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訓練之運用ABA訓練兒童認知

天津拓慧智元教育 發佈 2020-05-07T00:26:03+00:00

遵循這個規律,孩子就算學得慢,總是在沿著上坡走,科學研究表明,除了深重度的智力障礙是無法接受訓練的,中重度、中度和輕度的智障兒童都可以在科學連貫的訓練中得到進步,並把自身的潛力挖掘出來。

自閉症兒童的認知訓練,和正常兒童的認知發育一樣,是有規律可循的。遵循這個規律,孩子就算學得慢,總是在沿著上坡走,科學研究表明,除了深重度的智力障礙是無法接受訓練的,中重度、中度和輕度的智障兒童都可以在科學連貫的訓練中得到進步,並把自身的潛力挖掘出來。

從認知訓練角度來說,孩子學習任何一個課題(項目),都要走「感知——理解——表達——泛化(擴展)」這條線路,以學顏色為例,孩子把紅色作為顏色學習的第一步,要先「感知」紅色是什麼、再「理解」什麼是紅色、再用語言或非語言溝通方式「表達」紅色,再把紅色「泛化」到生活中,比如過馬路時見到紅燈知道停下來。如果不了解這個學習規律,要教顏色時,拿出一堆五顏六色的氣球,一個個教給孩子「這是紅氣球」、「這是綠氣球」、「這是藍氣球」、「這是黃氣球」,這種教法如果遇上一個連視知覺都有問題(無法分辨紅色與其它顏色的不同,就是說,他連紅色物體與紅色物體的配對這一關都過不了),孩子只會被一堆氣球搞興奮或搞迷糊。

說到這,必須要提ABA教學法了。以前認為ABA是一種刻板地教孩子做這做那的訓練自閉症孩子的方法,大概就是指令發出了、孩子去執行。其實ABA是個適合所有自閉症兒童的訓練方法,甚至在與正常孩子的溝通中,都可以運用ABA。例如,在玩「記憶搭積木」遊戲時,有的孩子很聰明直接上六塊積木,中間一張白紙一擋,老師搭好六塊積木後,打開白紙,讓孩子記憶十個數,再擋上白紙,發指令「跟我搭一樣的」,這時候我們觀察孩子的表現就會知道這個課題設置難了,馬上後退,撤掉兩塊積木,變成四塊搭,明顯這個設置符合孩子的能力,他在記憶模型時說「太簡單了」,但真正搭時又忘掉了某個細節,我馬上給予輔助,再給他快速看一眼,他搭完後我把兩堆積木擺在一起,讓孩子自己去總結「哇,一樣的」,等孩子稍微熟悉這個遊戲規則後,老師可以讓孩子也噹噹老師,角色互換表演!

以下是對自閉症孩子進行ABA教學時精髓的分解課題、並給予輔助、及時強化的理論實踐總結:

一、 分解課題

課題是指孩子應該學會的一個能力,這樣說來,我們的孩子需要學習的課題成百上千,ABA強調把每個能力分成最小、最簡單的單元進行教學,這個過程就是「分解課題」。比如教認識顏色,從紅色開始教(先不教其它顏色),第一步應該是配對分類,讓孩子「把一樣顏色的放一起」,這就是剛才我說的學習規律的「感知」階段。說到這,可能有許多人要問「為什麼教顏色時不直接告訴孩子顏色的名稱,比如拿著紅氣球、紅杯子等叫『紅色』,而是先讓孩子去配對去分類呢?」因為在認知發展規律中,知覺算是最基礎的能力,如果人在視覺上都無法分辨並理解一個物體與其它物體的不同,又怎能理解更複雜的物體命名和功用呢?

接著討論「分解課題」之學習顏色的例子,第一步是配對分類,如果孩子能在有干擾物的情況下把紅色與紅色物體快速正確地放在一起,說明孩子已經感知到了紅色,注意:隨著教學的深入,老師的指令語已經從最初的「一樣顏色的放一起」變成了「紅色的放一起」,在孩子具備這個能力後,進行第二步訓練——理解,就是讓孩子「拿紅色給老師」,如果孩子能在有多個其它顏色物體的干擾物中間快速正確地拿一個至多個紅色物體出來,說明孩子已經具備了理解紅色的能力,就進行第三步的訓練,讓孩子表達紅色,比如老師問「它是什麼顏色的?」孩子回答「紅色」。

ABA強調無論教孩子什麼能力,比如物品認知、形狀、數學、說話、畫畫等,都要遵循這個分解課題、循序漸進的原理。

二、 給予輔助

自閉症兒童之所以學東西很慢,是因為情緒認知的問題,讓他們無法象正常兒童那樣順利地接受外界信息並輸出這些信息,他們很難通過觀察而自然地學習。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孩子一個新的課題時給予輔助,剛開始時可能是手把手的全部身體輔助,隨著孩子能力的不斷提高,逐漸減少輔助。這是ABA的一個主題原則。比如教孩子畫一棵大樹,一開始需要老師手把手地教他畫,然後不再手把手教、而是給他一個視覺提示,即大樹圖片讓他照著畫。再是老師先示範畫一棵大樹,收走,讓孩子自己去畫。最後是直接讓孩子畫一棵大樹。

做一個合格的特教老師,一定要掌握輔助的方法和技巧,不能輔助得太慢太晚而讓孩子失去學習的信心,也不要過多給予輔助而讓孩子產生了依賴心理。

三、 及時強化

在課堂上聽的最多的幾句話,就是「太棒了」、「做對了」「你真聰明」,這就是強化。強化的意思就是在孩子做出一個正確反應後,老師給予的反饋。在孩子反應後,及時給予強化會讓孩子願意配合,更願意繼續學習那些新的、好的行為和能力。

其實「強化」這個概念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在我在學校當老師時,系統學習過《教育心理學》,裡面就有一章專門講「強化」,在正常兒童的教育中,強化同樣是非常重要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小時候愛學哪門功課,主要是因為喜歡教那門課的老師,而為什麼喜歡那個老師,當然是那個老師對自己好總表揚自己了。

特殊孩子雖然在認知發育上存在多多少少的障礙,但愛聽表揚是全人類的共性。試想,如果一個孩子對你的要求有了正確反應,而你不強化他,他怎麼知道他的反應是正確不正確?如果他不確定這點,那怎麼還願意繼續跟隨你的教學呢?

分解課題、給予輔助和及時強化是ABA教學的內涵,了解這幾個基本概念後,我們來探討一下自閉症兒童認知訓練中有哪些課題可以去做呢?

按照兒童認知發育的規律,我把訓練步驟大概理一理

1、模仿:動作模仿、仿說、使用物件模仿,隨後進行聽指令的教學

2、視知覺:從配對和分類開始

3、搭積木(也可以和配對、分類同時進行):搭積木屬於使用物件的模仿,練習孩子的視覺空間、順序等。如果孩子搭積木不行,就要退回到動作模仿。

4、自己的認識(五官、名字等)、日常用品認知、水果蔬菜動物卡片認知、人物認知

5、功能性配對:比如了解牙刷和牙膏都是刷牙用的。

6、分類:先把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給歸歸類,再進行類別教學。

7、形狀(如果孩子對顏色敏感,也可以先教顏色)

8、顏色

9、對比性認知:大小、長短、粗細、高矮、厚薄等

10、方位詞:上下、里外、前後、左右、中間、旁邊

11、肯定與否定的教學

12、數的概念:唱數、任意起止數、點數報總數、按數取物、認識自然數、序數、量的多少、數的大小、數的分解與合成、加減運算、應用題

13、時間教學:鐘錶、一天的時間、星期幾、年月

14、所有課題的結合(泛化),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方法都是專家和老師根據多年實戰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個大致套路,並不表示孩子非要學會前一項、才能進行後一項的學習,有許多課題是可以穿插著同時進行的。而且孩子能學的課題絕不僅僅為上述十幾項,課題是無窮無盡的,只要老師和家長肯用心,就能從基本課題上演化出許多的課題,即縱向上可以不斷延伸。

認知訓練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除了用愛心牽引孩子外,家長和老師還需要掌握更多科學嚴謹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幫助到我們的孩子。給愛注入智慧,這份愛會更加有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