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低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如何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遇見寶寶姐 發佈 2020-05-18T08:53:47+00:00

低情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孩子的性格固然跟遺傳有關係,可是有些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裡,只要他有一點不滿意、不開心,就會立刻大發雷霆,最後逼得家長不得不低頭妥協才肯善罷甘休。可能有些家長會說了,孩子還小,上面那些問題,哪個孩子小時候不是這樣?

文|高寶寶

上篇文章我寫的關於情商的話題,很多小夥伴看了之後給我留言,讓我講講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今天我就來說說。

低情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1. 性格頑固

有些孩子非常固執和自我,不願意聽從別人的建議。往往又會在做錯了事之後,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卻不願意承認,而是強詞奪理,一定要爭個你輸我贏。

2. 總是抱怨

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抱怨是很好的宣洩情緒的方式。但是如果一個孩子總是習慣吐槽,那就應該重視起來了。因為這樣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到他的性格發展,時間長了,他就會習慣以消極的眼光看待一切。

3. 喜歡反駁

這樣的孩子,無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他都會迫不及待地想表達自己的想法,總是想通過否定、甚至攻擊別人來突出自己的卓越。這樣的孩子從小到大都很難交到朋友,自己也不會快樂。

4. 愛發脾氣

孩子的性格固然跟遺傳有關係,可是有些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裡,只要他有一點不滿意、不開心,就會立刻大發雷霆,最後逼得家長不得不低頭妥協才肯善罷甘休。

5.沒同理心

天真、單純是孩子的特點,這也是他們的可貴之處。但是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的孩子,他們喜歡欺負弱小,喜歡戳別人的痛處,甚至以取笑別人為樂。

可能有些家長會說了,孩子還小,上面那些問題,哪個孩子小時候不是這樣?有些道理,他們長大了自然就明白了。

也可能有些家長會說,活得那麼累幹嘛?洒洒脫脫的,想說啥說啥,想幹嘛幹嘛,為自己活著,不好嗎?

是的,個性是人類發展的原動力,孩子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他們的個性需要保護。但是,保護絕不是放任。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一定是在保護孩子個性的同時,引導他們更好地順應這個世界。

一個完全不受約束的孩子,就算他們再有才華,也註定會處處碰壁,甚至頭破血流。一個處處碰壁的人,註定一輩子都不會快樂的,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作父母的都不願意看到的。

盧姍4歲上幼兒園的前幾天,我給她買了一個米老鼠毛絨玩具。她特別喜歡,走到哪抱到哪。可是她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被老師攔在了教室門口。老師說,園裡規定小朋友們不能把自己的玩具帶進教室。

盧姍一聽不能帶著她的「米妮妹妹」一起上學,立刻走到我身邊,拉著我轉身就走。一邊走一邊說:

媽媽,我不上幼兒園了,我們回家!

老師見了,趕緊跑過來,苦口婆心哄了很久,可是盧姍始終不肯放下手裡的玩具。

一邊是規則要遵守,一邊又不能強行把盧姍手裡的玩具搶走,就在大家焦灼、無計可施的時候,我對盧姍說:

寶寶,你的米妮妹妹還小著呢,她還不能上幼兒園。

「她現在幾歲?」


「她還不到1歲,1歲的小寶寶還不能上幼兒園呢!」

真的嗎?

盧姍半信半疑地抬起頭,問我。

真的,不信你問老師。

盧姍轉身看著老師,老師趕緊笑著對盧姍點了點頭。

媽媽幫你把米妮妹妹帶回家,寶寶放心,媽媽會替你好好照顧她。等你晚上放學回來,就可以和她玩了。

盧姍看了看懷裡的「米妮妹妹」,然後點了點頭,乖乖地把它交給了我。

很多很多年之後,那個時候我們已經移民香港了,有一次我在北京一家餐廳里,偶然碰到了盧姍當時那個幼兒園的老師。當時她立刻就認出了我,而且提起了當年那件事。

她說,盧姍媽媽,當時我們都不懂,只覺得你真聰明,非常懂小朋友。後來我們知道了,那叫情商。

說實話,在我年輕的時候,並沒有「情商」這個詞,我還是近幾年才知道什麼是情商的。

情商,其實就是共情力。

什麼是高情商?以我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能儘量以自己和別人都愉快的方式去與人相處和解決問題,就是高情商。

我之前的文章里說過了,智商是天生的,但是情商是可以從小培養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情商的培養,取決於家庭環境,取決於父母的影響和教育。

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

1. 教孩子及時認錯

人無完人,誰都有做錯事的時候。做錯事之後,想辦法去補救,這是人之常情。可是怎麼補救,是關鍵。

有些人做錯事之後,首先想的不是如何真誠去承認錯誤,而是如何想方設法去推卸責任。誰都不是傻子,這樣的做法只能是錯上加錯。

有些家長會認為,我是孩子的爸爸媽媽,我如果跟孩子認錯,會破壞自己在孩子心裡的形象和地位,以後還怎麼管孩子?

其實,事實剛好相反,讓孩子感覺到平等和尊重,取得孩子的信任,才是管教的基礎。愛,是最好的管教。

2. 教孩子積極樂觀

成人的社會,沒有誰是活得容易的。作為父母的我們,工作上、學習上、和親人朋友之間,難免會有煩惱和挫折。

家是什麼?家是港灣,所以回到家裡,跟伴侶或者家人抱怨兩句也是應該的。但是父母的情緒很容易影響到孩子,讓他們陷入憂慮甚至恐慌當中。

那麼,是不是在家裡就不能抱怨呢?不是。

抱怨過後,正確去面對和分析,不但可以有助於消除我們自身的壓力,而且會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積極樂觀地去解決問題的方法。

3. 教孩子謙虛謹慎

有才華的人值得尊重,因為才華的背後,是常人看不見的努力和自律。但是我們身邊總是會有這樣的人,他們才華橫溢,在自己的領域也做出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他們人前人後處處表現出來的,是唯我獨尊、不可一世。

這樣的父母很容易將他們的優越感傳給自己的孩子,使他們盲目自信,從而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盛氣凌人。

「我知道我比你好,但我永遠不會說我比你好」,這不是虛偽,這是修養。教會孩子這一點,他將終身受益。

4. 教孩子管理情緒

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該笑的時候放聲大笑,想哭的時候盡情地哭,對於那些侵犯了我們的人絕不手軟,這是我們的天性。但是,表達情緒絕不是不分場合,肆無忌憚。

想要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首先,家長就要有管理好自己情緒的能力,遇事要心平氣和,不急不躁。特別是當孩子做錯了事的時候,更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罵一句、打一下沒什麼,其實,我們的一言一行,他們都看在眼裡。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你自己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當孩子出現情緒波動時,父母首先要認可和接納孩子的情緒,接著是想辦法去緩解孩子的情緒,然後努力去弄清楚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最後再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從我們處理情緒的過程中,學會處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5. 教孩子同理心

有這樣一個爸爸,有一次他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在路邊遇到一個乞丐。當那個乞丐把一隻空碗伸到他面前時,他一邊大聲呵罵著,一邊抬手把乞丐的空碗打飛在地,然後拉著孩子揚長而去。

或許,在這個爸爸的眼裡,那個乞丐是個有能力養活自己,但卻不勞而獲的人,不值得同情。或許在他眼裡,那個乞丐根本就是個令人厭惡的騙子。

可是有些事情孩子不懂,他們會認為爸爸是因為那個乞丐腿有殘疾,或者是因為他窮,爸爸才會那樣對他的。

有些事情我們以為孩子懂,其實他們不懂。父母的所作所為他們會看著眼裡,他們會模仿。

孩子任性、發脾氣、沒有同理心,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對於獨生子女來講。但是如果時間長了,他們這些行為還是得不到糾正,他們就會習慣了這種模式。長此以往,將很難改正。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雖然三歲還不至於,但是一個孩子,他六歲以前的情感體驗,會對他的一生造成深遠的影響。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光明的前程和幸福快樂的一生。智商高的孩子更容易成功,而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快樂。

智商是天生的,而情商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給孩子上好情商這一課,就等於給孩子的未來存下了一筆巨額財富。作為父母的你,願不願意呢?


作者簡介:

高寶寶

15歲寫小說

38歲考取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

20年中文教育經驗

一手把女兒培養成港大一級榮譽學士及倫敦大學教育碩士。

讓她溫暖而有力量的文字,陪伴你一路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

微信公眾號:遇見寶寶姐(ID:gaobaobao-52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