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尋根!

山西畫報忻州記者站 發佈 2020-05-16T11:29:13+00:00

每個人大都能知道自己的父親、爺爺,但老爺爺以上的祖先就已是姓可知,名不可記了。因為我們土生土長在神池,酷愛歷史,熱愛故土,雖說不是史學專家,但也尋根問祖,有理有據。


山西畫報神池訊(記者 鄭志東)山西省神池縣在歷史上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神池人的祖先究竟起源於何時?千百年來,歲月交替,時空變幻,這塊土地上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情?生活過哪些民族的人?他們又何去何存?……談這些問題就和探究自己的祖先起源何時一樣深奧。每個人大都能知道自己的父親、爺爺,但老爺爺以上的祖先就已是姓可知,名不可記了。更不用說未曾謀面。當然,從客觀上說,這是人類自身壽命決定了其認知先祖的局限性。自己身於何時何地,能準確回答;要問三代以上的先先祖祖的名字和生地恐怕就沒幾個人能真實的作答了。筆者撰文尋根問祖,旨在溯源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引領大家熱愛家鄉。

和幾個熱愛歷史的神池人,探尋神池的過去,大家都有共識。這種共識是:美善神池、西羌要塞、大金重邗。因為我們土生土長在神池,酷愛歷史,熱愛故土,雖說不是史學專家,但也尋根問祖,有理有據。從老人們口裡得知,神池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例如宰相窪的宰相肉屍金頭、磨石山的金馬駒、烈堡牛窯、胡麻仙女苣勝子的懸空寺道場……神池在歷史上也留下許多撲朔迷離的傳說:僻如尉遲恭扳板井、穆桂英駐軍達木河、九尼姑為民除害、潘仁美疑墓五連山、九仁村關帝廟、窯子上村千年石猴現世、顯聖寺蓮花顯靈、大磨溝唐僧大雲寺、史家莊村遼代石碑上的記載、北魏權臣爾朱榮身世之迷……以及其它許許多多的歷史未解之迷。有些你可以不信,但有些你不能不信。

美善神池

先說「美善神池」。就要牽扯到一部著作《說文解字》。《說文解字》為東漢文學家許慎所著。他在著述中對「美"字解譯是:「羊大為美,恭順為善。」對「善"字解釋是:「善",上面為羊,兩點代表羊的兩隻恭順的眼睛;下面為口字,就是說羊咩咩叫,解釋是:「恭順為善。」

商榷「美善神池"。筆者的觀點是:依據歷史上神池就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史實,結合神池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神池人善良淳樸的民風,筆者曾做詩一首:「黃塵迎春歸,綠草盛夏來,藍天仲秋至,白羊入冬肥。"神池,黃、綠、藍、白色彩很美麗;神池人喜肉好酒,習憨性善好遇事,為人處事很是痛快。就此因素,說其「美善神池"倒也十分貼切。


西羌要塞

又談「西羌要塞"。詩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裡的「羌",正是本文要說的「西羌"。「西羌要塞"是筆者和文友共同認定的史實。史書說,西羌是東漢後期對北方少數遊牧民族的稱呼,西羌人主要活動在山西、陝西一帶。西羌在北宋的時候稱突厥;在唐代叫吐蕃;在殷商時期漢人勢力強大,捉住西羌人就祭祀祖先。殷商時期的名人後稽,其母親叫姜媛,就是西羌人。著少數民族男人稱呼為羌,女人稱呼為姜。

有考古的學者曾和我們一道去神池縣虎鼻鄉山口村看過一處遺存的史跡:在虎鼻鄉上、下山口村之間有一道溝。此溝仔細看絕非自然形成,多有人為痕跡。此溝應是古代的一處護城壕。睹物尋史,學者說,神池山口有明顯的「西羌"歷史痕跡。印證是過去的護城壕,在護城壕的東面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而在護城壕的西面全是有一房高度的十餘個墳土堆(即西羌人墓穴)。因為西羌人歷史上不斷受到漢人的侵略和襲擾,為了護土保疆,西羌人把墓穴建到城壕邊上,其用意在於死也要守疆保土,抵禦漢人侵略。後來,因為漢人勢力強大,西羌人不得已全部敗退到如今的青海和西藏。

學者告訴我們,從歷史的淵源講,如果今天在神池虎鼻、長畛一帶,只要有姜姓的必然是西羌人的後裔。

稱神池為「西羌要塞"。我們的理論根據和實物依據就是,虎鼻鄉上、下山口之間護城壕和十餘個墳土堆(即西羌人墓穴)。

大金重邗


再言「大金重邗"。金,意指金朝金人。「邗"(讀作hán)的本意,指重要的防禦地帶。大金重邗,顧名思義,就是說金朝金人重要的防禦地帶。翻閱史書,神池,朔州樊王寺、馬邑這一片土地在古代是金人統治管轄的地帶。我們依據的物證是:神池縣虎鼻鄉紅山寺村放羊人丁平曾在村裡的土坡上挖到一尊小的金代佛像。無獨有偶,村民說村裡曾有一處金代寺院。如果說一尊金代佛像和一座金代寺廟還不足以物證神池古代曾屬於金人統治史實的話,那麼神池人歷來叫父親、爸爸,稱「韃韃"的說法更加佐證了神池人生活的神池就是金人所轄的史實。因為金人(韃子),稱父親為「韃韃"。

神池,域名肇始於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因縣城西北「有水一泓,出無源,去無跡,旱不涸,雨不盈,魚藻胥不生,湛然清澈,若有神焉」而得名。縣境位於山西省西北部,縣域廣45千米,袤53千米,面積1470.75平方千米。現人口10.6萬人。明正統十三年(1448)置神池口巡檢司,成化十五年(1479)築堡為神池堡,清順治二年(1645)改為神池營,雍正三年(1725)設神池縣,為寧武府府屬四縣之一。其東鄰寧朔,西扼陝蒙,南屏管涔,北俯雲朔。古為邊塞名堡,今以文明著稱。古居三關之中,洵東西往來之鎖鑰。自古兵家爭據屯墾,歷來胡漢拉鋸雜居,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融發展,就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結合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神池道情和神池踢硬架子秧歌之鄉;是一門忠烈楊家將馳騁的疆場,是遼金宰相虞仲文、元代高僧海雲國師故里;更是萬民青年參軍參戰、七百兒郎血灑疆場的紅色革命老區。

歷史終歸是歷史。我們今天的主觀想法必須依附曾經逝去的客觀歷史來放言,不能瞎說。歷史上與神池接壤的寧武屬漢人居住地,寧武就是金人和漢人打交界的地方。「重邗",就是以神池為界,金人和漢人打仗的地方,「邗"就是金人重要的軍事防禦地帶。說神池為「大金重邗",筆者的理由是:其一神池出土過金代佛像;其二神池曾有金代寺廟;其三神池的傳統生活中稱父親為「韃韃「。

尋根美善神池,又談西羌要塞,再說大金重邗。筆者學養積澱不算深厚,人文思想不算成熟,歷史知識不算滿膛。但種種現象融匯貫穿,致使筆者管中窺豹生出諸多浮想。尋根文化是要文化人來探尋的,時下在物慾橫流的大環境中、多數人對經濟的關懷分外熱情、挖掘文化之類的虛事是沒有多少人感興趣和執意關注的。自己捫心自問,挖掘地方文化的底氣來自我對故鄉的熱愛和遺失歷史的招喚。

褪盡滄桑,一夢千年。神池是我的生活之地、衣食工作之處、共存共榮之所。吃神池的飯、做神池的事、研究神池的歷史文化,也是神池人創造文化、探索文化、傳承文化的精神所在。神池人的祖先,可能既有漢人的基因,更是金人和西羌人的混血。因為在漫長的神池歷史長河中,在千餘年的時空更替穿越中,神池這個地方,曾是金人、西羌人、漢人混居生活之地和遊牧生產之所。環境決定意識,時間抹平了民族間的仇恨。天長日久,這些雜居的人群必然會有感情糾葛,通婚在所難免,生出的子女肯定不是純粹的漢人,也非純粹的金人和西羌人,一些人混血可能就是不爭的事實。

凡是過往,皆是序章。已逝歲月,都成滄桑。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今天我們雖不能一睹金人的容顏,也不能聽到西羌人的聲音,但是遺存在神池鄉野的歷史還在告訴我們過去,傳遞已逝的信息。今天會是明天的歷史。張望歷史審視現實,我們也要給後人留點痕跡吧,或是一篇流傳千古的精神美文,或是三晉羔羊第一縣、雜糧生產基地縣、胡油月餅之鄉、晉西北旅遊勝地等等厚實的物質財富吧。



尋古思今,正是文人憂國憂民的情懷。無論清晨初陽,還是日暮夕照,都是重新啟程的希望,各族不同膚色的人,儘管文化各異,但總是努力迎著光亮前行,跋涉走向未來卻是共同一致的。

人們在書寫著歷史,歷史也在紀錄著人們。


山西畫報忻州記者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