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交代子女不再做中國人,女兒成眾人皆知的日本間諜,結局如何?

趣觀歷史 發佈 2020-05-26T05:20:34+00:00

縱觀晚清歷史,曾有一位想法頗異的宗室親王,他曾將自己的38個子女悉數送往國外,其中有35個子女先後在日本學校學習。

引言

縱觀晚清歷史,曾有一位想法頗異的宗室親王,他曾將自己的38個子女悉數送往國外,其中有35個子女先後在日本學校學習。在臨走的時候,這位清室宗親,還告誡自己的子女不要忘記日本的提攜幫助之恩,並讓他們不許再做中國子女。

在晚清時期,有一位君王的子女在他的影響下,有人曾出賣同胞,做了人人唾棄的大漢奸。要知道,那個時候日本正對中國大肆侵略,發動了一次次掠奪戰爭,逼迫清王朝簽訂了一項項不平等條約。身為中國人和清宗室,無論如何,這位親王都是應該厭惡日本的,可他卻強迫子女們背井離鄉,去阿諛奉承日本。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最後又是一個什麼結局?

這個親王名為愛新覺羅•善耆,是大清第十代肅親王,官拜民政部尚書等重職,是晚清貴族重臣。實際上,善耆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武親王豪格的後代,歷史上豪格軍功赫赫,被封親王之後特賜傳爵不降級的恩典,是為鐵帽子王之一。善耆子女眾多,其中最有名的可謂是他的第十四女,也是日本頭號女間諜——川島芳子。善耆頗具才能,也並不是十惡不赦之徒,而他之所以將子女們送往異國,實則是他人處心積慮下的結果。

「關塞征衣遊子淚,河山牧圉旅臣心」。善耆自小在長輩的教導下開始習武,為報效朝廷練就了一身好本領。只可惜這位英武過人的宗室出生在晚清時代,那個時候的清朝已經積貧積弊嚴重,骨子裡已經腐朽了。不久之後,清王朝在炮火連天中匆忙落下帷幕,而他面對既有現實仍然拒絕在退位詔書上簽字。民國政府成立後,善耆為使清朝復辟到處奔波,想要守住祖業,使大清能夠千秋萬代,也就是在這股執念之下,善耆最終落入日本人的圈套之中,成為政治的犧牲品。以善耆為首的復辟派在四處奔波下,仍然沒有取得絲毫實質性進展,直到他遇見一位名叫川島浪速的日本朋友,兩人相見甚歡,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可惜川島浪速並不像善耆一般純真,他是日本帝國的間諜,他只是想利用這位末代親王獲取中國的情報,而善耆卻將他視作知心朋友。當時,善耆的很多復辟措施都請川島浪速為自己出謀劃策,二人交往日益深厚。實際上,善耆也不是徹底相信日本人,只是一心想要為清朝政府作出貢獻的善耆在歷次復辟失敗後,心灰意冷之下才想找尋他國勢力。而川島浪速極擅長蠱惑人心,將復辟之事說得頭頭是道,因此善耆對他深信不疑。

作為清廷宗室,從小的教育告訴善耆,王朝即是國家,他認為為復辟清朝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為堅定盟友關係,善耆全家遷往日偽治下的撫順,在日本天皇逝世後甚至穿上喪服,齋戒素食。之後不久,善耆將自己的38個子女全部送出國,並告誡他們是清朝的子孫,不得回國做民國的人民。不僅如此,善耆還將自己6歲的女兒顯玗送給川島浪速作養女,也就是後來眾人皆知的川島芳子。

這位一心為王朝無私奉獻的前清重臣,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他曾任崇文門正監督,負責徵收京城的貨稅,每天經手大額錢財,然而善耆對此毫不在意,不像其他大臣一樣中飽私囊,肆意剋扣,而是悉數上交給國家,沒撈取任何利益。他為促使國家吏治清明,曾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嚴懲貪污受賄之風,觸及了許多達官貴人的自身利益,最終在眾人聯合彈劾下被罷免。善耆也是中國現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促進過清末「立憲運動」的開展,大義赦免過刺殺攝政王載灃的汪精衛,是個思想十分先進的人物。

結語

人是具有複雜性的,天賦異稟的善耆註定會有一方大成就,可惜生不逢時,忠心耿耿被認為是愚古不化。在歷史發展中,清朝的滅亡已是必然,然而他仍然想要挽救已被洪流淹沒的大清,實在是勇敢的個體。也難怪當時的革命領袖汪精衛曾在後來回憶中,評價他為「了不起的政治家」。

參考資料:

《清史稿·卷二百十九·列傳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