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的心理諮詢

簡單心理 發佈 2020-05-27T08:05:54+00:00

他說,那一刻,他終於明白,這是一段發自內心的、惠及自己的探索,與「病「無關。猝死前兆 | 男性凝視 | 結婚焦慮。什麼是好爸爸 | 親子家暴 | 抑鬱 | 性單戀。

馬曉韻 ✑ 撰文簡單心理認證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工作室的隔壁換了主人,裝修敲牆,折騰了一周終於消停。

某天經過,大門敞開,三個男人坐在裡面喝茶,跟我打招呼:

-姑娘,你在這裡上班呀?

-哦,我自己的工作室。

-你是做什麼的呀?

-我是心理諮詢師。

-啊?心理諮詢師?就是陪人聊天嗎?

-並沒有那麼簡單。我有事先走,恭喜你們公司開業,有什麼事情可以招呼一下。

-還是別了,去找你的人都有病吧,我們還是不要見面的好。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微信微博後台,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留言、私信,有人說:「聽了你的講座覺得很受益,也曾遇到不少困擾,但是我沒病,就不找你諮詢了哈哈哈「;有的人一上來就發出一長段自己的困擾,宣洩式地訴說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然後拚命問:「我該怎麼辦?「

即便過去了一百多年,人們對心理諮詢的誤解和偏見依然普遍。這大概跟我們的文化和態度有一定關係。「神經病「這個詞,在日常充滿了貶義,而一部分人對精神類疾病避而不談,甚至認為是一種羞恥,也無形中加劇了偏見。

我曾去一位朋友所在的精神科找她,一間小小的接待室滿滿都是人,每個人輪流坐在椅子上,訴說自己的症狀、反應、吃藥後的效果,醫生在三分鐘之內完成詢問、診斷,然後開單、拿藥。接待室門是開著的,屋子裡外都是等待的人,每個人所說的話別人都聽得清楚,毫無隱私可言,而就在這間接待室的外面,掛著「心理門診」的字樣。

人們小心翼翼地隱藏著自己的煩惱,嘗盡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痛苦被長期地承受、壓抑,毫無排解,慢慢的,失眠、緊張、焦慮不斷侵襲,最終成了正常生活的一種障礙,不得不靠藥物支撐調節。除了外傷、腦器質性病變外,大部分的心理疾病都是由生活事件、情緒問題長期導致的,而在形成疾病之前,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煩惱、痛苦、負面情緒、困擾和生活事件。

但,即使知道這些,大部分時候遇到了困難,我們還是選擇不說。

Patient一詞源自拉丁語,意為「people who suffers「 (歷經痛苦之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國對於Patient一詞的直譯為「病人「,並不太合適,另一種表述「求助者「,有股子諮詢師高高在上的自戀味兒。有些流派稱Client,直譯過來是客戶,曾被一些學者批評忽略了心理的特殊性。

大多數心理學工作者願意用「來訪者「來稱呼Patient, 但總覺得還欠了點什麼,這欠缺的部分可能是一種連結感,一種特殊的、專業的環境下培養出的安全、親密和持續。Patient付費,購買的是諮詢師專業的時間,而在這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裡,雙方就當事人的問題討論、發掘、感受、呈現,這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坐著聊天「。

為了能提供這專業的時間,諮詢師要經過數年漫長、艱苦的學習、成長和個人分析,還要就執業中的各種議題接受長期的訓練和被督導,這一切既需要大量的金錢和時間,也需要自我的堅持和努力,以及不斷豐富的各學科各領域知識。所以,坐在椅子上的諮詢師,用心傾聽的同時,腦中好比雲計算一般高速處理著各種複雜的信息、細節、感受,在恰如其分時提出問題、反饋和理解,甚至到每個字眼每句話的語氣,這火候和拿捏要精準到位,也要自然而然,所以,心理諮詢是一門真正的藝術。

很多不了解的朋友會問:找你做諮詢的都是什麼樣的人啊?我都會回答:「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並不是有病了才看心理諮詢,也並不是看心理諮詢就是有病,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人生中過不去的坎兒,可能是對未來的疑惑、對戀情的困擾、對自己的未知、對工作的壓力、對關係的擔憂,或者僅僅是一種不可言說的孤獨感、失落感,換句話說,心靈的成長、個人的探索,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

有時,在我們前行的路上遇到了一塊大石頭,怎麼都搬不開,這個時候,諮詢師做的不是幫你搬開大石頭(告訴你怎麼辦),而是提供一個安全專業的環境,陪伴你成長,很多時候,可能要走一段通往內心的路,這路你也許走過很多遍,但在諮詢師的陪伴中,也許能發現和收穫不一樣的風景。對自己的認識越來越清晰,你的力量也就越來越強大,這個時候,面對大石頭,你就有了能力和自由,你既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搬開它,也可以有辦法化解它,或者你可以一腳跨過它,以及今後人生路上大大小小的石頭。

心理諮詢到最後,是在足夠清楚自己的情況下,擁有更多選擇,你既可以選擇按照你過往的模式去生活,也可以選擇新的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工作和愛,而擁有這份選擇,已經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弄明白自己和世界是怎麼一回事兒,從這種意義上講,走入諮詢室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當你選擇面對問題時,改變已經在發生。

心理的探究,隱含著一種內觀自己,明達自治的生活方式,它關注人類最深之絕望,關乎幸福。

我們生活在最好的時代,也活在最糟的時代。開啟周而復始的生活,在每個夜晚「晚睡強迫「,參加各種相親和聚會,端著手機與別人聊天逗樂。如今的我們,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便利,卻也比過去很多時候都孤獨。開啟一段內在旅程,意味著重新梳理「我「的定義,過去的經歷、家庭、環境如何造就了此時此刻的「我「,每個人對於這個世界的體驗都是不同的。

所以,心理諮詢,提供的是關於「我「的一場持久而深刻的理解,這理解,在這個時代,已經變得越來越必要了。 有天,我的一個Patient跟我講起自己的經歷,他每周為諮詢安排協調工作的時間,告訴周圍人「這個時間我要去看心理諮詢「,周圍人驚訝地問:「你為什麼去要看心理諮詢?「他反問:「你為什麼不去看心理諮詢?「

他說,那一刻,他終於明白,這是一段發自內心的、惠及自己的探索,與「病「無關。

猝死前兆 | 男性凝視 | 結婚焦慮

什麼是好爸爸 | 親子家暴 | 抑鬱 | 性單戀

肺炎防護 | 微笑抑鬱 | 識別PUA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