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歷史重演:「媽媽,為什麼我要寫作業?我不想寫作業!」

牛媽彭小蹦 發佈 2020-05-07T04:38:39+00:00

所以,我們要搞清楚,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不是孩子真的不想成長,輕推孩子一把是有必要的。這件事情過去已經半個月了,孩子暫時還沒有大反覆,我可以確定, 反覆是必然的,沒關係,那就意味著,新的成長,又來了!

原創:牛媽彭小蹦

這個問題,孩子必問!

比如:「小明一天可以打三小時遊戲,為什麼我不可以?!」

「小樂一天到晚都不用學習,為什麼我要學習?!」

心情好時一般不會問。什麼時候會問呢?爭取權利時,退縮時,討價還價時。

所以,我們要搞清楚,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不是孩子真的不想成長,輕推孩子一把是有必要的。

每個孩子都希望成長, 但是他們會有畏難情緒,會偷懶,會希望付出最少得到更多。

這個時候,我們要堅定地提醒孩子,他是希望成長的!為了自己成長,學習、重複練習……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孩子是用全身上下,所有的感官系統在愛我們,他們每天都在用攝像機,搜集我們的表情,所以我們的一點點變化,孩子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溝通良好,孩子會直接說出來如果溝通不好,孩子就會繼續瞎猜。

不同孩子的敏感度,雖然有差異,但大部分孩子都能敏銳捕捉父母的情緒。

【牛媽心語】

這件事情過去已經半個月了,孩子暫時還沒有大反覆(小退一步是有的),我可以確定, 反覆是必然的,沒關係,那就意味著,新的成長,又來了!

但你要問我,這樣是不是對每個孩子都有用呢?孩子」做不到「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不一樣的。有啥不一樣呢?有些孩子認為,我踮個腳可以夠得著,那可能很容易被我們鼓勵一下,或者輕推一把,就去做了。但是如果孩子認為,面前的這個困難無比巨大,就比較難推動。比如,媽媽們常說的」孩子抄都不要抄!抄都抄不會「,在我們看來極其簡單的事情, 在孩子那可能無比困難。

一個正常的孩子,可能不會將困難無限放大,而一個極度自卑,沒有信心的孩子,就總是把困難無限放大。

我們看到,前面就20cm的台階,孩子看上去有一米高。當孩子站在一米高的台階前,他就會認為,無論如何也上不去,注意,他不是不想哦,而是覺得太難了,寧願被責罵,也不會去做。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幫孩子將一米高的台階,變成5個20cm,孩子就願意行動了。也可以給孩子搭個腳手架,孩子就願意去做了。

可能很多父母會說,道理我也懂,就是忍不住。

對比一下哥哥剛上學時,我心態的變化,最大就在於,我更加理解成長,知道成長是一個前進幾步退後一步的過程,所以我能接受孩子暫時倒退;我更加理解孩子的畏難情緒,是因為自控力不足,不夠自律,所以他是孩子,還需要學習和成長啊!第三、我更加懂得如何去鼓勵和幫助他們。當他們畏難時、逃避時、想放棄時,我知道,這是危機,但更清醒地知道,轉機也來了!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家校社共育專業理事、阿德勒心理指導師,出版育兒漫畫集《成長不慌張》,關注我,一起讓育兒更從容,讓媽媽更美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