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總結:關於孩子睡眠的31個問題,你都知道嗎?

崔玉濤育學園 發佈 2020-03-02T15:08:53+00:00

直播過程中,很多網友都遺憾自己的提問沒有被翻牌,那麼今天,小園子就把大家關於「孩子睡眠」的疑惑梳理一下,並統一作答吧!

2月28日,崔大夫育學園診所兒科醫生步小蹇大夫進行了一場以「走進孩子的睡眠世界」為主題的直播。直播過程中,很多網友都遺憾自己的提問沒有被翻牌,那麼今天,小園子就把大家關於「孩子睡眠」的疑惑梳理一下,並統一作答吧!

1.嬰幼兒睡眠的大概規律是怎樣的?

答:一般來說,成人的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約有90分鐘,其中包括淺睡眠階段和深睡眠階段。處於深睡眠時,人很難被喚醒。而淺睡眠時,人比較警覺,稍有外界干擾,可能就醒了。剛剛入睡時,人由淺睡眠進入深睡眠,淺睡眠時長占睡眠周期的15%~20%,而深睡眠時長,大約占睡眠周期的80%以上。對於小寶寶來說,他們的睡眠周期僅為45~60分鐘,剛入睡時,淺睡眠時長約占一個睡眠周期的50%左右,且深睡眠和淺睡眠的交替要比成年人更頻繁一些。因此,寶寶夜裡比大人睡得要「輕」許多,也更容易驚醒。

2.孩子夜裡排便排尿了,需要更換紙尿褲嗎?

答:如果確實有必要換紙尿褲的話,為了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建議在孩子處於深睡眠時,再給孩子更換紙尿褲。孩子處於深睡眠時,肌肉比較放鬆,呼吸比較平穩,很難被喚醒。而處於淺睡眠時,孩子往往出現翻身或變換睡眠姿勢的表現,這個時候就儘量不要給孩子換紙尿褲了,以免將孩子喚醒,影響睡眠。

3.枕禿是怎麼回事?

答:關於枕禿有一個很常見的誤區,很多家長認為枕禿是缺鈣的表現。其實枕禿和缺鈣毫無關係,它的原因主要是低齡寶寶仰臥較多,轉動腦袋的時候經常摩擦後腦勺,摩擦多了掉發較多,頭髮就長不好了。等到孩子大一些,仰臥時間減少,能做更多的活動了,枕禿就會慢慢消失。

4.嬰幼兒的睡眠姿勢哪種更好?

答:首先沒有哪一種睡眠姿勢更好。其次,在孩子不同年齡段,對於睡眠姿勢有不同的要求。

對於新生兒,建議睡眠時保持右側臥的姿勢,以免出現寶寶睡眠時溢奶,引發窒息的情況;對於小嬰兒來說,為了減少寶寶俯臥睡覺時出現窒息的風險,建議家長儘量讓寶寶保持仰臥的睡姿,尤其是對三個月內的寶寶來說,如果寶寶睡眠時,家長無法長時間看護,就一定要避免寶寶趴著睡覺。當然,隨著寶寶長大,能夠隨意翻身、變換睡姿時,對他的睡眠姿勢就沒有特別的要求了。

5.十五個月的寶寶,喜歡趴著睡,雙腿蜷曲,有問題嗎?

答:其實對這個月齡的寶寶來說,他已經能夠很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姿勢,因此不必過多干涉。而且趴著睡也並不會影響寶寶的心肺功能,作為家長應當更多地關注寶寶是否舒服,睡覺時有無其他異常情況,醒了後精力是否充沛,無需過多糾結在所謂的「標準」睡姿上。

6.孩子趴著睡覺會影響消化嗎?

答:不會,但消化不好的寶寶會更喜歡趴著睡。因為寶寶肚子不舒服的時候,趴著會讓腸胃更好受一些。

7.孩子睡覺老變換姿勢,蓋不住被子怎麼辦?

答:首先,孩子睡覺變換姿勢是正常情況。而孩子經常踢開被子,則有可能是穿蓋過多,這種情況要檢查孩子穿著是否合適。因為孩子代謝水平比較高,如果按照成人覺得不冷的標準,很可能就會穿多。具體的方法,可以摸孩子的後脖頸處,如果溫熱,就說明穿著合適,如果潮濕有汗,則證明穿蓋太厚。

8.孩子睡眠中,出現哪些情況算有問題?

答:第一,夜間哭鬧。出生4~6周後,小寶寶常常出現因為腸絞痛而夜間哭鬧的情況。一般表現為白天睡眠、活動及吃奶情況都比較好,只是排氣稍多,一到傍晚或夜間的某個固定的時間段,寶寶就開始哭鬧。如果用手摸寶寶的腹部,會發現他肚子較為脹硬。第二,睡覺不踏實。可能跟睡眠環境過熱有關,比如鋪蓋較多、穿著過厚等;另外,家長要檢查寶寶是否是脖頸或腦後有濕疹,導致他睡眠時因為皮膚瘙癢而翻身、晃頭。第三,落地醒。小寶寶落地醒,一般不是因為不舒服,而是習慣了由大人抱睡。

9.如何嬰幼兒緩解腸絞痛?

答:家長可以順時針方向輕揉寶寶的肚子,著力點在寶寶的左腹上,效果會更好;在有家長看護的情況下,讓寶寶多趴一趴;在餵養上,儘可能選擇純母乳餵養,可以減少對寶寶腸胃的刺激。另外,可以服用拜奧益生菌和西甲矽油,對緩解寶寶腸絞痛也有一定的幫助。

家長要意識到,腸絞痛可以說是小朋友在成長中的一個必經過程,隨著小朋友腸胃道功能逐漸完善之後,腸絞痛自然就消失了。家長無需過度擔心。

10.寶寶睡覺總是翻來覆去,但是不會醒,怎麼回事?

答:沒有醒,說明寶寶還處於自己的睡眠狀態中,不管是翻來覆去還是有其他小動作,都屬於寶寶睡眠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家長無需太過焦慮。

11.兩個月的寶寶,睡覺左右搖晃腦袋,睡不踏實,怎麼辦?

答:寶寶睡不踏實,首先看是否受一些外在因素影響,比如溫度是否太冷或是太熱,讓寶寶感覺不舒服;搖頭晃腦,看寶寶是否有濕疹,因為感到癢而頭部蹭來蹭去等。如果沒有以上原因,只是睡眠中短暫地出現這種現象,而沒有影響寶寶整體的睡眠時長或者寶寶白天的精神狀態,家長也不需太過擔心。

12.孩子抱著能睡,放下就醒,是腸絞痛嗎?

答:這個不能作為判斷是否為腸絞痛的標準,如果是孩子腸絞痛,不太可能因為家長抱著而完全不痛了,主要還是孩子睡眠習慣的問題。當孩子習慣了懷抱哄睡,自主入睡就變得更難了。另外,還有可能是家長在從抱睡到放下時,太過直接,孩子落差感明顯,家長可以慢慢過渡,比如從「邊走邊抱著睡」到「抱著睡」再到「坐著抱」或者「陪孩子一起躺著睡」,逐漸改變哄睡的方式,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習慣。

13.孩子不摟著就不入睡,怎麼辦?

答:孩子需要摟抱才能入睡,往往與家長前期給孩子養成的睡眠習慣有關。不過,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家長可能會覺得已有的睡眠習慣不再適合當前的情況了,這時可以嘗試引導孩子建立一個雙方都更容易接受且更舒服的「睡前程序」,比如在睡前為寶寶洗澡、塗潤膚霜,和寶寶一起躺在床上聊天、講故事並逐漸入睡。

14.寶寶睡眠「三要三不要」原則?

答:寶寶睡眠的「三要三不要」是指:第一,家長可以和寶寶在同一個房間睡覺,但不要和寶寶同床;第二,家長要讓寶寶獨自躺在小床上入睡,而不要過多干擾寶寶;第三,家長要在寶寶表現出困意時,就把寶寶放到床上,而不要在寶寶犯困時,摟著、拍著或晃著哄睡。

15.家長和寶寶一直同床睡,對寶寶有什麼影響?

答:很多媽媽為了方便餵母乳,都會和寶寶同睡,但這樣對寶寶來說未必是好事。首先,媽媽身體的代謝物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容易被寶寶再次吸入;其次,等寶寶大一些之後,媽媽再跟寶寶分床睡或者斷夜奶,這時候,寶寶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再改變難度是更大的。不如一開始,就讓寶寶睡自己的小床,可以放到媽媽床的旁邊,小月齡時,夜間餵奶媽媽可能會辛苦一些,但這些都是為之後斷夜奶、培養寶寶自主入睡建立良好的基礎。

16.建議寶寶什麼時候斷夜奶?

答:由於每個寶寶的睡眠情況各不相同,因此對於何時斷夜奶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點。比如,一部分寶寶在不滿2月齡時就已經能夠自然地不喝夜奶了,也有一些寶寶要到添加輔食之後才能逐漸地脫離對夜奶的依賴。不過,由於頻繁喝夜奶可能會對乳牙造成一定的傷害,如果在寶寶乳牙萌出後,仍有頻繁喝夜奶的情況,家長可以嘗試人為為寶寶斷夜奶。

17.孩子幾歲分床、分房睡比較好?

答:關於分床,建議從小朋友出生開始,就讓他睡自己的小床,與父母同屋不同床。而關於分房睡,建議6個月之內的小朋友,和家長一定不要分房,因為6月內的小朋友需要更仔細的看護;6個月到一歲之間,具體的分房睡時間可以根據家裡的情況,也可以跟兒科醫生諮詢一下,看孩子的情況而定,沒有特別嚴格的時間限制什麼時候該分房睡。

18.嬰幼兒一次睡多久算睡夠了?

答: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有不同的睡眠時間範圍。由於不同寶寶的個體差異,這個範圍相對比較寬泛。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睡眠時長,處於最短睡眠時長和最長睡眠時長範圍內,他的睡眠時長就是正常的。

其次,家長可以根據寶寶表現,判斷他睡得夠不夠、好不好。如果寶寶睡醒後,表情滿足、精神愉悅,白天活動的時候也較為活潑,吃喝都不受影響,就說明他的睡眠質量是不錯的。

19.一歲半的孩子,夜醒很難再入睡,怎麼接覺呢?

答:孩子夜醒是正常現象,家長無需為此過分擔心。可以先回想一下孩子的作息規律,有時小孩子睡得比較早,比如晚上七八點鐘就已經睡下,那麼到了凌晨兩三點鐘的時候,孩子其實已經睡了六七個小時了,這時候如果孩子有一些醒來的跡象,還是要少干預,儘可能讓他自主入睡。如果孩子一有點動靜,家長就忙著去哄,反而會讓孩子更加清醒。

20.寶寶睡覺頻繁夜醒,每次都得抱起來才行,怎麼回事?

答:這可能跟家長應對孩子夜醒的方式有關。一些家長在碰到孩子夜醒時,常會給孩子餵奶或抱著孩子哄,以便讓孩子再次入睡。但這些行為恰恰容易影響孩子睡眠安穩,因此,在確定孩子並非因為飢餓或不適而哭泣時,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媽媽可以嘗試不要急於哄孩子或餵孩子,請爸爸或其他人在床邊哄孩子。

21.寶寶每天早上4-5點就醒,然後就睡不踏實或者不睡了,怎麼辦?

答:一方面,如果寶寶晚間入睡時間非常早,比如寶寶在晚間5、6點已經入睡,那麼在早晨4、5點醒來是很正常的,這時寶寶已經睡夠了、睡醒了,並不代表睡眠出現了問題,也無需強迫寶寶再睡。另一方面,月齡較小的寶寶胃容量有限,經過6、7個小時的睡眠後可能會因為感到飢餓而醒來,或者出現睡不踏實的問題。這時,家長可以在自己睡覺前給寶寶多餵一次奶,寶寶後半夜不覺得餓了,自然就能睡更長時間了。還有,由於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有些孩子天生需要的睡眠就比較少,如果是這樣,家長只能尊重孩子天生的個體差異了。

22. 孩子睡覺時會大哭好幾次,吃了益生菌後好一點,是什麼原因?

答:孩子在睡眠時突然驚醒哭幾聲是正常的,如果孩子沒有明確的不舒服,白天精神狀態良好,吃喝玩耍都正常,那就不必擔心。感覺吃了益生菌之後好一點,不排除是心理作用。

23.寶寶晚上睡得好,白天睡得輕,睡不好,放下就醒,這樣正常嗎?

答:是正常的。說明寶寶整體睡眠充足,並且已經趨向於成人的睡眠習慣了,家長無需過於擔心。對於白天的小睡來說,夜晚的睡眠質量更重要,更加值得關注。

24.四歲的孩子,晚上還穿紙尿褲怎麼辦?需要叫醒把尿嗎?

答:一般來說,如果孩子能夠在晚上保持4-6小時不排尿,家長早上起床發現孩子紙尿褲基本是乾的的時候,就代表孩子已經可以在晚上脫掉紙尿褲睡覺了。在此基礎上,不建議家長刻意叫醒孩子把尿,大多數情況下,當孩子有了迫切的尿意,會自行醒來。另外,家長也要儘量避免在臨睡前讓孩子攝入過多的液體;在臨睡前可以提醒寶寶如廁,引導寶寶養成先排尿再上床睡覺的習慣。

25.孩子晚上睡覺時不願意脫紙尿褲,怎麼辦?幾歲可以脫紙尿褲睡覺嗎?

答:隨著寶寶生長發育,到兩三歲時,基本就具備了憋尿一段時間的能力,這也是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基礎。如果已經是超過兩三歲的寶寶,且每天早晨睡醒後紙尿褲是乾爽的,就可以嘗試晚上睡覺時幫他脫掉紙尿褲,觀察他是否會出現尿床的情況。如果持續一段時間,他一直沒有尿過床,那就說明他可以在晚上脫掉紙尿褲了。但如果寶寶實在不願意脫紙尿褲,也不必強求,隨著寶寶如廁能力的增強,自然就不願意再穿了。

26.三歲的寶寶,睡覺會磨牙,還會坐起來哭,是缺微量元素嗎?

答:夜間磨牙與微量元素缺乏沒有直接關係。磨牙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影響寶寶的牙齒和下頜的發育,家長不用過於擔心。相比來說,更需要關注的是寶寶夜間睡眠不安的問題。除了排查寶寶的鋪蓋、穿著和其他環境因素是否存在需要改善的問題以外,還需要排查寶寶是否存在腹部不適、睡覺憋氣或打鼾的問題。

27.四個月的寶寶不能自主入睡,只能奶睡,正常嗎?

答:寶寶何時能夠實現自主入睡,與家長的引導有很大關係。想要養成自主入睡的習慣,一定要尊重寶寶的睡眠需求。一方面,要讓寶寶有「困」的感覺,不要在寶寶不困的時候試圖通過奶睡、抱睡等方式強迫寶寶入睡;另一方面,在寶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活躍之後,當觀察到寶寶出現了打哈欠、揉眼睛、反應變慢等「困」的信號時,要為寶寶營造良好的入睡環境,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幫助寶寶安靜下來,更好地進入睡眠狀態。

28.怎麼培養孩子自主入睡?孩子多大應該開始自主入睡?

答:對孩子來說,培養自主入睡主要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建立晝夜節律,其次就是要排除睡眠干擾。具體的手段包括白天小睡時不要完全拉上窗簾遮光,晚上睡覺時儘可能排除電子設備和燈光的干擾。此外還可以通過多陪孩子玩、增加白天運動量、建立睡前儀式等方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29.家裡老人帶孩子總要抱著睡,我也管不了,應該怎麼辦?

答:首先要明確養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是父母,老人更多地是為父母提供幫助,即便父母都上班、孩子由老人來帶,養育的主體也始終都是父母。因此,家長們一定要負擔起與老人保持有效溝通的責任,在遇到分歧時,除了正面溝通,不妨採取些更為委婉的方式,比如和老人一起閱讀育兒科普文章、觀看直播;在帶寶寶進行體檢時,請老人陪同聽取醫生建議等等,都可以幫助老人了解科學的養育知識,使得家庭成員在養育問題上更容易達成共識。

30.孩子在幼兒園中午不願意睡午覺,怎麼調整?

答:建議家長用鼓勵的方式,讓寶寶感覺到能夠獨立午睡的榮譽感。比方說,可以跟寶寶說,「進入幼兒園,你就是大寶寶了,大寶寶除了比別的小朋友年齡大外,還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比方說,大寶寶可以自己穿衣服、自己睡午覺,等等。」

在鼓勵寶寶自己做事情的過程中,他能體驗到做成功事情的成就感和掌控感。這時候,如果家長持續不斷地正向鼓勵他的話,他就能做得越來越好,直至能獨立睡午覺了。

31.如何讓寶寶安睡整晚?

答:想要幫寶寶安睡整晚,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家長和寶寶的共同努力。大家可以在育學園App會員專區的「孕育學院」欄目中,點擊「寶寶安睡整晚」,完成系列課程的學習,獲得更為系統的睡眠指導 。

以上,就是小園子關於2月28日【走進孩子的睡眠世界】這場直播中,對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做的詳細解答啦。

如果還有任何關於孩子睡眠希望進一步了解的問題,歡迎留言,也許下一個被翻牌的就是你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