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危機可能爆發,中國該怎麼應對?一種口糧年進口8850萬噸

神鳥知訊資訊站 發佈 2020-04-12T07:06:51+00:00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上月末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目前超市貨架仍有存貨......但是曠日持久的大流行危機,可能很快給食品供應鏈帶來壓力,影響農民、農業投入品、加工廠、運輸、零售商等之間的複雜互動。"邊境關閉、行動限制以及航運和航空業的中斷,使得在國際上繼續進行食品生產和運輸貨物

據香港(CNN)報導-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全球企業關閉,各國陷入困境,這種破壞使人們面臨供應鏈被切斷的威脅,糧食不安全狀況加劇。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在上月末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目前超市貨架仍有存貨......但是曠日持久的大流行危機,可能很快給食品供應鏈帶來壓力,影響農民、農業投入品、加工廠、運輸、零售商等之間的複雜互動。"

邊境關閉、行動限制以及航運和航空業的中斷,使得在國際上繼續進行食品生產和運輸貨物變得更加困難,可替代糧食產品本來就少的國家更加陷入困境。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於3月25日表示,航空公司已將數千架飛機停飛,港口也已關閉,食品、藥品和其他產品的貨櫃滯留在停機坪和等候區。聯合國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CFS)上個月警告說,全球糧食供應的高度不穩定將對最貧窮的公民產生最大的影響。

甚至私人公司和組織也呼籲立即採取行動,以解決迫在眉睫的糧食災難。科學家、政治家以及像雀巢和聯合利華這樣的公司,在致世界領導人的一封公開信中說:"政府、企業、公民社會和國際機構需要採取緊急、協調一致的行動,以防止新冠肺炎大流行轉變成全球糧食和人道主義危機。"

而對於中國來說,是否同樣會面臨糧食危機呢?前段時間,袁隆平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中國不會出現"糧荒",我們的國家完全有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能力。但這僅僅是針對稻穀而言,在某些作物上,我國還需要依靠外國進口,其中對進口依存度較高的兩種作物是大麥和高粱。

大麥是我國進口依存度最高的作物,依存度為88%。它主要依賴於澳大利亞,其次是加拿大和法國。在我國,進口大麥主要是被用作動物飼料、釀酒和做成其他大麥製品。現在國家對大麥的進口速度已經有所放緩,這意味著國產大麥的數量已有上升。

然後就是進口依存度28%的高粱,我國進口高粱主要來自美國,其次是澳大利亞。用途主要為種植、食用和工業、飼料,工業消費的比例最高,為60%,用以生產酒精、醋、白酒、飲料等。近年來,我國從外進口廉價的高粱,用來代替價格較高的玉米飼料,也是因為如此,在2016年玉米價格大幅下滑後,高粱的消費量相應地也降低了。總體上來看,國內高粱還是處於供不應求的形勢,儘管飼料需求有所下滑,但國內釀酒工業需求不斷上升。

總體而言,我國的糧食產銷還是比較穩定,庫存比較充裕的。雖然中國大豆大部分一直依靠進口,但這幾年國產大豆產量增加,反而減少玉米穀物種植。2019年1-12月,我國進口8850多萬噸大豆,約相當於2.6億多噸穀物的耕地,說明我國對大豆的進口需求量仍較大,在耕地有限的情況下繼續大豆的擴張有一定難度。但整體上,今年全國的春耕形勢良好,夏糧豐收有保障。

由於疫情的原因,中國的農業生產確實也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在政府的統籌安排下,農民下地勞作時,都戴著政府提供的口罩和防護設備,並得到了地方的提供的消毒劑。豐收後的銷售也不用農民擔心,雖然各省的封鎖和行動限制阻礙了貨物的出口和運輸,但是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公司專門為此成立了一項基金,以幫助農民為未售出的產品尋找市場。

這些努力減輕了疫情對食品工業的打擊。世界糧農組織報告稱,中國政府為恢復農業生產分配了2000萬美元的補貼,並投資了包括農業無人機和無人駕駛車輛在內的技術,這些技術可以使供應鏈在無人接觸的情況下保持運轉。

1月和2月,中國受到新冠病毒的打擊最為嚴重,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新病例報告。實行封鎖措施後,跨省旅行被中止,居民被命令呆在家裡,這幾乎破壞了所有部門的業務。對此,糧農組織則表示:"在中國,後勤方面的限制和勞動力緊縮造成了新鮮蔬菜的損失,動物飼料的供應有限,屠宰場的能力也有所下降。"

但是無論如何,中國都不再是1956年那個路有餓殍,隨時餓死人的中國了。現代中國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家,擁有新技術和新財富,幾十年來它一直致力於改善糧食安全,解決中國人的溫飽問題,中國的糧食技術人員們每年前往一線傳授種養殖知識、現場解答,指導菜農做好蔬菜種植、結構調整以及病害防治,過去十年中花費了數百億美元購買了大型種子企業,致力於研發出產量更高質量很好的中國糧食。中國將面臨糧食危機?不存在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