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型社會建設巡禮丨湘潭老舊社區勁吹「低碳風」

湘潭在線 發佈 2020-05-06T10:46:16+00:00

為宣傳湘潭市「兩型」社會建設取得的成績,從即日起,湘潭日報和湘潭在線推出「兩型社會建設巡禮」系列報導,分行業、分領域聚焦「兩型」示範創建活動中湧現的先進典型。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總結、推廣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成功經驗的關鍵之年。近年來,湘潭市努力傳播「兩型」理念、普及「兩型」知識、倡導「兩型」生活,鼓勵社會公眾參與到「兩型」社會建設中來,全市「兩型」示範創建正在由「盆景」向「花園」轉變。為宣傳湘潭市「兩型」社會建設取得的成績,從即日起,湘潭日報和湘潭在線推出「兩型社會建設巡禮」系列報導,分行業、分領域聚焦「兩型」示範創建活動中湧現的先進典型。

湘潭在線5月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超)4月30日,雨湖區楠竹山鎮永豐社區,路面整潔,空氣清新,垃圾分類回收箱依次排開,樓頂屋前的綠植和蔬菜,為這裡點綴了柔柔的綠意。

乍一看,我們以為永豐社區內都是新建的居民小區。實際上,這個地處城郊接合部,由破產企業職工、城郊居民及江南機器廠員工組成的社區,轄內樓房多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老舊小區煥發出新活力,這得益於自2017年開始的「兩型社區」創建。經過兩年的探索和發展,2019年,永豐社區成功創建省級兩型示範社區,一舉成為湘潭市的「明星」社區。

「作為與廣大居民群眾直接互動的基層組織,『兩型社區』創建的落腳點應當是老百姓身邊的『兩型』民生實事建設,以此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永豐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王銀輝帶我們漫步社區,體驗「兩型」創建帶來的點滴改變。

首先我們參觀了永豐社區辦公樓一樓的「低碳環保節能超市」。「超市」占地20平方米,分為禮品兌換區、廢舊物品回收區兩個區域,能實現報紙、紙殼板、礦泉水瓶、廢舊書籍、廢舊電池、廢舊手機、廢舊節能燈泡、閒置衣物等物品的收集和分類。平時,居民可以把家中的閒置物品、廢舊物品帶到超市稱重計量,按照市場價格計算金額,然後兌換節能燈、菜籃子、調味品、環保購物袋等禮品。

在「低碳環保節能超市」門口,我們遇到了前來兌換禮品的歐陽文質老人。他告訴我們,過去家裡的廢舊電池、廢舊紙殼板、礦泉水瓶等都當垃圾扔了,有了「超市」後,污染環境的廢品變成「寶貝」,不僅解決了居民的生活難題,而且能兌換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真是一舉兩得。當天,他用2公斤廢舊紙殼板換得了一盒抽紙和一個環保購物袋。

王銀輝介紹,「低碳環保節能超市」一開張就門庭若市,在相關獎勵制度激勵下,居民不但主動將家中初步分類的廢品送到超市兌換禮品,還和社區志願者一起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自覺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如今,社區居民茶餘飯後常談論的話題,就是社區環境越來越美,居民行為越來越文明,大家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在社區二樓志願服務室,我們看到,由廢酒瓶、舊毛線、塑料花等廢舊物品製成的手工藝品栩栩如生,社區綠動力志願隊隊長宋立群,正指導兩位居民利用初步分類出來的廚餘垃圾做環保酵素。

現場,只見宋立群把紅糖倒進一個塑料大桶內,加水攪拌均勻後,再把水果皮等廚餘垃圾放進桶中發酵。「水、廚餘垃圾、紅糖按6:3:1的比例配好,每天攪動一次,發酵3個月,即可製成環保酵素。」她解釋說,環保酵素做好後,除用來代替洗潔精清洗物品外,還能洗碗、洗頭髮,既節能環保,又節約生活開支。現在,通過普及推廣,永豐社區有一半的老年人、40%以上的年輕人學會了酵素製作手藝。

路過永豐社區黃泥坡時,王銀輝突然停下了腳步,指著不遠處一塊面積約200平方米的綠化帶興奮地告訴我們,因為髒亂差,過去居民常叫這裡「垃圾坡」。今年,社區發動各方力量,籌集了10萬元對這片區域進行人居環境提質改造。不久後,黃泥坡將變成一個小花園,每個季節都會有不同的美景呈現。

我們注意到,在永豐社區,「兩型」元素隨處可見:社區的垃圾箱明確分成「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幾類;居民上街買菜都自帶環保購物袋;社區路燈是LED節能燈;社區工作人員、居民代表開會均自帶茶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創建『兩型』示範社區,我們充分整合社區資源,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辦,大家的社區大家建。」王銀輝說,社區有永豐家園等5個住宅小區,常住人口有1萬多人,其中參加環保節能行動的居民占80%。自創建兩型社區以來,社區通過舉辦文化廣場群眾大舞台、兩型知識競賽、老年人知識講座、菜籃子工程、「鮮花換鞭炮」等各種惠民活動,引導居民養成注重節能環保的生活習慣。

同時,為向居民倡導「兩型」生活,社區提供了各種平台。如分髮菜籃子、環保購物袋,呼籲居民減少使用塑料袋;不定期免費發放節能燈泡,打造「兩型」文化宣傳長廊,提倡低碳生活。在黨員志願者的引領下,如今,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環保行動,「兩型」理念深入人心,家庭主婦重提布袋子、菜籃子已成時尚。

記者手記

「兩型社區」的示範創建,直接影響到「兩型」社會建設全局。在永豐社區,節水節電是常態,「變廢為寶」成為自覺,「綠色出行」漸成潮流。社區每年組織的「菜籃子」工程、「兩型家庭」評比、綠動力志願隊等活動,讓「兩型」理念廣泛傳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居民共創共享「兩型」美好生活。

騎自行車出行、使用環保購物袋、實行垃圾分類、倡導文明祭掃、廢舊物循環利用……在永豐社區,「兩型」生活方式無處不在。這裡雖然地處城郊接合部,社區民情複雜,經濟基礎薄弱,但「先天不足」沒有阻擋社區「兩型」創建的腳步。大家集思廣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將「兩型」建設根植於百姓生活、影響百姓生活。當紙上的「兩型」理念變成生活中的「兩型」、身邊的「兩型」時,「兩型社會」建設才能獲得強大的生命力。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