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五種治療凍瘡方法了解一下!

醫學護膚叢醫生 發佈 2019-12-15T19:06:08+00:00

疾病常識凍瘡是冬天極為常見的皮膚病,多見於兒童、青年女性或久坐不動者。由於冬季氣候寒冷,外露的皮膚受到冷凍的刺激,時間一長,皮下小動脈發生痙攣收縮,產生血液瘀滯,使局部組織缺氧,導致組織細胞受到損害。

疾病常識

凍瘡是冬天極為常見的皮膚病,多見於兒童、青年女性或久坐不動者。

由於冬季氣候寒冷,外露的皮膚受到冷凍的刺激,時間一長,皮下小動脈發生痙攣收縮,產生血液瘀滯,使局部組織缺氧,導致組織細胞受到損害。

損害呈對稱性,好發於四肢遠端,以手背及手指伸側、足緣及足趾伸側、下肢、面頰、耳廓等處多見。

初起為局限性蠶豆至指甲蓋大小紫紅色腫塊或硬結,邊緣鮮紅,中央青紫,觸之冰冷,壓之退色,去壓後恢復較慢,自覺局部有脹感、瘙瘁,遇熱後更甚,嚴重者可有水皰,破潰後形成潰瘍,經久不愈。

如果肢端血運不好、手足容易出汗以及慢性營養不良者更容易發生,隨著氣候的轉暖可逐漸痊癒。


黃金搭配方案

1、維生素E+凍瘡酊

維生素E口服能夠減輕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環。凍瘡酊局部外塗也具有促進局部皮膚血液循環、止痛止癢的作用。二者聯合適用於凍瘡初發患者,效果較好。

2、維生素E+紫雲膏

維生素E口服能夠減輕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環。紫雲膏是紫草、當歸、胡麻油和黃蠟的混合物,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適用於凍瘡起水皰但水皰未破的患者。

3、青黴素+3%硼酸溶液+10%魚石脂軟膏

3%硼酸溶液局部濕敷具有清潔和輕度抗菌消炎的作用。10%魚石脂軟膏具有保護、潤滑和軟化痂皮的作用。青黴素肌肉注射可起到很好的殺菌消炎的作用。

上述3種藥物聯合適用於凍瘡發生糜爛或形成潰瘍、懷疑或已經繼發細菌感染的患者。

4、麻黃6克+桂枝l0克+細辛3克+附子6克+甘草9克十川芎10克

將上述中草藥煎湯,分兩次日服1劑。

5、艾葉30克+乾薑20克+草烏30克+透骨草30克

將上述中草藥用水煎湯,趁熱外洗患處,具有活血化瘀、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對於凍瘡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健康囑咐

1、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加速氣血運行,以利瘡面修復,也可預防凍瘡新發。

2、寒冷季節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時戴口罩,防止冷風刺激。衣服鞋襪宜寬鬆乾燥。

3、年年復發者,可在夏季開始逐步養成用冷水洗臉、洗足、擦身、洗澡的習慣,以提高耐寒能力。

4、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熱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薑、肉桂。

5、每年發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進行幾次外擦藥物治療,有條件的可加做紅外線理療則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內外治療。

6、受凍後,不宜立即用熱水泡,或用火烘烤,應先慢慢把手足活動一下,然後再取暖,否則凍處會潰爛。皮膚瘙癢者,不能用手抓搔,否則易使表皮破爛感染。

7、取生薑的自然汁,熬膏塗之,對於手、足凍瘡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8、紫皮蒜可用於凍瘡的預防。入冬前將蒜搗爛,擦在常患凍瘡處,每日1次,連擦5~7天,如皮膚起皰,應暫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