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考級:榨乾京劇的最後一滴血,是誰在借用藝術的外殼撈金?

聽戲app 發佈 2020-05-01T19:15:04+00:00

近日,北京京劇院「京劇考級教材出版」簽約儀式在北京京劇院舉行,多位磚家、領導為「京劇考級」張目,其實在此之前,「京劇考級」就已然開始施行,此次「京劇考級教材出版」不過是對這一產業鏈進行了豐富與補充。

(文章轉自公眾號尋找李少春)

近日,北京京劇院「京劇考級教材出版」簽約儀式在北京京劇院舉行,多位磚家、領導為「京劇考級」張目,其實在此之前,「京劇考級」就已然開始施行,此次「京劇考級教材出版」不過是對這一產業鏈進行了豐富與補充。


藝術考級是指藝術的等級考試,一般分9個或10個等級,報名費逐級增加,考級通過後可以得到相應的考級證書,我國原有美術、舞蹈、樂器等眾多門類的考級,我本人在上小學的時候也參加過美術考級,並取得相應的證書,而事實證明這個藝術考級並沒有什麼卵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以及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大家對於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有了相應的提高,特別一些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項特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這本無可厚非,也是因為廣大家長愛子心切,才使得相應的藝術培訓機構以及藝術考級有了生存的土壤。起初藝術特長生的資質有助於學生的升學,後來隨著各地的學校逐漸取消了藝術特長生的加分政策,風靡一時的「藝術考級」熱才有所降溫,不曾想這股考級的風潮竟然盯上了國粹京劇。

如果說樂器考試尚能以曲目的難易劃分考級等級,繪畫考級可以以靜物、石膏像的不同劃分級別,那麼京劇考級該以什麼為標準呢?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如果是考察基功、武功、把子、身訓還算是有標準的話,那麼文戲考級的標準是什麼?以劇目的不同嗎?以調門兒的高低嗎?誰敢說《上天台》的等級就比《捉放曹》高?李和曾就比楊寶森唱的好?如果以唱段的長短來衡量,那是不是唱的詞越多越好?假設某考生唱了一段「王離了龍書案」,詞是不少,然而荒腔走板,五個音缺仨,另一位只唱了一段「為國家」,全篇一共20個字,然而嘴裡面乾淨、掛味兒,勁頭尺寸都掌握的恰到好處,專家們就能讓「王離了」比「為國家」的等級高嗎?又好比同樣一段《哭靈牌》,一位是言派的唱法,一位是高派的唱法,誰的級別高?無數前輩大家都分不出高下的聲腔藝術,讓一幫會不了幾齣戲的「一級演員」連同幾頭血外行的專家就給判定了?真真豈有此理!


「京劇考級」這一舉動並沒有使京劇藝術的傳承「規範化」,反而將京劇的傳承「商業化」,是主辦方巧立名目的圈錢,是這一產業鏈上每一個環節的大撈大賺,於廣大的京劇愛好者毫無益處,只會養肥了相關的培訓機構與相應的評定單位,「京劇考級」無疑是在挖國粹的牆角,破壞京劇傳承的根基,「京劇考級」如附骨之蛆一般寄生在奄奄一息的京劇藝術身上,榨乾了京劇的最後一滴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