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四成40歲以上的中國人,血管里竟都長了「石塊」

時尚健康旅遊 發佈 2020-05-07T02:51:20+00:00

人體內的血管網絡廣闊而發達,好比先進的高速公路,血液就像裝載物品的貨車,永不停歇地向前馳騁。因此,那些大的年齡,吃得太好,人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不注重日常鍛鍊,血管斑塊比較容易成長。

人體內的血管網絡廣闊而發達,好比先進的高速公路,血液就像裝載物品的貨車,永不停歇地向前馳騁。但年久失修,這條高速公路將成為坎坷。大大小小的石塊凸起,不僅阻礙了行車的速度,嚴重者還可能搞得人仰馬翻。

血管  

這些石頭從何而來?有什麼樣的危險?如何預防?

「石」在臨床上也被稱為「斑塊」,是血液中一些形成的(脂肪顆粒)的聚集體。

比如大家熟悉的「頸動脈斑塊」 ——附著在頸動脈血管內壁的斑塊,就是我們是否存在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重要的風向標,而頸動脈也已成為我們目前探測全身動脈是否平坦暢通的窗口。

  斑塊從何而來?

  確切的說,人從青少年時期,血管里就已經開始醞釀斑塊了。只不過我們開始的時候無關痛癢,中年以後斑塊及斑塊帶來的健康影響才會越來越具有明顯。

無論我們吃不吃脂肪,經過人體新陳代謝,血液中一定有脂肪顆粒,從這個角度看斑塊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當然這些斑塊發展成長的速率和大小受很多重要因素分析影響,比如對於高齡、遺傳、肥胖、吸菸、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

因此,那些大的年齡,吃得太好,人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不注重日常鍛鍊,血管斑塊比較容易成長。

  斑塊人盡皆有嗎?

有調查顯示,我國年齡40歲以上的人群中,頸動脈斑塊的檢出率超過40.0%;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確診為腦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病例,頸動脈斑塊的檢出率接近80%;而6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一斑塊的幾乎沒有。

  由此可見,斑塊還是帶有很強的普遍性。 特別是生活條件的改善,高脂飲食的攝入,以及人們對健康檢查的重視,動脈斑塊的檢出率越來越高..

血管里的斑塊也有軟硬好壞之分!

  血管里的斑塊有軟硬之分,「硬斑」安全性相對高一些;「軟斑」危險性更高一些。

  「硬斑」已經鈣化變硬,所以我們不容易脫落和破裂,不過太大形成狹窄後,影響血液的正常流動;「軟斑」因為包膜太薄,所以容易破碎。一旦發生破裂,可引發一系列問題並形成相關血栓,嚴重者堵塞血管,造成影響急性心梗和腦中風等更嚴重的後果。

  總體而言,斑塊無論軟硬都是有害的。 斑塊體積增大會導致動脈直徑狹窄,血液循環受阻,腦供血不足..

  當狹窄≥50%,預示著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形成,需要積極的他汀治療以防止卒中;狹窄≥70%,就會對腦供血產生明顯影響,在積極的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可能還需介入或外科取栓治療。

  斑塊要治療嗎?

  為血管「祛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我們需要識別硬斑還是軟斑,並評估血管狹窄的程度。如果是不太嚴重的硬斑塊及狹窄相對溫和,一般不需要採取特殊的藥物來治療血壓,血脂,堅持控制好,以改善其生活的方式;

  如果確診是易損的軟斑塊,或者是硬斑塊狹窄程度>50%,就要努力「祛斑」:首屈一指的是「他汀藥」(如果能耐受,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要降到1.8mmol/L以下),必要時可採取介入手術治療。

  日常可以補充黃花 草油酸營養素類物質,為血管提供營養,軟化血管和改善血清脂質。

這類營養素除了清理疏通血管垃圾外,可降低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與植物甾醇相結合從根源上調理血脂,加強效果,有利於保護心腦血管健康,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血管長「斑」不是因為小事,也不是我們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因此斑塊也需要通過一個發展過程。 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缺乏運動、代謝綜合徵和過量飲酒等,都是「促進斑塊」的幫手,我們應該及早防範這些不利因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