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漢壽亭侯是亭侯還是縣侯?漢獻帝和劉備時期各有不同

流雲天下 發佈 2020-01-11T07:31:59+00:00

按照東漢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的爵位等級來看,200年漢獻帝時期的漢壽亭侯是個亭侯無疑,只不過漢壽亭侯的解讀歷來有分歧:第一種解讀認為是漢、壽亭侯;第二種解讀認為是漢壽、亭侯也就是荊州武陵郡漢壽縣的一個亭侯;第三種觀點認為是漢壽亭、侯也就是漢壽亭這個地方的一個亭侯,只不過沒法確

建安五年(200年)關羽投降曹操後先是被拜為偏將軍,白馬之戰斬殺袁紹大將顏良立下軍功又被朝廷封為漢壽亭侯,這在當時曹操封爵還沒有開始泛濫、而且爵位等級普遍不高的情形下,關羽漢壽亭侯的含金量其實是相當的高了。

白馬之戰後關羽離開曹操重新回到劉備陣營,不過漢壽亭侯的爵位卻伴隨了關羽一生,甚至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也沒封關羽新的爵位,稱帝之後也沒有追諡關羽,直到劉禪時期的景耀三年(260年)才追諡關羽為壯繆侯。漢壽亭侯成了關羽的代名詞,那麼它到底是亭侯還是縣侯?漢獻帝和劉備時期各有不同,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按照東漢縣侯、鄉侯(都鄉侯)、亭侯(都亭侯)、關內侯的爵位等級來看,200年漢獻帝時期的漢壽亭侯是個亭侯無疑,只不過漢壽亭侯的解讀歷來有分歧:第一種解讀認為是漢、壽亭侯;第二種解讀認為是漢壽、亭侯也就是荊州武陵郡漢壽縣的一個亭侯;第三種觀點認為是漢壽亭、侯也就是漢壽亭這個地方的一個亭侯(東漢的行政區劃是州、郡、縣、鄉四級,所謂「十里一亭,十亭一鄉」,鄉下面還有亭),只不過沒法確定這個漢壽亭在哪個郡哪個縣。

清末民國時期學者盧弼的《三國志集解》曾明確提到「亭侯之號,不得襲用縣名。」這個論據很有道理,曹操時期所封的亭侯無一不是如此,比如曹洪的國明亭侯、夏侯淵的博昌亭侯、于禁的益壽亭侯等等,關羽的漢壽亭侯也就不會是荊州武陵郡漢壽縣的亭侯了,至於把漢壽亭侯的漢理解成為大漢的漢則是有點牽強附會,所以最有可能的還是第三種解讀也就是漢壽亭這個地方的亭侯。

關羽離開曹營之後仍然保留了漢壽亭侯這個爵位,並且關羽也引以為傲,那麼漢壽亭侯是否一直是亭侯呢?並非如此,因為亭侯是有食邑之地的,但是關羽離開了曹營,原有的食邑之地不可能再屬於關羽,也就是說關羽空有亭侯的爵位卻無食邑之地,劉備既然承認關羽的漢壽亭侯,勢必要賜予他新的食邑之地。

葭萌縣屬於益州廣漢郡,歷史比較悠久,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攻滅巴蜀後建置葭萌縣並一直沿用到東漢末年,214年劉備入主益州,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置葭萌縣為漢壽縣(《華陽國志》記載:「晉壽縣本葭萌城,劉氏更曰漢壽。」)

劉備不會無緣無故去改一個縣名,而且更改後的縣名還對應了關羽的漢壽亭侯,所以可以肯定劉備改縣名之舉就是要把葭萌縣作為關羽漢壽亭侯的食邑之地。

以一縣為食邑之地,很顯然此時關羽的漢壽亭侯是個縣侯而不是亭侯了,那為何不直接改封為漢壽侯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漢壽亭侯是天子漢獻帝所封,劉備表面上還是漢臣,為了尊崇天子當然不會隨意去改爵位封號。

所以劉備時期關羽的漢壽亭侯雖是亭侯之名,實際上卻是縣侯無疑,漢壽也不是荊州武陵郡的漢壽縣(現湖南常德縣漢壽縣),而是益州廣漢郡的漢壽縣(現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