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不菲的9塊金牌被水渠工人挖出,不識文物準備拿去煉銅……

天生我素 發佈 2020-06-04T18:17:42+00:00

1988年10月,長命寺巷工地,工人們負責將一處廢棄湖中的水排干,清理淤泥並鋪設排污管道。某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小包工頭劉某就扛著鋤頭、打著手電來到工地,按照慣例,他沿著湖堤走一圈,查看工地周圍的情況,防止有什麼異常發生。老劉仔細查看一遍之後,發現沒有什麼問題就轉身往回走。

1988年10月,長命寺巷工地,工人們負責將一處廢棄湖中的水排干,清理淤泥並鋪設排污管道。某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小包工頭劉某就扛著鋤頭、打著手電來到工地,按照慣例,他沿著湖堤走一圈,查看工地周圍的情況,防止有什麼異常發生。老劉仔細查看一遍之後,發現沒有什麼問題就轉身往回走。當時天色有些昏暗,老劉的手電一直打開,他沿著工地邊緣慢慢走著,手電不時往兩邊照射,忽然手電的光照經過埋管道的地方時,產生了一些反光。這些光有些微弱,但是在昏暗的環境中十分惹人注意,「什麼東西,一閃一閃的。」老劉嘴裡自言自語,然後慢慢走過去,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

到達湖岸埋管道的地方後,老劉將手電咬在嘴裡,兩隻手握著鋤頭慢慢挖著,沒過一會兒,他就從淤泥里挖出一塊扁平的金屬,上面滿是淤泥。老劉將金屬放在手電的光下仔細觀察。由於這東西深埋時間太久,表面有些銹跡,色澤也比較暗淡,老劉疑惑道:「這是銅做的?」後來一想,雖然只是銅,但是也可以賣不少錢,就繼續向那片地方挖去,最終他在30厘米的小坑中,連續挖出9塊長短不一、上面刻著字的「銅片」。老劉將「銅片」拿到湖裡洗乾淨,然後在工地中午休息的時候帶回家,隨手丟進家裡存放廢銅爛鐵的地方,就返回工地繼續工作。

這一放就是三年,老劉將這些「銅片」忘得乾乾淨淨。直到一位收破爛的人來到村子,老劉將曾經收集的破銅爛鐵拉出來賣,才讓這些「銅片」重見天日。這些廢料里,有很多是老劉從工地上撿廢銅線、廢銅皮,加起來也有幾十斤,但是收破爛的人只願意出10塊錢,這讓老劉很不甘心。於是他將全部銅料拿到當地的煉鐵廠,決定將之熔煉成銅盆、銅碗,拿來家用。

1991年的某一天,老劉用一個大麻袋將銅料裝起來,用車運到煉鐵廠。由於害怕煉鐵廠的人剋扣他的材料,老劉先將銅料過稱,有40多斤,然後就守在一邊,要親眼看到所有銅料融化。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人騎著自行車來到老劉身旁,這個人在當地縣文化館工作,算是一位有名的文物專家,由於當天恰好放假,便來到煉鐵廠探望小舅子。專家路過老劉身旁,與其寒暄一會兒,就準備向廠裡面走去,但是在經過老劉身邊的銅料時,專家隨意掃了一眼,就看到「銅片」上面的字。

突然,專家快步跑到銅料處,拿起一塊「銅片」端詳,然後脫口說道:「這東西熔不得!這是黃金,也是文物!」這話讓老劉一驚,馬上掐滅手裡的煙,向銅料跑去。看見專家在銅料里翻找,老劉趕忙加入幫忙,不一會兒就像9塊「銅片」全部找出來,得知「銅片」只有9塊,專家鬆了一口氣,然後緊緊握住老劉的手說:「你可立了大功了!」

原來這些根本不是什麼「銅片」,而是貨真價實的黃金,甚至比黃金的價值更高。根據「銅片」上的刻字,專家確定那是南宋的金牌,這樣的金牌1987年在安徽、湖北等地都有少量發現,屬於非常珍貴的文物,價值連城。當天中午,專家和老劉展開詳談,決定用200塊錢和3個銅盆將9塊金牌徵收進文化館,老劉得知這些東西是文物,國家非常重視,二話沒說就答應,然後專家交給老劉20塊錢定金,就帶著9塊金牌返回縣文化館。

經過縣裡專家的判斷,確認了金牌的真實性,老劉也收到200元的徵收款和三個銅盆,並得到一張縣給予的榮譽獎狀。就這樣,9塊金牌被徵收進當地文化館,數年之後當地博物館建成,又轉入博物館珍藏。這9塊金牌按照今天的市場估價,應該在千萬左右,擁有非常高的價值,同時這些金牌也是文化界研究南宋歷史的重要憑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