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知識 | 白娘子是如何從兇惡的妖精變成善良的「人」的

聽戲app 發佈 2020-05-19T03:09:28+00:00

白娘子是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女主人公,據論證,故事源於南宋的話本,到明清,逐漸趨於完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的白娘子仍然是個妖精,她不了解人間的法律和秩序,曾經盜取官庫銀子和富豪家物品供許宣使用,結果事與願違,連累許宣吃官司。

白娘子是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女主人公,據論證,故事源於南宋的話本,到明清,逐漸趨於完善。
白娘子形象在藝術作品中的演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妖精階段


《西湖三塔記》中的白衣婦人,是一個兇惡的妖精,專取活人的心肝下酒,而且不斷用新人換舊人。她與唐人志怪《李黃》中的蛇妖一脈相承,絲毫沒有人類的思想感情。《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的白娘子仍然是個妖精,她不了解人間的法律和秩序,曾經盜取官庫銀子和富豪家物品供許宣使用,結果事與願違,連累許宣吃官司。

2.由妖精向人過渡


乾隆三年(1738)黃本出版以後,民間劇團產生了許多手抄的改編本。這些抄本的內容不盡相同,出數也有多有少。如果把各種本子不同的內容匯集起來,幾乎可以湊成一個六十幾齣的本子。經過戲曲演員的集體創作和修改,白娘子被賦予了更多的下層民眾的思想情感。乾隆三十六年(1771)方成培的改本(水竹居本),就吸收了梨園舊抄本的創作成果。黃本中白娘子的形象比較單薄。所謂「宿世姻緣」的構思,沖淡了白娘子追求自由愛情與自主婚姻的積極意義。白娘子與許宣生活中的波折,完全由性質雷同的「盜銀」、「盜寶」,僧道進讒等故事串連而成,缺乏深刻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的情節。另外,白娘子的對立面太多,也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方本刪掉了黃本原有的《回湖》、《彰報》、《懺悔》等出,使白娘子對貧苦人民的生存不再構成威脅。黃本中法海指責白娘子是「禍人妖孽」,到方本中這一指責也失去了根據。方本刪去《捉蛇》一出,黃本中白娘子恐嚇許宣的話也隨之消失,因而白娘子的形象得到凈化。


3.民眾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自清中葉到現在的二百多年間,各種地方戲和京劇以方本為基礎,繼續進行改編,使白娘子的形象得到豐富和發展,成為民族理想中一個相當完美的人物。例如京劇和越劇的《白蛇傳》,與方本比較,均有很大差別。方本的戲劇衝突,在白娘子與官府、豪族、道士、佛門之間次第展開,頭緒較多,《白蛇傳》的戲劇衝突,則由法海再三發展而引起,因而更加單純和明確。方本中法海、許宣均與白娘子對立,法海幫助許宣。《白蛇傳》改成法海與白娘子對立,許宣一度動搖於二者之間,但最後仍站在白娘子一邊。方本中白娘子身上還殘存著一些妖氣和賊氣,《白蛇傳》則掃除了這種妖氣和賊氣,主要強調白娘子大膽反抗封建秩序,對愛情無比堅貞。

4.白娘子形象的變化趨勢與民眾思想的關係



年間,各種地方戲和京劇以方本為基礎,繼續進行改編,使白娘子的形象得到豐富和發展,成為民族理想中一個相當完美的人物。例如京劇和越劇的《白蛇傳》,與方本比較,均有很大差別。方本的戲劇衝突,在白娘子與官府、豪族、道士、佛門之間次第展開,頭緒較多,《白蛇傳》的戲劇衝突,則由法海再三發展而引起,因而更加單純和明確。方本中法海、許宣均與白娘子對立,法海幫助許宣。《白蛇傳》改成法海與白娘子對立,許宣一度動搖於二者之間,但最後仍站在白娘子一邊。方本中白娘子身上還殘存著一些妖氣和賊氣,《白蛇傳》則掃除了這種妖氣和賊氣,主要強調白娘子大膽反抗封建秩序。


經過長期提煉升華而完成的白娘子形象,具有兩方面的特徵。一是善良賢惠、精明能幹、溫柔和順,二是大膽追求自由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充滿樂觀主義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堅韌頑強,百折不撓。這與第一章所述蛇郎故事中三妹的形象,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白娘子形象與三妹形象之所以受到民眾的熱愛,原因是這兩個形象本身,都集中體現了民眾的生活理想。


因此,民眾意識中,早就存在蛇是幸福的象徵這一觀念,與這兩個人類的美好理想的形象聯繫在一起。他們的心目中,蛇具有以蛇郎故事為代表的創造他們生活中美好理想的意義。



所以民眾認為黃本的白娘子形象與他們蛇郎故事中具有美麗印象恰恰相反。因為這兩個特點在表層文化與基層文化之間的觀念相反。在話本與黃本里許白的愛情關係表示,士大夫認為白娘子執拗的愛情、纏繞許宣,肯定應該被懲罰。方本以後的許白愛情關係表示,民眾把它看作是追求幸福的積極態度,認為應該歌頌白娘子。士大夫認為白娘子的過於痴情,對象肯定受不了,民眾則認為感情深厚,對象應該報恩。


民眾對白娘子的喜愛是《白蛇傳》故事發展的重要因素。民眾由於對白娘子的喜愛,因而對於她的悲劇性覺得太可憐,所以想方設法要從愛情的痛苦中把她救出來,使她得到美滿充實的愛情。我想對民眾來說,《白蛇傳》的創造過程中主要只是關心白娘子的遭遇與處境,最大的問題是白娘子的美滿幸福,因此按照他們思想感情,創造了適合他們審美感的作品構思。

白娘子形象的變化,不僅表現了民眾面對生活積極奮鬥的力量與重視情感的善良性格,而且表現了他們世界觀內涵的深厚與博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