇瑞還是有機會重返國產銷量老大的位置的,海外市場也是挺大的,對吧?

國產車配置高還便宜,到底能不能買

當然了,國產車又不是說只有這2家,「「唉」長城我不服!」長安也很厲害,「你把比亞迪當什麼了?我第1個不同意!」

它們的發動機和技術和奇瑞、吉利比起來到底相差在哪裡?誰更厲害一點?

現在國產車也真的是做得越來越好了,但是很多人還是不敢買,還是那句老話「怕壞」嗎?會不會有其他背後的潛在心理因素?或者是社交阻礙?

和合資車比起來,國產車就是更便宜,配置也更高,質量現在也不差,那麼多到底買哪個呢?

資料、論文、案例,都給你找好了。

  • 關鍵詞:國產車

想知道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國產車」就可以了。

每天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乾貨,文字、音頻、視頻都有,挑自己喜歡的版本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