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孩子誤吞紐扣電池,爸爸的做法讓醫生稱讚:確實是個聰明人

叮噹派 發佈 2020-05-07T21:20:37+00:00

叮噹派好習慣,持續推送教育熱點、好習慣養成方法、學習乾貨等豐富內容,助力3-12歲兒童「學習、情商、性格」三方面優化!

文/叮噹派好習慣

叮噹派好習慣,持續推送教育熱點、好習慣養成方法、學習乾貨等豐富內容,助力3-12歲兒童「學習、情商、性格」三方面優化!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

6歲的珂珂是一個好動的孩子,平常就喜歡亂抓東西玩,尤其是對不認識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就在這天。珂珂和自己的父母在客廳玩耍。本來很平常的一天,但是突然乾嘔了起來。

這個時候,珂珂的爸爸才看見原來是珂珂把紐扣電池吃了下去。一下子媽媽慌了起來,但爸爸卻鎮定的跟孩子媽說趕緊去把蜂蜜拿來,珂珂的媽媽看見之後趕緊動了起來,只見珂珂的爸爸一番動作把蜂蜜灌進了孩子的嘴巴里,然後趕緊就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醫生檢查過後發現紐扣電池確實在珂珂的肚子裡。

而且知道了爸爸的做法之後覺得很欣慰,夸爸爸是一個聰明的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爸爸還能保持鎮定。也正是因為爸爸的做法才讓孩子安然無恙。

危難時刻保持冷靜,孩子的生命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叮噹派好習慣小編也忍不住想給這個爸爸點個讚,在第一時間做出了正確的事——給誤吞電池的孩子喝蜂蜜。

因為蜂蜜進入腸胃後,很好的給電池和內臟組織做了屏障隔離,中和鹼性電池的危害,才導致寶寶的腸胃沒有明顯的灼傷,只有輕微的糜爛。

即便是醫護人員都不見得有這份應急能力,挽救了孩子的健康,叮噹派好習慣小編認為這位爸爸太牛了!


兒童吞食異物並不少見

小孩子好奇心強,又沒什麼安全意識,經常拿到什麼都要摸一摸,甚至還要塞進嘴裡嘗一嘗……

看看他們都嘗了些什麼?



人民網發布了一組「孩子吞下過的物品」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威脅孩子安全的其實大多都是生活中的常見用品!

醫生提醒,孩子好奇心強,誤吞異物是常有的事情,家長一定要加強對孩子的監護,防患於未然。一旦發現孩子誤食異物,一定要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要採取民間偏方急救。



兒童誤吞異物該如何處理?

1、首先,不要盲目催吐!

誤食藥物時,如果意識依舊清醒,可以催吐之後再送往醫院,此時要帶好孩子誤食的藥物或者嘔吐物;

如果孩子意識不清醒,不能強行催吐,以免發生嘔吐物誤吸,引起窒息,此時需要馬上就診治療;

如果誤食強酸、強鹼性毒物,也不能催吐,否則會給消化道帶來二次損傷。誤食強酸物時,可服用純牛奶,生蛋清等來減輕傷害,誤食強鹼物時,可以喝食醋、檸檬汁等弱化鹼性。

2、其次,就醫檢查

如果吞下尖銳物體、硬幣、電池等物品時,即使沒有不適症狀,也最好做相應的檢查。

然後根據醫生的檢查結果,判斷是手術取出,還是等待大便排出。

如何預防孩子誤吞?

1、該扔的扔掉

家裡面的過期藥、乾燥劑、農藥空瓶等,該扔的扔掉!

2、該放好的放好

藥物、潔廁靈、消毒液、洗衣液、工具箱等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特別是疫情期間,消毒液使用頻率較高,瓶子又長得特別像飲料,每次用完後一定要鎖到柜子或箱子中。

3、該檢查的檢查

玩具的小零件、遙控器等一定要上心多多檢查,有鬆動或有潛在被咬掉的風險就要及時制止。

叮噹派好習慣特別提醒!

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在哭泣或大笑、跑來跑去的時候就先不要給孩子吃東西。

對於比較堅硬的大塊兒食物,可以幫孩子切碎後再食用。

大一些的孩子(5歲以後)應該叮囑他不要隨便把東西放進嘴裡,講明白可能會出現的危險。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