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次腸鏡,到底能管幾年平安?是17年還是5年?

胃腸病科普 發佈 2020-05-08T19:17:55+00:00

因為95%的大腸癌是由小息肉變壞的,所以,我們消化科醫生一般建議年過40歲,無論男女,無論有沒有症狀,都要做一次腸鏡,以便發現息肉並切除這個禍根。

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大腸癌的金標準。

因為95%的大腸癌是由小息肉變壞的,所以,我們消化科醫生一般建議年過40歲,無論男女,無論有沒有症狀,都要做一次腸鏡,以便發現息肉並切除這個禍根。

是不是做一次就萬事大吉了呢?或者說把息肉切掉就永遠沒事了麼?

真不是!

因為息肉就像野草一樣,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非常容易再長出來,所以,醫生還總是叮囑你要記得複查。

網絡上有的文章說做一次可以保你5-10年沒問題,有的甚至說17年都不用再做!

事實果真如此嗎?

不!

這要分情況!

第一個問題:為啥要40歲做第一次腸鏡?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約80%~95%的結直腸癌是由結直腸息肉演變而來,

一般經歷這個過程:

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變

這個過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發現並及時切除掉,以絕後患。

大多數的腸息肉在人三十幾歲就開始長了,到40歲左右就更多了,到了五、六十歲,超過1/3的人都有。

下圖是我根據我們科的數據統計的息肉檢出率:

結腸息肉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只有結腸鏡檢查才能發現。

大腸癌的高發年齡是50歲以後,所以我們想要發現早癌及癌前病變,就必須趕到它變壞之前,那就是40歲以前,甚至35歲以前,做腸鏡發現它!

第二個問題:一次腸鏡,到底能管多少年沒事?

在2019年世界物聯網大會—智慧健康發展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教授說:

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的話,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做一次腸鏡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你不會得結直腸癌。

2017年8月,英國多家機構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了一項隨訪時間近20年的研究,研究發現,檢查大腸可以讓受試者群體在隨後的17年內腸癌發病率降低近30%。

發表於《內科學年鑑》的一項大型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結腸鏡檢查能拯救生命。對比過去20年的篩查歷史發現,結腸鏡檢查與死亡率降低61%有關,其中右側結腸癌風險降低了46%,左側癌症降低了72%。

換句話說,5年做一次腸鏡,基本可以保你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為最低了。

這是因為,你如果沒有長東西,沒有其他異常,可以5-10年再做下一次;

如果有東西,切掉後,還要複查。,即使癌變了也是早癌,也能被發現,不會導致嚴重後果。

從這一點來講,一次腸鏡能保10年平安,並不為過。

如果你的腸道有問題了,那就要定期複查了!

第三個問題:如何定期複查?

臨床上通常根據結腸鏡病理檢查結果、切除完整性、腸道準備、健康狀況、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來決定複查時間;

對於低中風險息肉切除術後複查時間建議在1~3年內;

對有下列情況時建議短期在3~6月內複查一次腸鏡:

(1)腸道準備欠佳,影響檢查視野者;

(2)因各種原因上次未能完成全結腸檢查者;

(3)一次切除息肉總數超過10個者;

(5)大於1 cm的廣基息肉採用分片切除者;

(6)大於1 cm絨毛息肉伴重度異型增生;

(7)息肉已局部癌變未達黏膜下層或超過黏膜不層不願追加手術切除者。

同時,如果曾經有結腸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也應該加大複查頻度。

單發息肉切除、病理證明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腸鏡,連續2-3年檢查不復發,之後可以改為每5-10年查一次。

我把以上內容做了一個表格,您可以參考一下!

#健康科普排位賽##健康過五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