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產業的雙壁壘—新品種和脫毒

薯光格瑞得 發佈 2020-05-03T08:09:25+00:00

人類起源於大自然,是地球的主宰,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由依附大自然而逐漸認識大自然,為了生存和繁衍生息的需要,人類從自然界獲得食物,並且逐步豐富和優化自己的食物種類和結構,於是就開始了作物栽培,發展到現代社會,人類不僅僅滿足於栽培來自自然的、全球的、野生馴化的作物品種,而是學會


人類起源於大自然,是地球的主宰,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由依附大自然而逐漸認識大自然,為了生存和繁衍生息的需要,人類從自然界獲得食物,並且逐步豐富和優化自己的食物種類和結構,於是就開始了作物栽培,發展到現代社會,人類不僅僅滿足於栽培來自自然的、全球的、野生馴化的作物品種,而是學會了利用科學手段選育出原來自然界沒有的新的作物品種了。尤其是進入21世紀,人類已經能夠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對於作物的一些性狀進行「干預」,來達到品種改良的目的。例如抗蟲棉就是這樣的例子。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大約在8000年前當地人就開始馬鈴薯的種植,十五世紀中葉,西班牙航海家把馬鈴薯帶回歐洲,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人類的第四大主要食物來源,馬鈴薯在世界範圍內繁衍生息,影響著人類現代社會的發展進程,她本身也在「適者生存」的更新換代中「發展壯大」。目前馬鈴薯野生種雖然不足200種,但是她們各個「身懷絕技」,是馬鈴薯育種難得的好材料,因為具有非常特殊的基因,所以我們可以稱她們為「基因銀行」。另一方面全球馬鈴薯栽培品種繁多,保守估計也有超過4000個的栽培品種。不同的馬鈴薯品種適應了全球差異巨大的氣候環境,使馬鈴薯在全世界範圍內異彩紛呈,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對馬鈴薯的需求日趨多元化,例如人們需要適合一些烹調方法的馬鈴薯,例如適合烘焙、薯泥、涮鍋、拌絲………的鮮薯,另一方面,人們也需要適合加工全粉、薯條、薯片、小食品等等的馬鈴薯,這也給馬鈴薯育種提供了很多機會和挑戰,目前全球馬鈴薯育種還是西方國家遠遠領先於我們,其中荷蘭是全球馬鈴薯育種的領導者之一,擁有大約250個登記保護的品種,荷蘭包括其它國家的領先是基於育種歷史長、投入資金大、保持連續性、豐富的「基因庫」和先進的管理及技術。相比之下,我們在這幾方面都處於劣勢,馬鈴薯育種任重道遠。

馬鈴薯是非常特殊的一個作物,她在歷史進化的長河中染上很多種病毒,病毒是現在已知的最小的生物,只有一個核酸的核和蛋白質的膜,用電子顯微鏡放大5萬到10萬倍,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平時病毒看不見、摸不著,它在馬鈴薯的細胞或者組織中,既「拿不出來,又不能殺死它」,它會嚴重影響馬鈴薯的健康生長,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和質量下降,所以脫毒成為馬鈴薯產業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脫毒是馬鈴薯產業面對的另一個壁壘!對大部分作物品種而言,其實只有一個壁壘,新品種,所以拿到新品種再配套合適的栽培技術就可以了!但是對馬鈴薯來說就是雙壁壘,有了新品種還不行,還要有脫毒技術,雙壁壘也成為制約中國馬鈴薯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新品種還可以引進繁育,但是脫毒是不可複製和替代的,雖然原理並不複雜,但是因為涉及技術、管理、投入和持續性,往往在實際推廣過程中「虎頭蛇尾」!所以我們要關注馬鈴薯這個作物的特殊性,讓關鍵的脫毒技術更有效的為脫貧攻堅服務,為產業發展助力,為鄉村振興貢獻!

文/格瑞得集團董事長 李冬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