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起來——為了心理健康~

達迅先生 發佈 2020-05-02T23:12:39+00:00

很少有人意識到,運動對於保持心理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不管是對抑鬱、焦慮,還是整體的心理健康水平,不管是對正常人,還是心理疾病的人,都是如此。

很少有人意識到,運動對於保持心理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不管是對抑鬱、焦慮,還是整體的心理健康水平,不管是對正常人,還是心理疾病的人,都是如此。運動是緩解抑鬱情緒的有效方法之一。已有很多研究證明了這一點。一次性運動活動和長期的體育鍛鍊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鬱。



體育鍛鍊既可降低特質性抑鬱(長期的,穩定的),也可降低狀態性抑鬱(短期的,波動的)。體育鍛鍊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鬱情緒,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鬱情緒;有氧練習(低強度,長時間)和無氧練習(高強度,短時間)均可降低抑鬱;體育鍛鍊的持續時間(多少周)和頻率(每周多少次)與抑鬱的降低程度有關;體育鍛鍊比放鬆練習和其它愉快活動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鬱;體育鍛鍊與心理治療相結合比單純進行體育鍛鍊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鬱。

以上是1990年,諾瑟等人(North, McCullagh&Tran, 1990)對1969年至1989年間的80項有關體育鍛鍊對抑鬱的控制作用的研究進行了元分析的結果。

較為突出的是2000年杜克大學Babyak等研究表明為期4個月的運動干預,效果居然和最有效的抗抑鬱藥物之一舍曲林效果一樣。又繼續追蹤了6個月後。運動組的復發率顯著低於藥物組。1992Lafontaine等人對前些年論文進行總結分析時發現,有氧運動對長期的輕度到中度的抑鬱症有治療作用。只是很多研究是准實驗研究,不能儘量的排除其他變量(如自然恢復、生活事件等)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應該開出運動處方?運動處方具體如何操作還有待思考。運動本身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可能不適用於有高血壓、心臟病、低血糖等抑鬱症患者。也不太適用於體重較大的患者,跑步等可能會造成膝關節損傷。另外,精力衰退、動機降低、運動遲滯等是一部分抑鬱症患者的症狀,這部分患者也很難開始並堅持運動。較為突出的是2000年杜克大學Babyak等研究表明為期4個月的運動干預,效果居然和最有效的抗抑鬱藥物之一舍曲林效果一樣。又繼續追蹤了6個月後。運動組的復發率顯著低於藥物組。1992年Lafontaine等人對前些年論文進行總結分析時發現,有氧運動對長期的輕度到中度的抑鬱症有治療作用。1991年,彼特魯茨羅等人(Petruzzello et al, 1991)對1960年至1989年17進行104項有關體育鍛鍊對焦慮的控制作用的研究進行了元分析,結果表明:



運動活動量必須長於20分鐘,才能有效地降低焦慮;

漸進性放鬆練習同體育鍛鍊一樣可以有效地降低狀態焦慮(波動的、暫時的焦慮狀態);

體育鍛鍊比漸進性放鬆能更有效地降低特質焦慮(長期的、穩定的焦慮傾向);

無氧練習不能降低焦慮;

長期的和一次性的有氧練習均可有效地降低狀態焦慮;

體育鍛鍊必須堅持10周以,才可能有效地降低特質焦慮。

體育鍛鍊對焦慮的控制作用一般是和對抑鬱的控制作用同時產生的,但可能存在一點不同,這就是無氧練習可有效地降低抑鬱,卻不能有效地降低焦慮,這提示:如果希望改善整體的情緒狀況,最好採用有氧練習。



1992年,拉方泰恩等人(LaFontaine et al, 1992)對1985至1990年間涉及有氧練習和焦慮、抑鬱之間的關係且實驗控制十分嚴格的研究進行了總結分析,其結果同諾瑟等人1990年的研究和彼特魯茨羅等人1991年的研究結果相似:

有氧練習可降低焦慮、抑鬱;

有氧練習對長期性的輕微到中度的焦慮症和抑鬱症有治療作用;

鍛鍊者參加鍛鍊前的焦慮、抑鬱程度越高,受益於體育鍛鍊的程度也越大。

體育鍛鍊後,即便心血管功能沒有提高,焦慮、抑鬱程度也可能下降;

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尚不足以證明或反駁體育鍛鍊導致或引起焦慮和抑鬱下降的假設。

總的來說,系統的體育鍛鍊不但對生理功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對心理健康也具有至少是同樣重要的作用。儘管許多研究支持體育鍛鍊和心理健康之間存在密切關係論點,但研究者們卻十分小心謹慎,不願意得出體育鍛鍊使焦慮和抑鬱下降的明確的因果結論,這似乎有些令人費解。對此可有許多解釋,但最重要的是:目前尚不能排除其它原因在起作用(Cox,1994)。

只是很多研究是准實驗研究,不能儘量的排除其他變量(如自然恢復、生活事件等)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應該開出運動處方?運動處方具體如何操作還有待思考。



運動本身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可能不適用於有高血壓、心臟病、低血糖等抑鬱症患者。也不太適用於體重較大的患者,跑步等可能會造成膝關節損傷。另外,精力衰退、動機降低、運動遲滯等是一部分抑鬱症患者的症狀,這部分患者也很難開始並堅持運動。

當然,運動的方法並不適用於非常嚴重的、有自殺傾向的患者。有身體疾病和體重超重者,請量力而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