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 F1一級方程式規則解釋 第二部分 前翼

知來知去之悟者1 發佈 2021-09-20T00:48:00+00:00

2022年汽車的前翼在操作上與阿爾法·羅密歐和小紅牛在2019年F1規則變化後開發的前翼相當相似,但通過觀察,2019年阿爾法的前翼中部有很多曲面,尖端的曲面很少。

2022年汽車的前翼在操作上與阿爾法·羅密歐和小紅牛在2019年F1規則變化後開發的前翼相當相似,

但通過觀察,2019年阿爾法的前翼中部有很多曲面,尖端的曲面很少。與2022款的前翼有一些明顯的差異,例如,前翼直接連接在鼻錐上,而不是從塔架上懸掛在下面,以去除在當前賽車空氣動力學設計中如此有影響力的Y250渦流。

前翼被分成四層,以劃定每層的布局。前翼保留了2017版後方區域的形狀,以使賽車看起來更現代感,4層襟翼角度已從11°左右增加到約21°,前翼有一個從中心線到尖端的大約2.6°的小角度傾角。前翼是最接近地面的空力部件,最低離地高度比目前的前翼高出25毫米,高度為100毫米。高度的輕微增加降低了前翼的地面效應,減少了絕對下壓力,同時也降低了力求靈敏度。

前翼的實際下壓力產生因素必須符合RV-FW-PROFILES(橙色如下)所示。單獨的前翼元件數量最多限制為四層,比2019-21年少一層,它們必須從最低到最高連續堆疊,最小和最大之間距離為5-15毫米。與過去幾年的規則一樣,前翼在規則中有一些形狀限制,如翼輪廓的最小凸曲率(50毫米)和與跨斜面形成的最大切線。出於結構原因,最重要的兩個前翼的最大厚度點必須不少於25毫米厚,儘管只在Y300(鼻錐連接部分向兩側延伸±300毫米的距離)。最重要的兩層前翼也必須相對於鼻子固定,這樣只有上兩層襟翼才能改變角度來調整賽道上的下壓力水平,襟翼調整處理方式與2019-21年相同,允許一個連接件固定襟翼末端。車內旋轉軸可以從200毫米到400毫米之間,而舷外旋轉點必須在825毫米到850毫米之間。

與底板一樣,有一層前翼必須符合的最低平面區域,RS-FW-PROFILES(紅色以下)的三角形形狀必須隱藏在前翼上。RS-FW-PROFILES的前緣由RV-FW-PROFILES稍有嵌,角度略小。然後,舷外邊緣與端板最小尺寸要求的下邊緣長度相同(RS-FWEP-BODY,下面是青綠色)。

前翼端板必須安裝在RV-FW-EP(藍色上方),從側面看,還必須大於三角形的RS-FWEP-BODY。與上述底板柵欄一樣,端板的定義與「虛擬表面」有關,虛擬表面可以偏移±6毫米,或比端板的前150毫米偏移±10毫米。虛擬表面不能沿著其長度方向從賽車中心線的任何一點超過10°,用於再次保持賽車尾流,以獲得更好的可跟車性。然後,端板必須在所有邊緣的厚度至少為5毫米,以防止穿刺或破裂,這條規則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此外,整個端板必須由規定的層壓板製成,以防止碎片化,這樣如果發生最糟糕的情況,穿刺就不會是由鋒利的碳纖維碎片造成的。

在端板和前翼輪廓完全得到定義後,前翼輪廓必須混合到RV-FW-TIP內部的端板中(灰色在上面)。尖端體積仍然可以包含多達四層襟翼,但這些襟翼必須合併到端板底部的一個元素中。與剖面體積的最大插槽間隙分離仍然存在,但這裡的前翼襟翼重疊部分不能超過30毫米,重疊半徑必須大於20毫米的弧線,以防止任何可能產生的渦流。

前翼的最大寬度為1950毫米,但RV-FW-DP,上面綠色)將寬度提高到賽車的全寬度2米。

2022版 F1一級方程式規則解釋 第一部分 車身及尾部擴散器

2022版 F1一級方程式規則解釋 第三部分 尾翼

2022版 F1一級方程式規則解釋 第四部分 鼻錐和底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