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家中摔倒扶不扶?先搞清楚這4種情況

人民網科普 發佈 2020-05-07T11:57:47+00:00

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引發了全國關於「老人摔倒扶不扶?小品聚焦的是在外遇到老人摔倒該扶不扶,但是老人在家中摔倒也很危險,子女是否應該立即扶起來?

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引發了全國關於「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熱烈討論。小品聚焦的是在外遇到老人摔倒該扶不扶,但是老人在家中摔倒也很危險,子女是否應該立即扶起來?先來看看這篇文章。

圖片來自於央視春晚微博

2016年12月8日,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委員高小俊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跌倒是我國傷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則為首位。2006年全國疾病監測系統死因監測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率男性為49.56/10萬,女性為52.80/10萬,而致殘率更是高達50%。另有資料顯示,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有1/3每年發生1次跌倒;老年男性年跌倒發生率為21%~23%,老年女性為43%~44%,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急劇上升。

老人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一、生理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全身的協調性有所下降,這是身體機能減退綜合作用的結果,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

二、病理因素。一些神經系統疾病、骨科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眼部疾病、低血糖等都可能導致老年人跌倒。

三、藥物因素。精神類藥物,如助睡眠藥或有鎮靜作用的藥物會增加跌倒的風險,此外,一些抗高血壓、降血糖的藥物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引起低血壓、低血糖,增加跌倒的風險。

四、心理因素。有些老年人有抑鬱、焦慮等不佳心理狀態,導致對環境危險因素的感知和反應能力的下降,容易跌倒。

五、環境因素。室內地面過於光滑、拖鞋不防滑、燈光照明不好、家具擺設不當等,室外路面不平整、公共場所過於擁擠等,以及沒有防摔裝置,都是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原因。

如果老人在家中摔倒,子女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輕拍老人雙肩,在耳朵兩旁大聲呼喚,看其是否喪失意識。如果沒有任何反應,繼續花5~10秒觀察其胸部和腹部起伏狀況,以便判斷對方是否存在呼吸。如果胸部和腹部沒有起伏,甚至沒有脈搏,應該為「心臟驟停」,需要立即做心肺復甦,並撥打急救電話。

第二,如果老人喪失意識但呼吸尚存,則很可能是陷入昏迷。先判斷有無頸椎或椎體骨析,如果不能排除骨折可能性,應先做好頸部固定,在保證脊椎不移動情況下,慢慢搬動,讓患者側臥位,以防因舌後墜、嘔吐等原因導致窒息;如果確認頸椎骨折,千萬不要讓頸部活動,把毛巾、毛毯等放到頭周圍,用磚、石頭等把頭固定,避免晃動。另外,如果口腔內有異物,應該用手指清理乾淨,並撥打急救電話。

第三,如果老人意識清醒,應該問清楚跌倒發生前的情況。有沒有劇烈頭痛、噁心嘔吐、全身無力、大小便失禁等,以便判斷是否發生了「急性腦血管病」;有沒有頭暈、心慌、胸痛、出汗等,以便判斷是否突發急性心梗。如果發生上面的情形,那麼不能直接扶起來,應該馬上撥打急救電話。

第四,如果沒有上述症狀,詢問老人疼痛的部位和程度,檢查有沒有出血、青紫、腫脹、畸形等,及時採取止血、包紮、固定等措施。如果局部疼痛厲害,很有可能出現了骨折,此時不能貿然搬動,以免關節錯位。如果出現了「假關節」,比如本來沒有關節的地方出現了關節,或是本來不能活動的關節活動了,也要讓其待在原地,並迅速撥打急救電話。

總之,老人摔倒不可輕視,一定要多詢問、多注意,不能貿然扶起或搬動,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安心。

本文由寧波市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宗建平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董菁、李慧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