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開學 口罩咋買咋用?福州疾控中心重要提醒來了!家長請注意

海峽都市報 發佈 2020-05-08T22:55:55+00:00

一位家長一口氣買了5包,她說,一對兒女都在讀小學,快開學了,學校要求1人1天至少準備2個口罩,不多買些怕不夠用。

N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 建隆/漫畫


最近,中小學生陸續返校,

口罩又成了搶手貨。

記者走訪福州多家藥店,

發現兒童口罩走俏,甚至賣到缺貨。



那麼,兒童口罩和成人口罩有啥區別?

能給孩子用成人口罩嗎?

聽聽疾控專家的說法!


藥企已復工,無需囤太多

福州倉山區上三路、首山路附近有多所中小學,近日,沿街的多家藥店掛上了「口罩到貨」的醒目海報。記者走訪發現,成人醫用口罩較充足,兒童口罩較緊俏,一包10個賣28元。一位家長一口氣買了5包,她說,一對兒女都在讀小學,快開學了,學校要求1人1天至少準備2個口罩,不多買些怕不夠用。


上三路的一家藥店,兒童口罩已缺貨。店員說,具備生產兒童醫用口罩資質的廠家相對較少,貨源本來就少,最近快開學了,很多家長搶購兒童口罩,導致有點供不應求。其實,目前醫藥企業大多已復工,家長無需過度囤積口罩。


在電商平台上,記者搜索「兒童口罩」,發現貨源充足,月銷量最高的超過100萬個。一個一次性兒童口罩的價格從兩三元到數十元不等,但品牌繁多,有的標註「3D立體」,有的寫「多層隔離」,執行標準各不相同,不少家長蒙圈,不知如何選擇。


成人口罩,不能給兒童用

在走訪中,多位藥店的店員稱,兒童口罩跟成人口罩比,只是大小的問題,建議家長們買成人口罩、N95口罩,在耳帶處打結,再給小孩用。


鄭霄雁說,兒童口罩不是成人口罩的縮小版,不能用成人口罩簡單改造。


兒童臉形較小,與成人口罩的邊緣無法充分密合。同時,兒童心肺功能尚在發育,對口罩透氣性能要求更高,成人口罩材質的呼吸阻力大,尤其是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的通氣阻力大約在340帕左右,近日發布的《民用衛生口罩》團體標準,明確規定了兒童用口罩通氣阻力必須小於等於30帕。兒童長時間佩戴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不利於透氣,容易對呼吸系統造成傷害。


鄭霄雁建議,12歲以上的孩子可使用成人醫用口罩,但沒必要使用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低齡兒童應根據年齡、臉型,選擇大小適合的兒童口罩。



此外,不少兒童口罩除了藍色、白色、粉色等,還印上了卡通圖案。鄭霄雁說,雖然印花在外層,不直接接觸皮膚,但如果染色顏料達不到食品級標準,長時間佩戴,可能對孩子健康產生影響。另外,布口罩、棉紗口罩、海綿口罩起不到疫情防控的作用。


哪些場合可以摘口罩?

孩子開學了,對於如何戴口罩,不少家長有些困惑。


鄭霄雁說,目前,國外疫情居高不下,國內本地病例也偶有發生,我省外防輸入的壓力依然很大,加之無症狀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新冠肺炎疫情尚在防控,口罩仍須佩戴。


教室是一個聚集性非常強的場所,師生上課必須戴口罩。通風良好和人員密度低的場所,如在戶外、運動場,人員沒那麼多,人和人的間隔較大時,可不戴口罩。進行體育活動時需要大口呼吸,不需要戴口罩。



但是,學校環境不屬於高風險區域,兒童佩戴口罩主要起衛生作用,口罩建議一天一換。口罩變形、弄濕或弄髒時也要及時更換,建議家長每天準備至少2個口罩。


佩戴時,家長要引導孩子,分清口罩正反面,通常,顏色深的是正面,如果正反面是同一個顏色,則褶皺開口向下的是正面。建議家長在口罩的正面做一些小標記,比如貼個標籤、塗個小圓點等。戴口罩時,要用雙手緊壓鼻樑兩側的金屬條,再向下拉伸口罩,不留褶皺。戴框架眼鏡的學生建議先戴好口罩,再戴眼鏡。當然,除了戴口罩,學生還要勤洗手、勤通風,適度進行體育鍛鍊,加強營養,安排好作息。


兒童口罩技術規範


近日,我國發布首個專門針對兒童口罩的國家標準《兒童口罩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解決兒童口罩無標可依的問題。鄭霄雁說,家長最好到藥店購買兒童口罩,首選專業品牌。其次,要看過濾效果、通氣量等指標,通常,兒童口罩對粉塵、飛沫、氣溶膠等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0%,細菌過濾效率不低於95%,通氣阻力必須小於等於30帕。最後,根據孩子年齡、臉型選擇口罩,最好用耳掛式口罩帶,口罩帶不應有自由端,不應有可拆卸小部件等。


此外,5月不少高校即將開學,

鑒於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

福州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


開學前,同學們要高度自律,不參加聚會,不參加任何形式的聚集性活動,不到人群密集場所。


每日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和行蹤報告,並如實報告學校,確保開學前身體狀況良好。


乘坐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時,需全程佩戴口罩,儘快通過安檢通道;儘量避免直接接觸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


在校期間,自覺按照學校規定進行健康監測,每天適量運動,選擇空曠開放空間,進行室外運動。


返校後,不串門、不得進入其他宿舍樓棟,不得留宿非本宿舍人員。錯峰錯時就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鼓勵自備餐具。


統籌:郭郭 編輯:小爍

編輯:毋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