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第一天要做12件大事!早知道好處多

媽咪寶貝傳媒 發佈 2020-06-11T04:19:37+00:00

2 、產婦腹部放置一個沙袋。有時護士會在產婦的腹部放置一個沙袋,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仰臥,先吸氣,然後在呼氣的同時收緊背部肌肉,使上背部稍抬離床面,注意保持腰部不離開床面,堅持數秒鐘,放鬆,重複。

【剖宮產的產後】

剖宮產順利的情況下,一般有如下注意事項。

★產後6小時以內

1、臥姿有講究

術後回到病房的新媽咪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

2 、產婦腹部放置一個沙袋

有時護士會在產婦的腹部放置一個沙袋,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

3、新媽咪要及時給嬰兒哺乳

寶貝餓了,新媽咪一定要將最珍貴的初乳餵給寶貝。寶貝的吸吮動作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出血,使傷口儘快復原。

4、產婦需要暫時性的禁食

術後6小時內應當禁食。這是因為手術容易使腸子受刺激而使腸道功能受到抑制,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大量積氣。這也是術後會有腹脹感的原因。

★產後第1天:6小時以後,24小時以內

5、注意臥姿

產婦產後平臥6小時以後就可以枕枕頭了,這時最好採取側臥位,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背後,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讓產婦覺得舒服一些。

6、適當使用藥物

當麻藥效力過去以後,大多數產婦會感覺腹部傷口疼痛,這時需要及時告知醫生,醫生會根據產婦的情況進行處理,如果情況允許,醫生也會給產婦開一些止痛類藥物。

7、儘快進食

剖宮產6小時後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肚脹,同時也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容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澱粉類食物,應該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更加嚴重。

8、開始下地活動

此時特別需要注意保暖;勤換產後墊巾,保持下體清潔;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時;12小時後,產婦在家人或護士的幫助下可以改變體位,翻翻身、動動腿。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

9、條件允許還應該下地走一走

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使傷口癒合更加迅速,並能增強胃腸蠕動,儘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他部位的栓塞。

【順產的產後護理】

順產新媽咪在正常的情況下受到的身體創傷比剖宮產的女性少許多,但是產後恢復體力,並適當調補身體仍然很重要。

10、產後6~8小時即可下床活動

在起居方面,自然分娩的產婦採用舒適體位休息即可,產後6~8小時即可下床活動。

11、有側切的產婦,坐時儘量避免壓迫傷口

休息時取平臥位或側臥位,避免惡露污染傷口。儘早恢復體育鍛鍊也是很必要的。尤其需要恢復下肢的力量,以緩解腰部和腹部的負荷。

12、順產24小時即可做一些簡單的肌肉練習

仰臥,一側腿平放在床上,在呼氣的同時勻速而緩慢地屈另一側膝關節,腳向身體滑近。滑動的距離和程度要視情況而定,不要有疼痛和不適。換另一側腿做同樣動作。

如此重複3~4次為一組,每天做2~3組,在體力逐步恢復的同時增加動作幅度和重複次數,最後達到每組12次。3周後如體力許可,可以改為舉單側腿。

★仰臥挺背練習

仰臥,先吸氣,然後在呼氣的同時收緊背部肌肉,使上背部稍抬離床面,注意保持腰部不離開床面,堅持數秒鐘,放鬆,重複。

開始時每組3~4次,每天2~3組,在體力逐步恢復的同時增加重複次數,最後達到每組12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