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真有這麼神?愛做家務和從不做家務的娃,未來差距很大

木蓮媽媽 發佈 2020-05-01T16:41:45+00:00

五一勞動節到了,祝大家勞動節快樂,今天你有讓你家的寶寶進行家務活勞動嗎?「愛做家務」和「從不做家務」的娃,長大後差距明顯哈佛大學曾經對孩子做過一項研究,愛幹家務的孩子相對來說離婚率、犯罪率比較低,就業率比較高。



五一勞動節到了,祝大家勞動節快樂,今天你有讓你家的寶寶進行家務活勞動嗎?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里的掌上明珠,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更是把孩子寵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家長們完全都是心疼孩子,認為孩子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其它勞動會耽誤孩子的時間,根本不會讓做家務這種事落在孩子的身上。



家務大戰讓婚姻走向解體

欣欣媽就非常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幹活都是大人的事,女孩子可不學做家務,好好讀書就可以了。

欣欣真的也是從小到大一直沒做過任何家務,都已經成年了還不會用洗衣機,更別說把生米煮成熟飯了。

直到欣欣嫁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才發現自己把日子過得簡直一團糟,和老公的婚姻也是雞飛狗跳的,丈夫嫌棄自己一點家務活都不會做,說自己一身公主病。

夫妻倆長期的吵架還有處在不和諧的婚姻關係里,慢慢的欣欣心理壓力也開始徒增了起來,最後也是離婚收場。

回到娘家後,欣欣開始抱怨起媽媽對自己的包辦掌控。



「愛做家務」和「從不做家務」的娃,長大後差距明顯

哈佛大學曾經對孩子做過一項研究,愛幹家務的孩子相對來說離婚率、犯罪率比較低,就業率比較高。

而從不做家務的孩子也沒有愛做家務的孩子學習成績比例高,甚至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還要多一些。

這項驚人的結論讓家長們開始重視起對孩子的家務重視,在孩子的成長中,家務勞動其實會幫助孩子培養動作技能和責任感與認知能力的發展

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可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早期的勞動訓練會讓孩子變得勤勞,且終生受益

從小就不做家務活會讓孩子變得好吃懶做、拒絕勞動,長大後也不能自律地生活,相對來說也不能吃苦。



怎樣培養孩子做家務的好習慣?

讓孩子做家務其實就是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讓孩子學會動手做事,並且在勞動中得到鍛鍊。

1)尊重孩子

首先家長不要強迫孩子,不要把家務讓孩子認為是一個壓力負擔,讓孩子做家務時可以當成一個遊戲。

或者讓孩子感覺到做家務的重要性,你的幫助會讓我們的家更加的乾淨整潔,給孩子一種使命感

並且在家務勞動中可以讓孩子自行的去選擇承擔哪項家務,讓孩子心甘情願地投入到勞動中

2)家長指導

家務活不是天生就會的,孩子也需要學習,首先勞動工具家長也應該給孩子準備合適的,不要讓孩子不堪重負。

父母也要耐心地指導孩子,給孩子做一個示範,不要給孩子布置大任務,要去細節化地分配

比如不要給孩子指令你把房間收拾了,可以有針對性的你先把凌亂的書桌先清潔好,給孩子一個規範的示範,再指導孩子獨立完成

家長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不能父母首先就不愛勞動,不做家務活,那麼孩子也不會有想要勞動的心情。

3)鼓勵孩子

對於孩子家務活的教育上,只要孩子參與進來家長們就應該給予鼓勵,而不是去指責孩子哪裡做的不夠好,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讓孩子對勞動產生興趣,願意承擔家務活的義務。適當的獎勵也會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長可以和孩子制定一個勞動計劃表,一周幫助家長做多少家務活,再予以獎賞。

【木蓮媽媽寄語】

做家務是最低成本的能力培養方式,多去肯定孩子的付出和努力,願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承擔起家務活的責任感,在勞動中收穫快樂,願每一個孩子在勞動中變得更加優秀起來。

【今日話題】

你家的孩子愛做家務活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