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vivo X50,穩了

數碼校園 發佈 2020-05-22T09:00:36+00:00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圖片社區,Flickr的年度數據報告往往能為我們揭示一些攝影行業的現狀。比如,近幾年的年度報告就透露:智慧型手機已經全面超越相機,成為當下最受用戶歡迎的拍攝工具。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圖片社區,Flickr的年度數據報告往往能為我們揭示一些攝影行業的現狀。比如,近幾年的年度報告就透露:智慧型手機已經全面超越相機,成為當下最受用戶歡迎的拍攝工具。因為每年上傳Flickr社區的照片,已經有接近70%的照片來源於智慧型手機,而傳統家用相機的比重已經不足10%。

事實上,哪怕沒有Flickr的明確數據,只要你走在街頭,舉起手機拍攝的熙攘人群就已經傳遞了這一真相——人們更愛舉起手機拍照,而不是笨重的相機。

無疑,這也驅使著智慧型手機廠商進一步挖掘智慧型手機成像的各種可能,vivo就是其中之一。在早年間,vivo Xshot系列將專業影像與智慧型手機結合,提供了高品質的靜態圖像;而去年的vivo X30 Pro通過極清雙主攝的設計,配合1300萬像素潛望式鏡頭,實現了60倍超級變焦,拉近了人與景的關係,也讓拍攝變得易如反掌。

現在,伴隨歷史車輪的滾動,vivo也再次推動了移動影像的進步。在5月21日下午舉行的 「微雲台大影像」線上技術溝通會上,vivo詳細為外界展示了vivo X50創新的雲台設計。引領無數創新的vivo,這一次,更「穩」了!

創新永不止步,影像革命到來

和傳統相機一樣,數字成像也是光的藝術,畫面通過光線進入鏡頭,捕捉到的信息傳遞到鏡頭背後的感光元件上,在用戶按下快門後,上千萬個感光二極體會將它們準確的轉化成數位訊號。隨後,相機內的數位訊號處理單元會將這些數字信息經過特定的模式組合,最終輸出成一張與現實環境相同的照片。

但在日常的拍攝中,要想得到一張清晰的照片卻沒有那麼容易,即便是在光線正常的環境下,只要手部出現的輕微抖動,往往都會讓畫面出現模糊;而在弱光環境下,情況則變得更為嚴重,為了拍出清晰銳利的圖片,普通用戶很可能需要拍攝2-3次才能成功。稍微了解攝影知識的用戶或許會知道,模糊的原因在於過慢的快門速度,此時若想要提高拍攝的成功率,則需要手機具備相應的防抖機制。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光學防抖就已經被廣泛運用在商業拍攝中了,而智慧型手機也不落人後,近幾年,電子防抖和光學防抖不斷現身於產品中,前者通過多幀合成、後期銳化等算法,消除相片的模糊,而後者大多通過陀螺儀、馬達等手段,以反向抖動的方式移動鏡頭模組,最終延長手機的安全快門時間,以提高出片率。

vivo X50的微雲台技術則可以看做是光學防抖機制的演進版,很顯然,在克服抖動方面,微雲台擁有比傳統光學防抖更具實力。vivo提供了一組數據說明了這一點,通常在沒有光學防抖的前提下,普通人能夠接受的安全快門是1/50秒,當快門時間超過這一數值,普通人的出片成功率會大大降低;而在傳統滾珠式光學防抖的加持下,安全快門時間可以到達1/8秒。也就是說,在光學防抖的加持下,手機出片的成功率能夠提升6.25倍。

而在微雲台的作用下,安全快門時間能夠再拉長一倍,即便是在1/4秒的快門時間下,普通用戶也能順利拍攝出清晰銳利的照片,因此,裝備有微雲台的vivo X50的防抖能力,是普通設備的12.5倍。

可別小看這幾百毫秒快門時間,事實上,對於成像品質和成像體驗而言,更長的曝光時間能帶來質的飛躍。在弱光環境下,真實的長曝光能夠讓CMOS感知到更多的畫面信息,從而更有利於設備得到明亮清晰的夜景照片,最終的成片效果是數字合成無法比擬的。另外,更長的安全快門時間也有利於提升用戶使用體驗,基於微雲台,任何人都無需養成「鐵手」,拍下清晰的照片也變得更容易了。

落實到設備中,微雲台對於vivo X50的弱光成像也的確有極大地正面作用。在基礎情況下,vivo X50的主攝相較X30 Pro提升39%;部分手持場景感光性能甚至提升高達220%,它們能夠帶來更豐富的暗部細節,也能進一步提升畫面品質。從vivo官方提供的樣張中,我們就能看到夜景成像的飛躍。

成像質量的提升,也與vivo X50微雲台先天的結構設計不無關係。傳統OIS光學防抖模組往往會加裝在手機鏡頭上,而鏡頭與CMOS相互獨立,因此在開啟防抖後,抖動的鏡頭往往會讓畫面邊緣出現難以避免的模糊和畫質損失。而vivo微雲台卻將傳感器與鏡頭做成了一體設計,當鏡頭進行抖動補正時,CMOS也會進行相同的運動,真正做到了100%的模組整體防抖,從而不會出現傳統OIS防抖的畫面損失。

也正是得益於整體模組抖動的特性,微雲台在啟動時也能獲得比傳統OIS光學防抖更大的防抖角度,3.2倍的抖動補償最終讓用戶更輕鬆的在弱光或是運動環境拍出清晰的圖片。

很顯然,在Vlog時代,微雲台的防抖也具有先天的優勢。vivo X50也針對運動拍攝的場景進行了細緻的優化。除去傳統常見的X軸轉動+Y軸轉動的防抖角度外,X50還結合了X軸平移+Y軸平移+Z軸旋轉的電子防抖算法,最終首次在手機中實現了5軸視頻防抖效果。

黑科技落地,vivo X50迎接更多挑戰

每一年的APEX概念機都為智慧型手機的未來形態指明了方向,從零界全面屏、屏下指紋識別到螢幕發聲,vivo不斷地將技術從實驗室里搬出來,並將它們落實到實際的終端里去,而vivo X50的微雲台技術也源自於此。在APEX 2020概念機亮相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vivo就敢於將微雲台下放到量產產品中,其中需要克服的難點可想而知。

我們知道,越來越輕薄的智慧型手機內部留給各類元器件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這也意味著廠商往往需要採用集成度更高的傳感器、晶片以及螢幕模組。然而光學成像卻很難為了輕薄而妥協,vivo產品經理韓伯嘯在微博透露,vivo X50的機身厚度僅有7.4xmm,而整機重量也只有170g左右,要在本就捉襟見肘的空間內塞下更大的傳感器、雲台結構和多攝模組,這本身就是一項艱難的挑戰。

事實上,微雲台本身就具有既複雜的精密結構,它由限位機構、雙滾珠懸架、鏡頭、音圈馬達、雙S型FPC排線、T-FPC、磁動力框架以及保護蓋構成;整體面積約為普通主攝平均占版面積的5倍、潛望式攝像頭的3.2倍,因此在此前,如何將它小型化、量產化地塞入智慧型手機,一直都是困擾手機廠商的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

而最終,這一點難點被vivo的工程師克服了!vivo X50的微雲台採用了一種全新的堆疊方案,通過異形結構磁動框架,在確保功能性的同時,徹底將雲台的體積做小。當然,這也給內部的電子走線、元器件設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知道,大量垂直水平放置的元器件需要異形排布,內部電路需要重新設計,框架體積也需要進一步壓縮。經過數千次調優嘗試,最終選擇內縮式結構,才有了現在穩定且平衡的內部電磁框架。

高集成化的設計也讓vivo X50的生產誤差來到了最嚴苛的頂點。僅在磁動框架內,材料公差就比行業普遍的±0.05mm提升了近一倍;為削減FPC給攝像頭模組防抖過程中的拉力,微雲台採用vivo史上最薄的「雙S型FPC」,厚度僅為0.07mm,相比行業普遍的0.1mm加工精度,工藝難度更大。

無疑,以創新為驅動力的vivo團隊,又創造了一項歷史新紀錄,在X50不到7.5mm後的機身內,微雲台不止創造了手機影像能力的新革命,同時也是智慧型手機結構設計的新模板。而這也再次凸顯了vivo在產業鏈創新上的硬實力,它再次突破了成本和工藝極限,讓複雜的實驗室技術,真正落實到消費者的身邊。

創新引發驚艷,X50凸顯vivo創新引領力

創新是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第一準則,而創新的基礎則源於積累和傳承。很顯然,在國內的品牌中,vivo的創新之路起步最早,也正是由於技術的不斷積累和提前投入,最終幫助它在當前低迷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取得了領先。

一直以來,vivo都將前瞻性的技術研發為己任,通過對消費者需求的深挖,最終驅動公司前進。在每一年的APEX概念機中,我們就能窺得其中的門道。比如,早在2018年2月的MWC上,vivo就通過初代APEX展現了自己對於未來全面屏手機發展方向的理解,它具備高98%的屏占比設計、升降式前置攝像頭、全螢幕發聲技術和屏下指紋識別,哪怕是放在三年後的今天來看,APEX打破常規的技術展現仍然具有前瞻性。

最難能可貴的是,vivo並沒有讓APEX成為束之高閣的實驗室玩具,其中的諸多創新思路最終都下放到了隨後登場的初代NEX中,並最終輻射到X系列以及S系列的後續產品。而此次vivo X50微雲台無疑又是一次成功的技術實踐,vivo再次將枯燥的實驗室技術真正運用到實際,最終讓普通消費者得到體驗的提升。

從初代APEX到APEX 2020,vivo正不斷的將自己對未來手機的理解實體化,而隨著6月1日vivo X50的正式發布,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科技與人文相結合的新影像旗艦將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也展現出vivo作為全球領先科技企業的創新引領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