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梢猛虎——德法聯合研製「虎」式武裝直升機

軍情堡 發佈 2020-04-27T07:32:37+00:00

「虎」式武裝直升機剖視圖之前美蘇等國的專用武裝直升機研製歷程證明,一型武裝直升機研製的成功與否,動力是否強勁占了關鍵因素,作為該機的動力源泉,兩台MTU-透博梅卡-羅爾斯·羅伊斯合資研製的MTR-390型渦輪軸發動機被安裝在具有防護的發動機艙中。該發動機全長1.08米,直徑0.6

樹梢猛虎——德法聯合研製「虎」式武裝直升機

對鋼鐵洪流的反擊

20世紀70年代,伴隨著美國在越南戰爭的失敗,國際局勢逐步轉向蘇攻美守的態勢,在中歐地區情況更為明顯,作為蘇軍最精銳突擊力量的西部集群兵強馬壯,隨時準備在一觸即發的戰爭中衝破鐵幕直達大西洋沿岸。

「西方-81」軍事演習使得德法等國對蘇軍鋼鐵洪流的恐懼達到了頂峰

面對這樣的形勢,居於守勢的聯邦德國陸軍和法國陸軍除了加緊研發新一代主戰坦克(豹-2系列和「勒克萊爾」系列)之外,對之前已經在越南戰爭中初露鋒芒的武裝直升機也青睞有加,希望通過「以空制地」的方法在戰時起到阻止甚至消滅蘇軍裝甲部隊的作用。通過對Bo-105和「小羚羊」在內的一系列輕型直升機進行改裝,雙方的陸軍航空兵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一支直升機反裝甲力量,並且通過一系列實戰演習摸索出了直升機反裝甲作戰的戰術。然而,這些「半路出家」的武裝直升機航程短、載彈量低、防護性能弱,在面對蘇軍野戰防空武器時的生存性非常可疑。

Bo-105武裝直升機,掛載能力相對有限

「小羚羊」武裝直升機,可見其發動機等關鍵部位缺乏防護

以ZSU-23-4為代表的蘇軍野戰防空火力將在戰時打擊一切低空目標,而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各型武裝直升機

面對共同的對手,需求相近的德法兩國又一次在新型武裝直升機的研製上展開合作。1984年,聯邦德國政府與法國政府決定共同推進新型武裝直升機的研製,聯邦德國方面由梅塞施密特·波爾克·布羅姆公司作為研發主力,法國方面則由法國法國航宇工業公司(Aérospatiale)主導,雙方共同為新直升機賦予了一個富有威勢的名字「虎」(德語:tiger,法語:tigre)。然而雙方的合作進展的確並不算順利,由於預算不斷攀升,僅僅在2年後的1986年項目就亮起紅燈,當時聯邦德國國防軍內部曾有直接購買美制AH-64系列武裝直升機的呼聲,認為該型號不僅性能先進技術成熟,而且在價格上也較研製中的新機型更有優勢。雪上加霜的是,當年4月時任法國國防部長的安德烈·吉羅(André Giraud)發表聲明指出,雙方合作所要付出的總支出要高於兩國單幹,並且預計計劃完成時間將超過預期時間表,同時在之後的7月出台的一份報告里也顯示,當下的發展方向已經距離德法兩國軍隊的需求和偏好出現偏差。

為了保住項目,參與研製的德法技術人員對計劃中諸如承包商採購中的資金風險等進行了重新規劃,並且做出了不少調整,新直升機中包括航電和探測設備在內的電子設備由湯姆遜CSF公司統一研發生產。經過一番努力,項目終於在1987年11月重新進入正軌,並且經過2年時間使得整個項目的組織架構得到了重新調整,例如在1989年5月增設了一個德法聯合辦公室作為整個項目的執行機構。對「虎」式的定位也在不斷修正,其中德國人堅持將反裝甲目標能力列為整機作戰能力發展的重點,而法國則根據其實際需要加入了為運輸直升機護航的要求。

到了1989年11月,德法雙方簽訂協議,對整個研發生產過程提供資金擔保,並且確保在德法兩國都至少建立起一條生產線,初期將製造5架原型機,其中3架為無武裝的飛行測試平台,剩餘兩架將分別作為德國版的反坦克型和法國版的護航型。在此之後「虎」式的研製過程就順當了許多,到了1991年4月27日,第一架原型機進行了約30分鐘的首飛。

一架塗有法國陸軍機徽的「虎」式原型機

參加2000年柏林航展的德國「虎」式原型機

然而,就在計劃即將按預定時間表穩步推進時,蘇聯乃至整個蘇東陣營經歷了一場劇變,在蘇聯解體後,曾經是德法兩國地面部隊夢魘般存在的蘇軍西部集群幾乎在一夜間灰飛煙滅,安全形勢的迅速好轉帶來的結果自然就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一系列曾經急需的新武器的研發裝備失去了緊迫性,這其中就包括了「虎」式。到了1992年,德國國防部出於削減國防預算開支的需要幾乎險些不再繼續對「虎」式項目撥款,不過考慮到該機性能優異,德國人最終還是決定繼續與法國合作,只不過出於多用途提高性價比的考慮,除了繼續充當一個良好的空中反坦克平台外,「虎」還被賦予了戰場武裝偵察、對地支援和護航等任務。期間伴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虎」式整機與原定裝機的一系列子系統和武器裝備的技戰術性能已經落後,為此德法兩國在1996年12月達成協議,繼續推進整個項目發展,並且為其研製包括新一代飛彈在內的各型武器。

考慮到冷戰後歐洲各國紛紛縮小軍隊規模,原有的訂貨數量被大幅削減,為了擴大銷路德法兩國積極為「虎」式項目尋找其他投資方,他們首先把目光投向了近鄰的英國和荷蘭,不過在一番討價還價後都沒能達成協議,之後急需武裝直升機的土耳其對項目產生了濃厚興趣,並且提出了145架的潛在意向。就在三國合作即將落槌的當口,德法兩國政府與土耳其政府就土耳其入歐和庫德人等問題產生了齟齬,政治寒風吹滅了軍事合作的熱情,土耳其之後選擇了與義大利合作。

拖拖踏踏到了1999年6月18日,德法兩國終於公開了初始採購意向,雙方將耗資3.3億歐元購買160架「虎」式(其中德法兩國各採購80架)。到了2002年3月22日,首架生產型「虎」式在位於多瑙沃斯(Donauwörth)的歐洲直升機公司工廠(原梅塞施密特·波爾克·布羅姆公司所屬)出場,當天舉行了盛大了出場儀式。之後隨著整個流水線生產從2003年起全面鋪開,法國陸軍於2005年3月18日接收了第一架生產型「虎」,而德國陸軍則在之後的4月6日開始接收。截止到2008年,整個「虎」式項目總計耗費73億歐元,而到了2012年,各個參與國和裝備國(除德法外還有澳大利亞和西班牙)在「虎」式的研發和採購上的總支出更是達到了145億歐元。

從內而外的兇猛

作為目前歐洲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虎」式無論在總體設計還是在各個子系統方面都體現出了歐洲乃至世界航空業的最高水平,並且成為了其他國家發展類似定位武裝直升機時的重要參考。

「虎」式定位為中型武裝直升機,機體全長14.08米,旋翼直徑13米,機體空重306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6000千克。該機機體堅固,並且在一些關鍵部位加強防護以提高抗打擊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機設計於冷戰時期,因此機體具有三防設計,可以在核生化武器使用後的環境下作戰。同時該機還考慮了海上作戰的需求,機體進行了防腐蝕處理,可以被搭載在護衛艦、兩棲攻擊艦等艦艇甲板上使用,執行登陸火力壓制和打擊敵方小型艦艇等任務。

「虎」式武裝直升機剖視圖

之前美蘇等國的專用武裝直升機研製歷程證明,一型武裝直升機研製的成功與否,動力是否強勁占了關鍵因素,作為該機的動力源泉,兩台MTU-透博梅卡-羅爾斯·羅伊斯合資研製的MTR-390型渦輪軸發動機被安裝在具有防護的發動機艙中。該發動機全長1.08米,直徑0.68米,全重169千克,最大功率1465軸馬力,並且引入了全權限數字式發動機控制(full authority digital electronics control,FADEC),整體達到了與同時期美制T-700系列渦輪軸發動機早期型的水平。在其驅動下,該機在掛載武器彈藥時最大速度可達290千米/時,無武裝最大速度可達315千米/時,作戰航程800千米,而在掛載副油箱後的最大航程可達1300千米。

安裝在「虎」式機艙內的一台MTR-390

有了強勁動力,「虎」式掛載能力自然有了保證,可以使用各種北約制式空對地武器。雖然德法兩國都將該機主要視為一種反坦克武器,但是考慮到各國的獨特國情,不同國家裝備的不同型號在武器配置的側重點上也有所不同。由於德國人認為航炮射程較近,在反坦克作戰中的作用不大,因此並沒有配置相應武器,而法國人考慮到各種支援任務和在西非等原法屬殖民地作戰執行反游擊戰的需要,依然為其保留了航炮,1門法制30毫米GIAT 30M 781型航炮被安裝在機鼻處的THL-30炮塔內,備彈量450發。該型航炮發射30×113毫米炮彈,與舊式「阿登」航炮通用彈藥,而法制「陣風」系列戰鬥機所使用的791改型航炮則發射威力更大的30×150毫米炮彈。除此之外,該機還可以在兩側短翼掛載包括航炮吊艙、火箭發射巢、反坦克飛彈和空空飛彈在內的一系列武器。根據裝備國家不同,所選用的武器搭配也有變化,例如,德國為本國裝備的「虎」式選用的反坦克飛彈為「霍特」3和「遠程崔格特」(TRIGAT-LR),而法國和澳大利亞則選用美制AGM-114「地獄火」(Hellfire)系列,至於西班牙使用的則是以色列研製的「增程型長釘」(Spike-LR)。另外,由於法國型除了反坦克外還強調有伴隨護航作用,因此經常在外側掛點掛載雙聯裝「西北風」系列空對空飛彈,而相比較而言德國等其他國家雖然也為本國型號配備了「毒刺」作為空對空飛彈,但是掛載頻率並不高。

THL-30炮塔特寫

正在為裝彈準備彈藥的法軍地勤

正在使用GIAT 30開火的一架「虎」式武裝直升機

兩側短翼均掛載雙聯裝「西北風」空對空飛彈的一架法國陸軍「虎」式武裝直升機

裝備了各種先進武器並不能完全保證戰鬥力的發揮,還依賴於機組成員的發揮,為此「虎」式為機組成員提供了充分發揮訓練水平的平台。該機全面引入了「玻璃座艙」概念,串聯布置的雙人座艙分別安排了居前的飛行員座位和居後上方的武器操作員座位。考慮到在實戰中可能出現其中一人傷亡的情況,因此二人中任何一人都可以完成最基本的飛行操作和武器使用。同時「虎」式還部分引入了雙手不離杆(Hands On Throttle-And-Stick,HOTAS)概念,飛行員在完成飛行操作的同時還可以控制機上的電子對抗系統和通訊系統,並且完成各種飛彈的發射控制。此外,該機系統更加先進,雖然對機組成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熟悉系統後所獲得的作戰自主性和操縱愉悅度則是舊式直升機所無可比擬的,正如「虎」式首席試飛員安德魯·維爾納(Andrew Warner)所言,「虎」式是他「飛過操作最簡單的飛行器」。

一架法國陸軍「虎」式飛行員座艙特寫

此外,「虎」的航電設備非常先進,相比起同時期的先進固定翼攻擊機絲毫不落下風。該機航電設備基於北約軍標的MIL 1553總線架構,主幹為歐洲網格化(EUROGRID)戰場管理和地圖顯示系統,整個系統集成了通信系統(包括高頻、超高頻、短波無線電通信以及衛星通信等)、數據鏈系統、高權限數字式自動駕駛儀等,兩台任務計算機用於控制武器、探測系統和目標瞄準等操作,而導航系統則集成了全球定位系統、雙余度慣性導航系統、都卜勒導航雷達、大氣數據單元、無線電高度表以及分布式空速傳感器等。而為了讓機組成員獲得更好的戰場感知能力,除了雙人座艙均採用「一平二下」布局布置外,還引入了法國泰利斯(Thales)公司研製的TopOwl系列頭盔顯示器(Helmet-mounted Display,HMD)。該型號不僅被用於直升機,還被用於包括運輸機在內的一系列固定翼飛機使用。通過頭盔顯示器,前艙飛行員可以獲取各種飛行數據信息,並且在夜間及其他不良氣象條件下獲取來自夜視儀和其他探測設備的圖像信息,以實現全天候作戰的目的,而後艙武器操作員則可以獲取目標方位等參數信息,並且控制航炮瞄準射擊和其他機載武器的鎖定開火等操作。

航展上在「虎」式機艙中進行使用演示的泰利斯TopOwl系列頭盔顯示器

雖然在Bo-105和BK-117的研製階段都曾考慮過安裝光電桅杆,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成功,不過之前的研究成果最終在「虎」式上結出了碩果。在德國型上這具安裝在旋翼槳軸頂端的光電桅杆集成了電視攝像機、熱成像儀、雷射測距/跟蹤/指示器和多功能穩像式陀螺儀等,最大作用距離可達18千米,除了進行目標觀察和跟蹤並且為武器計算機提供目標諸元外,還可以作為被動探測系統以最大限度發揮「遠程崔格特」的作戰效能。而法國型雖然沒有安裝這具光電桅杆,但也在機艙頂部安裝了光電探測設備。除此之外,在機鼻處的前視紅外探測系統也可以為飛行員提供全天候目標信息。

一具安裝在德國陸軍「虎」式武裝直升機光電桅杆特寫

雖然「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但是作為敵方野戰防空系統和各種地面防空火力的重點目標,如何防護也是「虎」式在設計時的一大要點。在20世紀80年代「隱身」概念已經開始在西方航空界流行,「虎」式從一開始就考慮了雷達、紅外線和聲學隱身的需要。該機號稱歐洲第一款「全複合材料」直升機,機體80%的部分由碳纖維材料構成,並且還加強有凱夫拉縴維,減少雷達反射面積,不僅最大限度降低了雷達反射面積,還提高了機體強度,機體其餘部分11%為鋁還有6%為鈦,旋翼則完全由碳纖維材料製成,可以防禦鳥撞和彈片。再加上在一系列關鍵部位增設了可以抵擋23毫米炮彈的裝甲防護,可以說真正把機體製成了飛行「坦克」。此外,為了防禦雷擊和電磁脈衝攻擊,該機在機體結構中還嵌入了銅絲網格。即使在一些關鍵部位被命中,機體預留的冗餘也足以支持機組成員完成迫降,例如,減速器可以在缺乏潤滑油的情況下工作60分鐘,安裝在機體和兩側短翼內的自封油箱則可以避免殉爆,而粗壯的起落架則可以在機體接地的一瞬間提供足夠緩衝。除了這些硬對抗措施,該機還配備了完善的電子對抗系統,其核心是一套AN/AAR-60型飛彈來襲預警系統,通過分布在機身的紅外/紫外線告警系統可以及時對來襲的防空飛彈等目標進行告警,同時釋放熱焰彈/箔條等進行干擾。

一架正在釋放熱焰彈的「虎」式武裝直升機

型號一覽

由於參與研發「虎」式的德法兩國和之後引進「虎」式的其他用戶對該機性能有不同要求,因此在研發過程中衍生出多個改進型號和子型號,這些機型從整體上看大同小異,在細部上則各有特點。

(1)「虎」UHT型

德國陸軍裝備型號,被稱為「支援型虎」(德語名稱:Unterstützungshubschrauber Tiger,UHT),該機與其他型號最大的不同就是安裝了頂部光電桅杆而沒有機鼻炮塔,不過該機也可以通過額外掛載的12.7毫米航空機槍吊艙以實現類似功能。

與「遠程崔格特」一同展示的德國陸軍「虎」式武裝直升機,注意其旋翼槳軸頂端的光電桅杆以及機鼻處並沒有安裝炮塔

(2)「虎」HAP型

法國陸軍裝備型號,被稱為「支援和護航型直升機」(法語:Hélicoptère d'Appui Protection,HAP)或者「多用途戰鬥直升機」(法語:élicoptère de Combat Polyvalent,HCP),除了增加航炮炮塔和取消光電桅杆之外,其餘與UHT型大致相同,主要用於空戰和對地支援,單機售價2740萬歐元(2013年幣值)。

停放在機庫中的一架法國陸軍「虎」HAP型

(3)「虎」HAD型

法國陸軍和西班牙陸軍裝備型號,在法國被稱為「支援和摧毀型直升機」(法語:Hélicoptère d'Appui Destruction,HAD),在西班牙亦有同名(西班牙語:Helicoptero de Apoyo y Destrucción,HAD)。與HAP型相比,該機強化了在高強度戰鬥下的適應能力,應西班牙陸軍要求機體防護得到加強,通信系統加裝了上下行衛星天線,為適應增重後的機體,發動機換裝為更加強大的MTR-390-E型,在極限狀態下可以達到1774軸馬力功率。相比HAP型成本有所上漲,單機售價3610萬歐元(2013年幣值)。

一架飛行中的西班牙陸軍「虎」HAD型

(4)「虎」ARH型

澳大利亞陸軍裝備型號,被稱為「武裝偵察直升機」(英語:Armed Reconnaissance Helicopter,ARH),用於取代原有的OH-58「基奧瓦勇士」(Kiowas)和UH-1「炮艇機」等各型直升機,作為HAP型的改進型,該型號採用改進型MTR-390系列發動機,並且升級了雷射指示器用於導引「地獄火」系列反坦克飛彈。另外該機也並沒有採用法制68毫米火箭發射巢,而是採用了和UHT型相同的70毫米火箭發射巢。

在航展上展出的澳大利亞陸軍裝備的一架「虎」ARH型

裝備國家

在「虎」式研製成功後,德法兩國除自用外還積極為其尋求海外用戶,先後成功贏得了澳大利亞和西班牙兩國的訂單,目前「虎」式在各國的總裝備量達到了135架,並且依然有繼續外銷的潛力。

(1)德國

根據一份德國政府與歐洲直升機公司在2013年3月達成的協議,目前已經有57架列裝德國陸軍。根據安排,這些直升機目前全部裝備了德國陸軍航空兵武裝直升機第36團「卡塞爾」,該部也是在第26團被撤編後目前德國陸軍唯一的一個「虎」式團。

在機場跑道整齊排列的德國陸軍「虎」式機隊

根據早期計劃,該部將有兩個16架滿編的「虎」式中隊和1個保留裝備Bo-105VBH的聯絡單位,不過在2009年《明鏡周刊》爆出猛料,聲稱德軍的「虎」式存在質量瑕疵,因此只能滿足訓練要求。針對這一問題,德軍於2010年暫緩接收「虎」式,而歐洲直升機公司則聲稱這些瑕疵主要是由「布線原因」引起,並且將在不久之後將「修復的直升機」交付德國陸軍。

從2011年4月開始第36團接收首批批量生產型「虎」。不過就在2年後的2013年3月4日就有一架「虎」在執行訓練任務的過程中墜毀於埃塔爾(Ettal),機體全毀不過機組成員全部倖存。

到了2013年12月17日,原有的德國陸軍第1空中機動旅被撤編,第36團與裝備運輸直升機的第10團和裝備NH-90通用直升機的第30團進行重組,在2014年1月1日成立了新的快速反應師(德語:Division Schnelle Krafte,DSK)。新部隊依然保持了原有的火力和機動性優勢,而「虎」式也將一如既往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法國

截止到2012年,總計有40架「虎」HAP型交付法國陸軍,而「虎」HAD型數量也是40架,根據其能力的不同,這些直升機被分別準備了不同的單位,其中「虎」HAP型主要裝備法國陸軍第5戰鬥直升機團(法語:5e Régiment d'Hélicoptères de Combat,5e RHC),而更強大的「虎」HAD型則主要裝備第4特種部隊直升機團(法語:4e Régiment d'Hélicoptères des Forces Spéciales,4e RHFS)其中的第6特別行動中隊(法語:Escadrilles des Operations Speciales),這兩個團的駐地都在位於法國西南部的波城(Pau)。

機庫內正在接受例行維護的一架「虎」,兩名法軍地勤正在對從炮塔上拆下的GIAT 30航炮進行分解保養

室外作業中的法軍地勤,其中一人正在使用擦炮杆清理航炮炮膛

在「虎」式陸續裝備部隊後,這些直升機與原有的「美洲獅」、NH90等型號展開一系列合練,並且作為法國陸軍的精華參與了一系列海外戰事。有感於HAP型和HAD型在作戰能力上的差距,法國陸軍決定在2025年前將所有HAP型都按照HAD型標準升級完成。不過這些升級後的HAP型將與「原生」型號有所區別,它們將被賦予「虎」MK.2的稱謂。

(3)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陸軍旨在選購武裝偵察直升機的「空中87」(AIR 87)選型競標中,「虎」式與其他多國機型展開了激烈競爭,並且在2001年12月21日成功中標。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澳大利亞陸軍將訂購22架為其量身定做的「虎」ARH型,其中18架將在歐洲直升機公司下屬的澳大利亞航宇(Australian Aerospace)的布里斯班工廠完成總裝。到了2004年12月15日,首批2架正式交付,截止到2010年6月全部機體交付完畢,並且在2011年12月全部形成戰鬥力。

正在視察一架「虎」式的澳大利亞陸軍航空兵第16旅旅長麥可·普里克特(Michael Prictor)准將,旁邊則是為直升機開光的澳大利亞陸軍牧師

2012年9月29日,兩架「虎」式組成的雙機編隊參加布里斯班節(Brisbane Festival)焰火表演活動,遠處為澳大利亞陸軍裝備的美制UH-60系列通用直升機

澳大利亞陸軍的「虎」主要裝備第1陸軍航空兵團(1st Aviation Regiment)的第161和第162偵查中隊,該部是澳大利亞陸軍目前所屬3個陸航團之一,被部署在達爾文市的羅伯特森兵營(Robertson Barracks),在換裝「虎」式並且成軍後一度飽受困擾。就在2012年,連續3起機艙內冒出有毒氣體事件後導致飛行員集體抗議,甚至威脅要在這一問題得到解決前集體停飛。之後雖然依然時有發生,但總體而言問題得到了較為妥善的解決。而到了之後的2014年,澳大利亞陸軍的「虎」式機隊還得到了一次升級,配備了基於「九頭蛇」(Hydra)70毫米火箭彈的簡易雷射制導火箭彈,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由BAE系統澳大利亞分部完成。

正在發射火箭彈的一架澳大利亞陸軍「虎」ARH型

與「柯林斯」級常規動力潛艇等一系列歐洲研發的先進武器類似,雖然「虎」式在澳大利亞的服役經歷不到10年,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水土不服」的問題,就在2016年的澳大利亞國防白皮書中,澳大利亞國防部提出該機發動機維護成本較高同時大量零部件需要從歐洲調配造成修理不便,提出將在2025年左右以新機型將其替代。雖然這樣的計劃依然存在變數,但是對於「虎」式機隊而言也確實不能算是好消息。

(4)西班牙

之前採用Bo-105系列的成功經驗讓西班牙人對德法兩國在武裝直升機上的造詣頗為滿意,這也多少決定了他們日後的換裝。2003年9月,西班牙陸軍選擇了「虎」HAD型裝備本國陸軍,與澳大利亞所不同的是,西班牙並不僅僅是充當了「購買者」,而是成為了項目的合作方,在引進過程中設法讓西班牙本國的電子設備製造商參與其中,承擔了包括戰鬥、通信和目標指示系統的生產工作。截止到2016年,西班牙陸軍已經訂購了24架「虎」,其中至少16架已經列裝,並且不排除在未來追加訂購的可能性。

和之前的一系列裝備相同,「虎」式也被賦予了HA.28的西班牙制式編號。這些直升機都被集中裝備在西班牙陸軍空中機動部隊攻擊直升機第一營。該部作為西班牙陸軍的精華不僅在西班牙國內各種航展活動中大出風頭,還曾出兵阿富汗執行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框架下的各項作戰任務。

在2014年10月11日的馬德里國際航展上進行飛行表演的西班牙陸軍「虎」式武裝直升機

(5)沙特

在2006年7月,沙特政府曾計劃斥資69億歐元購買142架直升機,其中就包括12架「虎」式,然而,到了2007年末,由於至今沒有公布細節的原因,這一計劃最終擱淺。

(6)印度

作為軍購市場上有名的「大主顧」,印度人在國際軍火市場的每次動作都會引來各路軍火商的紛至沓來。就在2007年5月,印度陸軍提出購買22架武裝直升機的招標計劃,歐洲直升機公司當即以「虎」式與美制「阿帕奇」和俄制Mi-28系列展開競爭,不過到了2009年,印度方面以「虎」式不符合參與競標資格的理由將其淘汰。到了2011年該機再次參與印度軍隊的選型,同樣未能成功,目前印度已經選定「阿帕奇」作為其下一代專用武裝直升機。

(7)韓國

2012年,韓國陸軍舉行了一次武裝直升機選型,當時除了有「虎」式,還包括了波音公司的「阿帕奇」以及阿古斯塔·韋斯特蘭的A-129,合同總價高達1.8萬億韓元(約合14億歐元)。最終「阿帕奇」中選,而「虎」式則再次鎩羽而歸。

作戰經歷

作為21世紀初作戰能力較強同時裝備範圍較廣的一款武裝直升機,「虎」式參與了全球範圍內的多次局部戰爭和衝突,雖然也付出了一定的損失代價,但還是以自身不俗的戰場表現證明了其不可或缺的戰場價值。

(1)阿富汗的「三國演義」

作為「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一員,法國陸軍於2009年7月將第5戰鬥直升機團的3架「虎」HAP送往阿富汗接受實戰檢驗,這些直升機被運抵喀布爾國際機場後不久即開始展開作戰行動。

在實戰中,「虎」主要利用機上搭載的各種觀瞄設備執行武裝偵察、火力支援等任務,在對塔利班武裝的打擊中發揮了突出作用,贏得了法軍地面部隊的青睞。僅僅在一年後的2010年7月,法軍的「虎」式機隊就已經完成了1000小時的作戰時數。不過就在2011年2月4日,一架「虎」在夜航任務中於喀布爾以東30英里附近位置墜毀,所幸由於機體堅固,機上2名機組成員僅輕微受傷。

在一架「虎」式武裝直升機掩護下據守一處山地陣地的法軍步兵

或許是受到了法國人的成功經驗鼓舞,2012年12月,4架「虎」UHT型被運到阿富汗,這些直升機被部署在了馬扎里沙里夫(Mazar-i-Sharif)空軍基地,執行的任務同樣包括了偵查、近距空中支援、要地巡邏以及在阿富汗活動的CH-53GA系列重型運輸直升機進行護航。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是,德軍在實戰中充分吸取了蘇軍在入侵阿富汗戰爭中的經驗教訓,並在此基礎上採用了與蘇軍武裝直升機類似的一些戰術,例如沿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進行巡邏以保障補給線的運行暢通。不過德軍畢竟與蘇軍同地不同命,從2013年1月30日到2014年6月30日,德軍的「虎」式與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地面部隊以及阿富汗國民軍聯合執行了260次任務,累積飛行時數長達1860小時,在此期間卻保持了一槍沒放的奇葩紀錄,而對此聯邦德國國防軍的官方解釋則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停放在馬扎里沙里夫空軍基地的德國陸軍「虎」UHT型武裝直升機,一旁還有負責警戒的德國陸軍士兵

2013年11月10日,在阿富汗境內某條公路上為國際安全援助部隊車隊護航的一架德國陸軍「虎」式武裝直升機

就在德法兩國先後將自家的「虎」式投入阿富汗戰場後,西班牙陸軍也步其後塵將3架「虎」HAD型送到了阿富汗。為了這次實戰部署,被選派前往阿富汗的「虎」式機組成員和地勤人員在西班牙各地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戰前訓練,在此期間除了進行包括火炮和火箭彈射擊、山地地形飛行、投放干擾彈躲避可攜式防空飛彈等飛行科目的練習之外還安排了各種疫苗注射以有助於他們適應阿富汗戰場環境,最後他們在西班牙境內的阿貢西洛(Agoncillo)等與阿富汗環境類似的地區進行了實戰演練。

正在通過西班牙租借的安-124轉運往阿富汗的西班牙陸軍「虎」式武裝直升機

相比起德法兩國,西班牙陸軍在阿富汗的行動並不算多,因此留給西班牙「虎」式的表現機會也並不算多,從2013年3月到達阿富汗開始,這些「虎」主要負責為西班牙陸軍的作戰行動提供掩護。

飛行在阿富汗村鎮上空的西班牙陸軍「虎」式武裝直升機,機身上塗有「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白色英語縮寫字樣

(2)利比亞風雲

2011年年初利比亞內戰全面爆發,為了支持利比亞反對派推翻執政的卡扎菲政權,法國政府派出重兵干涉,雖然在空襲行動中最為搶眼的無疑是法國海軍和空軍的「陣風」系列戰鬥機,不過「虎」式在其中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非常諷刺的是,就在2007年卡扎菲本人率團訪問法國期間,法國方面還曾經向利比亞推銷大量軍火,「虎」式赫然在列。

在干涉初期「虎」式就和「小羚羊」等武裝直升機一道被部署在法國海軍「雷電」(Tonnerre)號兩棲攻擊艦上運往利比亞,由於在2009年5月「虎」就已經在土倫外海進行了艦載操作測試,當時所積累的一系列經驗正好在此時派上用場。幾乎同時英國海軍的「海洋」(HMS Ocean)號直升機航母上也搭載了W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這些直升機所執行的任務與「虎」式如出一轍。

在「雷電」號甲板上準備為「虎」裝填68毫米火箭彈的法軍地勤人員

在整個戰事中「虎」式一直保持了非常高的出勤率,在沙漠地區經受住了惡劣天氣的考驗,憑藉電子設備的優勢頻頻出動,尤其是在夜間完成了大量任務,幫助反對派武裝獲得了戰場的「單向透明」。雖然卡扎菲政權部隊的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早已在之前的空襲行動中損失殆盡,讓「虎」式引以為豪的反坦克能力失去了用武之地,不過卡扎菲政權部隊和各路效忠的部落武裝大量採用民用車輛執行運兵甚至一線戰鬥任務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虎」式相比各種高速戰鬥機更容易完成對目標的識別和攻擊。值得一提的是,與英軍的WAH-64所不同的是,「虎」在戰鬥中很少使用反坦克飛彈等精確制導武器,而是更多採用30毫米航炮和68毫米火箭彈攻擊目標,這主要是因為卡扎菲政權部隊的舊式裝備並不值得使用高價值武器進行攻擊。

在微光夜視儀視界中觀察到的一架正在飛離「雷電」號的「虎」

在「雷電」號著艦引導人員引導下進行夜間起降的一架「虎」

雖然卡扎菲政權的空軍力量已經基本上不可能對這些直升機構成威脅,但是在戰前購入的一系列諸如蘇制SA-7和SA-24等型號的可攜式防空飛彈卻可以有效打擊低空飛行的各種飛行器。為此「虎」式機組成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對機上各種告警裝置的觀察,以防不測。

截止到2011年5月,部署在「雷電」號上的「虎」式數量已經達到了12架,在卡扎菲政權倒台後完成了其在利比亞的作戰使命。與其說「虎」式在利比亞的表現是一次試驗場級別的操練倒不如說是對各路潛在武裝直升機買家的一次「賣家秀」,而從這個角度而言該機的表現算是頗有亮點。

(3)西非烽火

作為法國前殖民地集中的地區之一,西非地區一直被法國視為其勢力範圍,從政治軍事到經濟保持了深度介入的狀態。其中在戰亂不斷的馬里,法國陸軍和空軍在當地一直維持了一支較為精幹的駐軍力量。就在2012年年末,由於部落和宗教衝突等原因,馬里北部局勢持續動盪,加之恐怖主義勢力在該地區急速擴張,為了維護法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法國政府決定發動代號為「藪貓行動」(Operation Serval)的武裝干預行動。

由於反政府武裝採取了與正規軍截然不同的戰術,多採用皮卡等輕型交通工具進行小規模戰場機動,為了更好的捕捉戰機,法國陸軍除了藉助法國空軍部署在尼日首都尼亞美(Niamey)機場的美制MQ-9系列無人機所提供的情報外,還在戰區投入了大量的航空兵力量,其中就包括了2架來自第4特種部隊直升機團的「虎」HAD,這些直升機被部署在泰薩利特(Tessalit),通常與團里其他中隊的各種機型混編,執行對地攻擊和為搭載特種部隊的運輸直升機護航的任務。

在滾滾揚塵中起飛的法國陸軍「虎」式雙機編隊

在馬里上空執行巡邏任務的法國陸軍「虎」與NH-90混編編隊

在實戰中,「虎」式主要使用30毫米航炮對地面目標進行掃射,考慮到原有的68毫米火箭彈射程太近,容易招致各種小口徑高射炮的攻擊(例如蘇制ZPU-23系列等),因此很少在戰場上使用。由於採用了先進的各式觀瞄設備,因此可以讓飛行員在白天和夜間都能準確捕獲目標進行打擊,另外「虎」式在僅僅使用機體內油箱的情況下就可以達到3小時的續航時間,而「小羚羊」則只能支持2小時,這也是法國陸軍飛行員對該機口碑較高的一個原因。

隨著馬里局勢的逐漸好轉,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United Nations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ed Stabilization Mission in Mali)開始牽頭在當地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等工作。在此期間德國不僅承擔了大量聯合國框架內的工作,還向當地派出了維和部隊,其中就包括了2架「虎」,這批直升機是專門用於輪換原先部署在當地的荷蘭空軍「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2017年3月被空運到達馬里北部城市加奧(Gao),並以當地機場作為大本營展開駐紮。

通過An-124空運到達馬里當地的德國陸軍「虎」式武裝直升機

德國陸軍「虎」式在當地主要執行為聯合國維和部隊提供空中支援的任務,然而在當年7月26日卻出現意外,其中一架「虎」在加奧以北大約70公里處墜毀,機上2名飛行員喪生,這也是當時德國維和部隊在馬里的最大損失。

圖為德國陸軍「虎」式墜機現場

未來發展

在服役近十年後,「虎」式雖然依然堪稱「先進」,但在此期間世界航空科技又經歷了一輪新發展,同時該機在經歷了數次局部戰爭後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這兩點就成為了「虎」式家族今後一系列改進項目的契機。

2016年1月,法國牽頭提出了代號「虎」MK.3的改進項目,計劃於2023年左右正式展開。這次改進的重點包括提升反坦克能力(例如引入「硫磺石」等先進反坦克飛彈等)以及更換新型通信裝備,可以滿足不同國家的不同型號的需求,尤其是強調「全壽命周期成本」,這對於一些目前國防開支緊缺的「虎」式使用國而已頗具有吸引力。

同為「虎」式研製方的德國也提出了自己的改進項目,在2018年柏林航展上德軍提出要通過幾步走的方式實現對「虎」式機隊的全面升級,首先是將目前裝備的預生產型「虎」統一升級至標準型水平,之後將所以機型升級至「德國陸軍阿富汗快速部署型」(Afghanistan Stabilization German Army Rapid Deployment,ASGARD,包括提升發動機在高溫高海拔地區的功率輸出、增加任務數據存儲器和為多國聯合任務升級通信系統等)。整個升級從2019年開始到2024年完成,屆時整個「虎」式機隊將可以服役到2038年。

來源《艦載武器》雜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