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因「後浪」被罵慘的事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一次正面廝殺

浮世人物誌 發佈 2020-05-19T07:21:46+00:00

B站這次算是把自己玩壞了,不光視頻後台評論區被網友轟炸,就連何冰老師的微博也被轟炸了一個遍。當然,最受傷應該是何冰老師:我明明只是一個說書人,你們為什麼要罵我?

B站這次算是把自己玩壞了,不光視頻後台評論區被網友轟炸,就連何冰老師的微博也被轟炸了一個遍。

去年,bilibili舉辦的一場晚會上,讓b站被封為了「最懂年輕人」的平台;今年的一部《後浪》,讓b站又成為了最不懂年輕人的平台。

當然,最受傷應該是何冰老師:我明明只是一個說書人,你們為什麼要罵我?

趁著「五四青年節」的關口製作一部這樣的演講其實本沒有什麼錯誤。

但這樣一次正能量的輸出到最後卻變成了一場輿論風波,這也不是主辦方希望看到的。

所以,《後浪》到底錯在哪了?

一、海那麼深,只有表面的才稱得上浪

為什麼年輕人們不買《後浪》的帳?

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買不起。

在巴黎鐵塔下跳舞、穿著漢服在上海的漫展玩COS、戴著專業的設備去潛水、去科技發布會上感受時代最尖端的設備......

有網友說:看完以後,我都差點以為自己過上這樣的生活了。

不可否認的是,在如今的時代當中,有一部分年輕人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沿,感受著時代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但這個演講同時也忽略了,其實大多數的人,只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年輕人罷了。

但在《後浪》的演講當中,何冰口口聲聲說著: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看你們;就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感激」。

而這句話,也是被廣大網友飽受詬病的一句。

在奮鬥的人有很多,但成功的人寥寥無幾。

而作為一代人中成功的那一個,何冰的這番說辭,說教的成分大過於勉勵。

而且比較有趣的是,儘管這個演講並沒有得到年輕人的認同,但卻引起了許多70後、80後的共鳴。

為什麼呢?

「科技繁榮、文化繁茂、城市繁華,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打開,可以盡情地享用;自由學習一門語言、學習一門手藝、欣賞一部電影、去遙遠的地方旅行。」

如此絢麗多彩的生活,不正是當年那些年輕人所嚮往的麼?而在如今的時代當中,已經統統實現了。

但是很抱歉,演講當中所呈現出的生活,也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所嚮往的。

在全球現有的經濟制度之下,我們無法否認的一點就是,社會是有階級性的,而這種階級性是會帶來差距的。

社會學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二八定律」,大意是這世界上20%的人掌握著80%的資源,而剩下80%的人要共享僅剩的20%的資源。

而在《後浪》當中所呈現出的人生,正是這20%的「後浪」人生。

儘管他的主題是激勵所有的年輕人擁抱美好的時代,但卻忽略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能力和機會的。

二、世界上普通的「後浪」們

在十年前,「90後」還是一個非常扎眼的詞彙,它代表著墮落、不學無術、迷茫、頹廢。

但在今年的疫情爆發以後,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90後」,於是,「90後」再一次進入大眾的視野當中,但這次他們代表的是希望、是民族的脊樑。

的確,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批「90後」已經慢慢成長起來,成就了第一批「民族的脊樑」。

但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些走在時代前沿的年輕人們是可以被看到的。

可那些被遺忘的呢?

在《後浪》發出後不久,b站上又有一個視頻迅速走紅了。

鏡頭當中,這位滿臉污漬、用手機前置攝像頭拍攝的年輕人也是一名「90後」,相對於那些出現在電視上的「後浪」們,他顯得平凡而普通。

在視頻當中,他坦言說,自己每天最大的願望就是每天賺到300塊錢,然後帶著姑姑和姑父坐一次高鐵、坐一次輪船、坐一次飛機。

彈幕里有人酸,一天三百塊,那一個月下來豈不是能賺個一萬塊錢?

但是別忘了,視頻當中的這個年輕人是在工地上打工,每天能賺到的300元,不僅要要付出很大的辛苦,而且還是加班,常常會幹到半夜。

提到結婚的時候,他雖然臉上笑著,但是眼睛一垂,說:

「結婚是不指望結婚的了,就算我再打幾年工,也存不夠彩禮錢。」

這句話聽來實在是有些心酸。

哪有什麼所謂的「獨身主義」,其實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是被逼無奈。

共青團福建省委在轉發的微博評論當中直接寫到:「或許,這才是普通人的『後浪』」。

我們可以坐著高鐵天南海北的去旅遊,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時間和錢;

你可以用音樂和繪畫去記錄自己的生活,前提是你有一個家境殷實的童年;

你可以去大城市追求你的夢想,前提是你要頂得住大城市的房價和物價。

這個時代是公平的,同樣也是不公平的。

當然,我們並不能夠因此而否定掉時代發展所帶來的便利,之所以拿這個事情出來做對比,是想要說明:

我們並不比別人少什麼,但也不比別人多什麼。

三、「後浪」的人生要活出各自的精彩

或許《後浪》最初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冒犯了這麼多的年輕人。

這樣的情形,是他們也不想看到的。

2019年,b站的一場跨年晚會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在這場晚會中,導演組針對於當年年輕人的喜好設計了許多以經典IP作支撐的節目,請來了央視段子手朱廣權做主持人,中段「琵琶精」方錦龍與二次元的碰撞更是將晚會的節奏推上了頂峰。

這場晚會的播出,無論是從節目效果還是內容上都結結實實的把各大衛視的晚會按在地上摩擦,成為了一眾晚會中當之無愧的MVP。

而b站,也理所當然的被封上了「最懂年輕人」的符號。

的確,在現在的b站當中,各路文化百花齊放,每一個年輕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在這個能夠無限包容的平台當中,所有人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走在時代前沿的文化和技術,可以看到閃亮的同齡人,似乎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那顆閃亮的星。

在一篇有關於《後浪》的評判文章當中,有一句話說的十分到位,在此引用一下:「一味取悅和獻媚,無限地拔高和恭維,對青年一代的成長不僅毫無幫助,而且十分有害。」

在這個時代當中,我們需要努力,我們需要發光。

從這個角度來看,《後浪》的製作團隊未免太過於敷衍。

反倒是「日本版」的《後浪》,更像是一部正經激勵年輕人的勵志片。

在影片的開始是一場馬拉松,在旁白當中,主人公說:

「今天也繼續跑著,每個人都是跑者,時鐘無法暫停,這是一場不能回頭的馬拉松比賽。」

在這條賽道上,有人摔倒,有人被超越,他們都氣喘吁吁,努力的向前跑著。

螢幕上緩緩打出一行字:「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

忽然,旁白的話鋒一轉:「但事實真的是如此麼?」

下一秒,所有人跑出了賽道,跑上了山川、跳進了河流、跑進了隧道、飛上了天空......

儘管我們每個人都很普通,身份不同、境遇不同,但我們依舊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如此的人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後浪」。

四、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當然,在這起事件當中受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是何冰老師了,作為這次演講的主講人,他被網友噴:「晚節不保」、「德不配位」。

但話說回來,何冰又做錯了什麼呢?

早在啟蒙運動時期,伏爾泰就說過:「我可能不認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何冰錯了,那也只是言論上的失誤,不應該涉及到其他的領域。

魯迅的一句話近幾年常被引用,其中有一段話很適合當下的年輕人: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也希望中國的青年們可以早日擺脫桎梏,成為真正的「後浪」。

作者:江上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