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修繕,探尋彩畫遺蹟!福州于山白塔近60年來首次大修

海峽都市報 發佈 2020-05-19T07:02:16+00:00

N海都記者 石磊磊 羅丹凌 包華 文/圖位於于山的報恩定光多寶塔,福州人常把它稱作「白塔」,從公元904年初建至今,白塔歷經多次毀壞重建,現在的構架和周邊環境,是1958年到1962年間那次大修形成的。

N海都記者 石磊磊 羅丹凌 包華 文/圖

位於于山的報恩定光多寶塔,福州人常把它稱作「白塔」,從公元904年初建至今,白塔歷經多次毀壞重建,現在的構架和周邊環境,是1958年到1962年間那次大修形成的。昨日,記者從福州市文物局了解到,于山白塔將進行近60年來的首次大修,為期3個月時間。



修復旋轉木樓梯 重新測量塔高

昨日下午,記者在白塔施工現場看到,7層8角的白塔,已經被腳手架包圍,腳手架搭到了白塔的第五層。在白塔外圍,有一圈八角形的須彌座女牆,這是1962年考古時發現的,被鑑定為唐代初建時的基座。這層基座,目前用木板進行了保護。

據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修繕的部分包括整個塔身和周邊的女牆,我們將一邊勘測一邊修繕,白塔的身高等也會重新測量,確定具體數據。」

現場施工負責人帶著記者,上塔查看需要修繕的旋轉木樓梯、內柱網和灰塑等。施工人員將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防腐處理、乾燥舊木條嵌補、剔補拼接、更換木料等不同手法,進行修繕。

而在白塔的6層和7層,出現了構樹、小葉榕、筆管榕等植物,還有大量雜草,此次也將進行深度清除。

塔身白牆裡 或藏有彩畫

至於白塔上一些消失的樣貌,設計人員將參考淳熙《三山志》《榕城紀聞》《榕城考古略》等文獻,進行還原修復。福州老建築愛好者薛紀天告訴記者,在民國時期,白塔每一層都有佛像彩畫,外觀和現在的有很大區別。

這一說法也得到此次修繕的項目指導專家邱守廉先生的確認。邱先生表示,傳說中的白塔,外圍是木構,現在市民能看到的只是塔心,這是明代嘉靖年間,也就是1534年重建的。民國之後,白塔在多次修繕中,彩畫被膩子粉、水泥砂漿等建築材料覆蓋,厚度達到六七厘米,目前出現了空鼓等狀況,一些塗層剝落後,可能會露出原先白塔的樣貌。「我們會在修繕過程中,勘查這些彩畫遺蹟是否存在。按照現在的計劃,是以傳統工藝,用殼灰、三合土等材料,對白塔塔身上外牆剝落部分進行修復。」

編輯:毋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