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十年「浪潮」:掀翻了什麼,重塑了什麼?

懂懂筆記 發佈 2019-12-31T07:31:27+00:00

那時候,在全球的伺服器格局中,IBM、惠普、戴爾牢牢把持著市場,浪潮等本土廠商剛剛起步,沒有技術、沒有市場,在這些巨頭面前弱小的像個手無寸鐵的孩子。


「為什麼浪潮這十年可以抓住雲計算帶來的機遇?我認為浪潮做對了一件事:技術!」說這句話的是沈榮,2019年他新的身份是浪潮信息副總裁、浪潮伺服器產品部總經理,此前很多年,他服務於英特爾——產業鏈上游的全球巨頭。

他在英特爾負責渠道的時候,就與浪潮開始接觸,得以見證了浪潮十多年來的騰飛。那時候,在全球的伺服器格局中,IBM、惠普、戴爾牢牢把持著市場,浪潮等本土廠商剛剛起步,沒有技術、沒有市場,在這些巨頭面前弱小的像個手無寸鐵的孩子。

2003年,當時的浪潮伺服器就認定,一定要做四路、八路,向高端走,向上遊走,否則,就會被有技術的廠商永遠封死在下面。

浪潮投入研發的這股子狠勁一口氣堅持了十幾年,從一無所有到引領行業風向。在雲計算髮展的十年當中,全球伺服器市場風雲變幻,而浪潮不僅在中國市場站穩了第一,還在全球穩居前三。

雲計算十年:從技術、商業的顛覆到格局的重塑

2006年,亞馬遜謀劃著將自己冗餘的算力和存儲空間拿出來「賺錢」的時候,可能沒有想到雲計算會給整個IT產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開始,亞馬遜的初衷只是把自己多餘的計算力拿出來服務於自己的客戶,在服務的過程中慢慢地形成了雲計算的全新產業邏輯。

從技術上看,當存儲、算力大規模地向雲上遷移的時候,對傳統的IT架構提出了挑戰。2009年英特爾處理器開始支持虛擬化技術了,自此也支撐了雲計算的快速發展。此後十年,IT基礎架構不斷進化。

從商業邏輯上看,以前的2B市場,都是點對點的服務,賣產品、賣服務。而雲計算本質上是共享經濟(當然這一點在十年前大家並沒有意識到),客戶改變了購買的方式。

沈榮認為雲計算帶來的變化表現在幾個方面:其一是IT基礎架構的集中化、標準化,催生了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發展。其二是超級CSP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產業的發展模式,推動了開放計算的發展。其三是軟體定義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計算,存儲,網絡的融合,推動了CT和IT的融合。

從這些來看,雲計算十年發展給IT產業帶來的變化,從技術到商業,進而改變了傳統的IT產業分工,以及競爭格局。

在傳統的IT產業中,硬體最上游的巨頭是做晶片的英特爾,下游有IBM、惠普、戴爾、浪潮這樣的硬體廠商;軟體的最上游是做作業系統的微軟,然後有做資料庫的甲骨文、做ERP的SPA等等。而雲計算興起之後,整個產業的鏈條也慢慢發生了變化,大家的角色也有些「錯亂」,十年的結果也是有起有落。

亞馬遜是一家純網際網路企業,有著強大的運營能力,作為雲計算的鼻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產業,也在十年間一路領先。

在雲計算十年間,另一家值得一提的就是微軟。錯過了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微軟,抓住了雲計算的機遇。微軟CEO納德拉2014年上任後就提出「云為先、移動為先」的戰略,看準雲計算的方向就堅決持續投資,甚至不惜把最大的現金牛——Office雲化。微軟從2014年全面發力雲計算,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就翻身進入全球排名第二,並且至今保持著高增速。也正是因為雲計算的成功,微軟股價大漲,並曾超過蘋果重返全球市值第一(在今年蘋果新機發布後,又被蘋果反超)。可以說,憑藉雲計算,微軟重拾輝煌。

亞馬遜是利用開創一個新產業而成為一個新的王者,微軟則是抓住新機遇一舉翻身。過去十年公有雲市場增長4倍以上,是導致伺服器需求量的增加的主要因素。可以說,公有雲的爆發,也給伺服器市場帶來巨大的震動。

十幾年前IBM是伺服器行業的王者,但在它看來伺服器是純硬體,利潤只會越來越低。所以在公有雲興起之後收購了Softlayer正式進入公有雲市場,向價值鏈的上游擴張。但後來IBM公有雲節節敗退,去年年底收購紅帽轉向混合雲方向。與IBM相似,惠普、思科、富士通等廠商也先後投資了公有雲,但無功而返。

在IT基礎架構廠商中,真正抓住雲計算機遇的是浪潮。作為一家IT基礎設施提供商,一方面不斷研發核心技術,保持技術的領先性。另一方面,貼近用戶,根據用戶的需求開發產品,甚至與用戶聯合開發產品。浪潮不僅成為雲計算市場爆發的受益者,也借這一機遇全面提升了技術實力。

「回顧十年雲計算變革,把雲當做技術創新的廠商都發展受限。雲計算不僅是一場技術變革,而是產業整體變革,技術、話語權分布以及協作規則,都發生了變化,很多企業之所以沒有抓住雲變革機會,是因為一直把雲計算變革看作是企業信息化需求的創新,難以適應公有雲等大規模、超大規模用戶的新需求模式。」沈榮表示。

總結亞馬遜、微軟、浪潮可以在雲計算變革中脫穎而出,懂懂認為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技術先行。亞馬遜的技術自不用多說。微軟作為曾經的軟體巨頭一直是全球投入研發資金最多的公司之一,有著大量的技術儲備,這在轉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浪潮則是從2003年開始就不惜一切代價投入研發,在伺服器上從追趕到領先,不斷滿足用戶需求的變化。

其次是決心,亞馬遜、微軟、浪潮都是看準了方向,一猛子扎進去。微軟放棄現金牛全面雲化,浪潮為適應用戶的需求而對業務模式、組織架構進行全面調整,這些都是決心的體現。

第三,就是思維的躍遷。正如沈榮所說,雲計算不僅是一次IT技術的革命,由此帶來的是產業規則、商業模式的變化,以及話語權的轉移。這樣的變化與一次工業革命的意義相差不大,所以每一個廠商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借勢而起而不是逆勢折帆。

在變革中「躍遷」:以技術打底,以客戶為中心

每一次產業變革,都會帶來產業格局的大洗牌。雲計算重新定義了IT基礎設施,讓IT能力可以像水、電、氣等社會基礎設施一樣自然地使用。基礎設施的變化,也使得整個提供基礎設施服務的產業格局重新排列。

在底層的硬體方面,因為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以及雲計算的普及,過去十年間全球伺服器市場的規模增長了101%。而浪潮遠遠超過這個增速,十年間實現超過52倍的成長。今天,浪潮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全球前三,並且是前三當中唯一份額持續增長的廠商,與前麵廠商的差距不斷縮小。

在雲計算方面,劃分為IaaS、PaaS和SaaS三層。在IaaS層,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公有雲領域,亞馬遜還一路領先,微軟後起追趕,而來自中國的阿里也在雲計算軍備競賽中脫穎而出,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位居全球第三。雲計算生態發展的理念,使得在SaaS層更是百花齊放,無數的企業獲得了新機。

浪潮是中國IT企業在技術上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一個樣板。中國IT產業從弱到強,離不開浪潮等一批勇於在技術上持續投入的企業。在20世紀初,中國的IT產業遠遠落後於美國,技術的追趕是一個艱難而且漫長的過程。能量從積蓄到爆發有一個過程,今天看到的成果來自於多年前默默的努力。多年技術的持續投入,浪潮才有在雲計算變革中爭得一席之地的機會。

據Gartner/IDC 2019Q3數據共同顯示,浪潮伺服器持續增長,出貨量占全球份額超10%,中國份額超37%,穩居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同時,IDC2019Q3數據顯示,本季度全球伺服器廠商收入同比下降6.7%,為220億美元,出貨量同比下降3%,為307萬台。全球伺服器市場出貨量和銷售額的前三位是戴爾、HPE和浪潮,出貨量份額分別為16.4%、10.9%和10.3%。其中,戴爾、HPE出貨量同比下降10.2%、9.3%,而浪潮保持了穩健增長,同比增長11.1%。

​產業變革的機遇,對於每個廠商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浪潮可以抓住雲計算的機遇?首先是沈榮所說的「技術」,在這一點上沒有捷徑可以走,在科技行業想走得穩、走得久,技術是必要條件。其次,是浪潮的客戶思維,而不是競爭思維。

隨著我們這個世界全面數字化,客戶主要的挑戰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計算能力不足,二是能耗過高,三是數據利用不好。浪潮從四個維度幫助客戶成功:第一是融合,形成面向未來計算的基礎設施架構核心形態;第二是開放,擁抱開放標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第三是敏捷,根據用戶的業務需求而變;第四是依靠生態的力量,「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一個人可以做完的,一定要跟人協作才能成功。」沈榮說道。

與獲得的市場份額相比,懂懂認為浪潮對產業更大的價值在於JDM模式的沉澱。

J:Joint圍繞智慧計算產品創新,打造一體化生態與多元化客戶需求的緊耦合生態模式;

D:Design/Development/Deliver 構建從用戶需求、架構設計到產品實現的敏捷化創新和快速交付的業務鏈;

M: Manufacture 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實現「一鍵下單」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和 「一件下單」的柔性生產能力。

​網際網路公司發展變化非常快,他們的需求也是全新的。JDM本質是以客戶需求為基點,構建敏捷的產業鏈,或者說對產業鏈進行網際網路化改造。為了敏捷地響應客戶的需求,浪潮對自己內部的組織架構、生產流程進行了徹底的改造。JDM模式實現了從標準化運營模式向大規模定製化模式的轉變,獲得了2018年度「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新十年關鍵詞:AI,敏捷,全球化

在雲計算推動下,數據資源得以在各個行業之間快速流轉和共享,讓大規模社會化協同成為可能,從而促進第三產業商業模式的變革和創新。特別是,如今隨著5G、AI、大數據、IoT等多種技術疊加而來,以雲計算為核心的技術創新和商業變革使得人類社會加速邁向智慧時代。

IT的變革無處不在,更不會停滯,水火交融的市場孕育著下一個時代。智慧時代又帶來新的變化:場景的多樣化,多元算力並存,模式的網際網路化。浪潮在過去十年抓住了雲計算的機遇,今天成為面向智慧時代的一個「種子選手」。

「聚焦智慧計算、JDM、全球化——是浪潮2020年的三個發力點。」沈榮表示。

首先看AI。一直緊密服務於騰訊、百度、滴滴、字節跳動等這類走在產業最前沿的網際網路企業,浪潮早早就洞察到AI的需求,提前布局,如今已經處於全球的領導地位。浪潮硬體產品涵蓋了GPU、FPGA和ASIC三大領域,產品線業界最全最豐富;開發了Caffe-MPI框架、AIStation、元腦等一系列AI平台軟體,是具有full-stack技術能力的AI平台方案提供商。根據IDC數據,自2018年至今,浪潮在中國AI基礎架構市場的份額一直在50%以上。

再看敏捷。JDM商業模式拉通了從客戶需求、研發到生產、交付整個的業務鏈條,為用戶提供全程定製化的產品和服務,顛覆了傳統的標準化運營模式,開啟伺服器大規模定製化時代。沈榮將這個模式的特點比喻為「與客戶打成一片」,也正因為可以敏捷響應客戶需求,浪潮在網際網路行業里市場份額達到42%。在沈榮看來,JDM已經成為浪潮的壁壘,其它企業想學很難。

「堅持開放計算,進一步完善JDM模式,提高業務鏈效率,鞏固在網際網路行業的優勢,同時發展融合架構、AI等平台方案,構築深入行業市場的夥伴系統,抓住傳統企業在雲計算、大數據、AI等領域新需求,獲得更大的份額。」沈榮表示。

​最後,懂懂想多說幾句國際化。在全球IT產業格局中,中國企業近些年實力已經大增,湧現出浪潮、阿里雲這樣一批實力全面的選手,但需要繼續加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

沈榮在2019年從英特爾「轉會」浪潮,可以說是帶著使命而來。浪潮如今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市場份額,都已經站在行業的最前列,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這種能力在全球複製。而在英特爾服務多年的沈榮,對整個產業和全球市場更為了解,這恰恰是其優勢所在。

「浪潮將進一步加速國際化發展,繼續擴展海外業務體系,目前,浪潮在北美、日韓、歐洲、以及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都有了完整的夥伴系統和業務系統,2019年,浪潮的海外業務持續擴張,2020年將實現更快增長。」沈榮強調,歐美將是浪潮接下來要重要攻破的市場,而這也是傳統科技巨頭的大本營,並不容易。

「浪潮有一個夢想,成為全球計算方案領導者。」在沈榮看來,中國企業要在世界舞台上有一席之地,並不是只做搬磚頭那些簡單的體力活,所以,他參與了這個夢想,「在伺服器領域,浪潮希望以技術引領這個市場,成為一個重要的玩家。」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