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中國公布一份研究報告,新冠疫苗已通過動物實驗

軍事評論 發佈 2020-05-08T03:46:46+00:00

去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首次出現,作為目前全球已知的首個疫情爆發國家,在沒有任何外界經驗可供參考的背景下,中國不惜全社會停擺近三個月,成功切斷了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途徑,並為全球抗疫,爭取了至少兩個月的反應時間。

去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首次出現,作為目前全球已知的首個疫情爆發國家,在沒有任何外界經驗可供參考的背景下,中國不惜全社會停擺近三個月,成功切斷了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途徑,並為全球抗疫,爭取了至少兩個月的反應時間。

現在國內本土新冠肺炎患者已經清零,社會基本恢復運作,在全球肺炎疫情高度肆虐的今天,中國更是成為了世界上首個成功控制疫情擴散的國家,並扮演全球抗擊疫情中「燈塔」的角色,不斷為疫情重災區輸送各類急需的醫療物資。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應放鬆對新冠病毒的警惕——大部分國家,當前新冠肺炎患者的數量仍舊在大幅度增長,境外輸入患者,已經成為了國內新增新冠肺炎患者中最主要的來源。

由於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因此不排除,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有著再次爆發的可能,同時考慮到新冠病毒已經變異、越來越適合在人類體內生存這一情況,因此不排除日後,新冠病毒和流感一樣,與人類長期並存。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研發疫苗,防範於未然,無疑是對抗病毒最有效的手段。早在三月份,國內首批志願者,就已經接種了新冠病毒的疫苗了,這其中,有部分志願者接種疫苗過後,存在低燒的狀況,這自然引發了,部分民眾對於新冠疫苗安全性的擔憂。

但本月6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正式發布了新冠病毒疫苗在動物實驗過程中的,各項研究成果報告,深度解讀了新冠病毒疫苗,對生物可能帶來的影響。

根據研究結論,在小鼠和靈長類動物身上,接種滅活新冠病毒之後,均產生了抗體,且在對實驗動物的主要器官進行病理學分析之後,確定動物實驗成功,這為新冠疫苗日後的大規模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這也是全球在研製新冠病毒疫苗的過程中,出具的首份動物實驗報告,其產生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表明我國的疫苗研發進度已經領先世界各國。

而這,也是中國多年以來,在生物工程技術上大力開發,所收穫的一份滿意答卷,使得中國擁有了,躋身世界生物安全領域第一梯隊,應該有的能力和聲望。同時,也進一步印證了發展生物工程的重要性,這將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影響著國內生物工程周邊產業的發展。

畢竟,生物科技領域的龍頭一直都是歐美國家,中國目前扮演的,還只是一個追趕者的角色。但即便我們取得了如此成就,伴隨著疫情發展,國外生物技術加速進步也將是必然趨勢,因此縮短與主流國家的技術差距,依舊是不小的難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