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性與道德

思廬哲學 發佈 2020-04-24T04:32:37+00:00

哲學人類學從人的身體的真實性出發,認為人之存在區別於「物」之存在在於人具有價值,這種價值不是相對於他者而言,而是指向自身的價值,具有不可定義性。人的這種不可定義性說明人性特別是生存需要就是人本身。與以往一切人性論不同,馬克思主義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個根本前提出發,如實認定人是



人性與道德之關係是複雜的,不僅涉及人性的實然與應然(道德評價)的關係,也涉及人性的內部構成及何種因素起決定性作用,還涉及人性與道德的相互作用。基於道德學的證成需要,我們可以把人性與道德問題,簡略為兩個問題:人性如何決定道德和道德如何調節(或評價)人性。人性決定道德是間接而非直接的,要經過利益這個中間環節,而利益是人性的現實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性是道德的「第一土壤」,而利益是道德的「第二土壤」。當我們說「人性是道德的第一土壤」時,這是道德學命題;當我們說「利益是道德的基礎時」,這是倫理學命題。

人性的要義即人性就是人的欲求(主要為食慾、情慾、思欲),人性是自然慾望與社會關係的統一,講人性人情就是講人道。人的慾望渴求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與前提,是所有生物體共有的,其中最根本的是物質需求所表現的食慾。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必須首先吃、喝、住、穿、行,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道德、藝術、宗教等活動,這就強調了物質性慾求的「第一性」地位,只要有人性就得先讓人吃飯,這就是「民以食為天」的道德至上性緣由,否則就是違背民意、不得人心、滅絕人性。人的情慾也是如此,人都有愛情、親情、友情、故鄉情、愛國情等,這些都是人之為人的表征,是人類的共同情感,即共同人性,也是人的「本性」。人的慾望特別是物質欲是根本的,沒有對此的滿足,人就無法存在,在此可以說其具有「本體」的意義,人的「本體」就是人的身體。把身體的感覺慾望作為生命的第一層次並要挖掘其形上學意義的首推哲學人類學。哲學人類學從人的身體的真實性出發,認為人之存在區別於「物」之存在在於人具有價值,這種價值不是相對於他者而言,而是指向自身的價值,具有不可定義性。人的這種不可定義性說明人性特別是生存需要就是人本身。

與以往一切人性論不同,馬克思主義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個根本前提出發,如實認定人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物質實體,強調人的現實性。馬克思主義堅決反對脫離人的現實生活去虛構人性和人的本質。客觀存在的人就是現實的、活生生的人,就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只有從滿足他們的物質慾望的物質活動,從他們得以生存、發展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從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中去審視人才能科學把握、認識人的本質和人性。

如果我們認定人性就是人的慾望的整體性體現,那麼慾望本身是無所謂善惡的,或者說,人性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本身並不具有道德性質,人性決定道德要通過慾望的現實化,而慾望的現實化就是利益,人性決定道德要通過利益這個中介環節。「所謂利益,就是指在一定社會形式中由人的活動實現的滿足主體需要的一定數量的客體對象。」這就是說,完整的利益包含了需要和需要的現實化兩個方面。人的基本需要是大體一致的,需要什麼,這本身不構成道德問題,需要的實現過程才涉及利益的現實化和道德的產生。

道德及其評價是利益的必然產物,這裡的利益主要是指人的物質利益,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恩格斯才講「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係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係中,獲得自己的倫理觀念」。這表明,道德的直接根源是人們的利益關係特別是經濟利益關係。利益決定道德或者利益是道德的基礎的直接性在階級社會表現得更加突出。利益決定道德,不但馬克思主義者有深刻認識,其他一些思想家也有同感,只是對利益本身的理解有所差異。

當我們說「利益是道德的基礎」時,不僅僅意味著道德的前提性問題,即人性是通過利益環節來決定道德的,同時當現實利益決定道德時,特別是處理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的關係時,又使道德具有了「道德的」(善)與「不道德的」(惡)的性質,這是李澤厚先生的「由倫理入道德」的致思進路,只有基於利益關係的倫理才能說明道德是什麼。而一旦基於正確處理利益關係的道德形成原則與標準,再去反觀利益來源的人性時,人性才有了善與惡的性質,道德也在同時改變或調節人性,這是人性與道德關係的第二個方面。

道德是如何改變或調節人性的呢?就是通過「人道」。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道就是人性的道德化,包含了人慾、人利、人權的道德確證,也提示了對人性「劣根性」的道德矯正,久而久之,人道就成了「原則」與「主義」,人性在人道主義的旗幟下顯現永久光輝,根本不存在「僭妄」的問題。

一般意義上,人道主義是關於人性、人的權利與地位、人的使命本質與責任、人的價值與個性發展的思想態度和理論,它肯定人的價值、強調人是目的、維護人的權利,並用人性作為考察全部社會歷史現象的出發點和根本尺度。人道主義對人性合道德性的確證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以人性否定神性,強調人的慾望的合理性。第二,以人權否定神權,強調人的尊嚴與價值。第三,以世俗否定神聖,強調「凡人道德」。總之,人道主義是以肯定人性、強調人權、反對禁慾作為自身思想主題的。

當然,人道主義一旦形成之後,在其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同時也在改變或調節著人性,人道主義在不斷過濾人性「劣汁」中得到高揚。人性原本是一種客觀存在,從人的生存角度而言,就是一種「實然」,就是一種「活著」的鐵的邏輯,但人的活著與一般物種的活著存在根本性差異,這就是「活著的方式」與「活著的目的」的差異,人道主義在不斷優化著人的活著方式與目的,從而由人的世界變成了人道的世界。按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觀點,必須把人的世界與人道的世界區分開。在馬克思主義看來,要實現人的世界的人道化,須使自然現實、人的社會存在和人本身三個方面人道化,其根本的途徑是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消除異化。

馬克思特別重視通過消除異化來實現人的世界的人道化,這種人道的世界首先就是真正的人的價值世界,是人永遠是目的而非手段的世界。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視野中,人性是極其豐富的:人是特殊的、直接的自然生物,同時又是自我產生的歷史和社會生物;人的自我生產就是人的實踐的過程,所以人是實踐生物與理論生物的統一;人是社會生物(社會關係的總和),又是個體生物;人是自由的生物,因為沒有自由就不可能自我實現;人是有意識的或理性的生物,能按照真善美的規律來生存。這就是說,人作為生物體,為了生存,為了活命首先必須與自然界發生關係,從大自然中獲得生存資源,這種獲得就是人的勞動,特別是通過製造工具的勞動。但在勞動過程中,關係本身發生了質的變化,即從原本的人與自然的關係變為人與人的關係,使人物關係變成人人關係(社會關係),這樣一種生物行為自然而然地變成了社會實踐。因此,這樣一種對人性的過程性理解,就使得人性本身在人道化的過程中有了善惡的分界,而人性原本是沒有善惡的。在馬克思看來,異化是在人類勞動即私有制條件下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其表征為人的物質的和精神的活動及其產物成了自己的對立面和敵人,從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的異化到人同人的異化,最終使人淪為工具。在消除異化以實現人道的世界過程中,人道主義一方面使得人的生物屬性日益社會化(文化化和文明化),日益擺脫其「獸道」,另一方面,在日益緊密的社會聯繫中,使人懂得了共生共存的道理,逐漸由生物利己主義轉向社會人己兩利主義。這就是道德對人性反作用的結果。

人性是先於道德的,在人性的調理過程中才有了利益衝突與協調,才有了道德原則與規範,人性才有了善惡之分。以「人性回歸」為宗旨的道德哲學重建,對於克服當代社會道德危機,意義是重大的。馬克思主義是從「現實的人」出發,以人的需要就是人性作為思想基石來構建其道德哲學的。雖然馬克思主義的人性理論有些複雜,學界爭議也較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需要或慾望是馬克思主義人性論的基點,甚至是科學理解人性的核心要素。道德學只有堅持從人的需要(慾望)所蘊含的人性本身出發,才能展開其理論演繹和證成,否則就只能在美好的臆想中「日漸萎靡消沉」。筆者主張用道德學來研究人性與道德的關係問題,道德學是一種基於道德真實存在與運行規律,探索道德形成、內化、外釋與發展一般問題的學問。不同於道德哲學,它是涵括了道德哲學、道德心理學、道德社會學、道德發展學的開放式學科;也不同於僅僅以道德為研究對象的倫理學,倫理學應該是基於倫理實體中的倫理關係調節以實現社會正義與和諧的學問。基於真實人性的道德學,意味著首先要破除人性要素的二元對立思維,從人性的完整性、客觀性出發,為正當與善提供堅實的人性基礎,真正使道德成為人的道德,而不是形成道德異化。從西方道德哲學的演進來看,大體上經歷了由神到人性再到心理的不同基點的定位,其中從人性原則來證成道德法則所進行的努力是最成功的。只有基於人性整體觀的道德哲學,才是合理的、有生命力的,任何切割人性並各執一端的做法,都只會將道德學引向「極端的空無」。基於真實人性的道德學,還意味著要為使人成為「完整的人」和「自由發展」的人提供具有合理性的道德證明。

李建華

浙江師範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浙江 金華 321004

《道德與文明》2020年第1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