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當作廢品賣掉的文物,最終媲美「馬踏飛燕」,成為鎮館之寶

小珏說歷史 發佈 2020-02-26T17:03:15+00:00

在1972年6月,天祝藏族自治縣哈溪鎮友愛村七組的農民們在干農活時,突然挖出一個洞穴。因此,有的專家聲稱是元朝蒙古族的傑作,有的卻認為是兩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的作品,還有人認為是隋唐時北方少數民族勒令漢人工匠所作。

在1972年6月,天祝藏族自治縣哈溪鎮友愛村七組的農民們在干農活時,突然挖出一個洞穴。人們好奇地圍攏過來,竟然從中挖出了兩匹銅馬和一頭銅氂牛。因鏽蝕嚴重,兩匹銅馬當時就被拋棄,而青銅氂牛的質地厚實,被人運回人民公社。

在當時,文物保護意識還很淡薄,許多農民提議將這件銅馬牛送到廢品收購站換錢。但是,當地廢品收購站的工作人員有一定的文物知識,他並沒有回收,而是讓農民們回去請示領導。這件銅氂牛於是被送回公社,當時領導也沒有重視,將其扔在庫房之中、

這一下就是六年時間過去了,人們再次清理庫房時,又將它送到廢品回收站,而且還換了180多塊錢。本來,這件文物是要被送去回爐處理的,幸好當時天祝縣文物局的一位領導聽說此事後非常關心,親自實地考察,並以雙倍的價錢購入了這件文物。

這還是在1979年前後,這件銅氂牛終於安全地入藏於博物館之中。然而,它的價值還沒有被發現。直到1990年時,它意外地赴日參加展覽,引起了當地文物、佛教等方面專家的重視,這才名聲大噪。甘肅省博物館將其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1997年4月它又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國寶級文物。

如今的它,收藏於甘肅博物館,完全可以媲美名聲更大的「馬踏飛燕」。兩件國寶,一件雄渾龐大,氣勢如虹,另一件輕盈洒脫,靈動飄逸,體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格。

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件以氂牛為造型的青銅器,也是最大的牛造型的青銅器。它通長為1.18米,高為0.7米,腹徑為0.3米,背高為0.51米,角長為0.4米,體重75公斤。這個級別的青銅器,在當時肯定就是非比尋常的物品,不是一般人能使用的,成為國寶當然是實至名歸。

更為關鍵的是,整件文物的造型寫實逼真,栩栩如生。牛首向前微伸,怒目圓睜,嘴頷半張,似乎是在發出聲音。牛體身軀碩大健壯,體態優美,充滿著陽剛之氣,展現出力與美的完美結合。氂牛的四肢平添穩實,厚重感十足。

而且,整件文物之中,沒有一點繁冗的雕刻,完全是簡潔明快的代表。製作者除了以必要的手法刻畫了氂牛雄健的肌肉,細密整齊毛綹紋路,並沒有增加多餘的圖案。這也使得它呈現出別致的古樸滄桑之美,身體上的若干鏽蝕,更是訴說著自己的一路艱辛。

青銅氂牛得到承認之後,卻依然有許多未解之謎,令專家困惑了四十年。它從何處來,又是何人的,在何時製造,都是一團霧水,引起了文物界長期的爭議。

對於文物而言,最重要的是斷代,但這一點在青銅氂牛身上實在很難實現。因為它沒有銘文,出土時又只有已經不復存在的兩匹銅馬,出它的出土地友愛七組地界內及同位於哈溪河西側的幾個鄰近村落,都沒有類似的物品。更為關鍵的是,它的風格造型迥異,與商周青銅器完全不同,與漢族的文化審美觀也有極大差異,這也為斷代增加了難度。

因此,有的專家聲稱是元朝蒙古族的傑作,有的卻認為是兩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的作品,還有人認為是隋唐時北方少數民族勒令漢人工匠所作。時間跨度非常大,根本無法統一認識,也沒有板上釘釘的證據。

失去了斷代的依據,就更加無法斷定當時它的主人,它的出生地。比較有把握的說法,只能是確定這是一件祭祀用的禮器,而且還是規模較大的部落,甚至是少數民族首領才能使用的。關於它的由來,小珏查詢了不少相關資料,但都缺乏可信的史料考證。也許,這樣的謎團,將等待更多的考古發現,才能一層層揭開神秘的面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