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九曲十八彎,「最後一道灣」發生在哪裡?

萬有引力匠心社 發佈 2020-05-23T23:47:28+00:00

其實,這並不是代表黃河有十八道灣,僅僅是一種概數的說法,久而久之,也成為口頭語,來形容黃河的曲折性。

1、黃河真的有「九曲十八灣」嗎?

常常聽人們說「黃河九曲十八灣」,黃河真的是只有十八道灣嗎?其實,這並不是代表黃河有十八道灣,僅僅是一種概數的說法,久而久之,也成為口頭語,來形容黃河的曲折性。

不過黃河所稱的九曲,據考證,確實有所特指。原來,生活在黃河上游流域內的大多是少數民族,主要是由羌族等古老民族演變而成的藏族同胞,他們根據黃河上游的地形、景觀等,給這些上游各個河段取了些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名字,如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賜)支、河曲、九曲等,在藏語裡面稱「河」為「曲」,在青海省貴德縣以西的那片地方,河流彎曲,並形成了一個「S」型大彎,九曲成為漢、唐時代對黃河上游,今青海貴德以上河段的稱呼。

2、九曲黃河最後一道灣在哪裡?

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的黃河,仿佛就是我們中華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龍,從高空俯瞰,它又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在這個幾字彎鉤的地方,就是萬里黃河上的最後一道灣。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將萬里黃河上的這個最後一道灣,定位在了河南省蘭考縣的東壩頭。

東壩頭古稱銅瓦廂,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此決堤後河道轉向東北,這裡變成東壩頭,後以護裹河堤為壩建村,起村名東壩頭。東壩頭是母親河——黃河從山東省東營附近注入渤海前的最後一個大拐彎的地方,其奇妙之處,在於彎大而急,在肉眼可視的範圍之內,不到一公里的距離,完成漂亮的90度大轉身。

黃河最後一道灣標誌碑

東壩頭的這道河彎,可謂天作地成,讓人真切切地看到九曲黃河之雄偉。從東壩頭的堤上觀黃河之彎,居高臨下,黃河之水正對著大堤而來,仿佛人處河中,但見黃河水勢兇猛、浪花翻卷,濤聲陣陣。站在東岸西望,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詩情畫意立刻展現眼前,令人激情澎湃,場景十分壯觀,萬里黃河真正的大河風光,在這裡才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從而使「黃河最後一道灣」榮登「黃河大河風光最佳觀景地」的寶座,成為黃河標誌性景觀之一。

3、神奇的「一眼三流域」

河流的流域通常是指河流的幹流和支流所流過的整個區域,也就是說是指由分水線所包圍的河流集水區。黃河作為我國的第二大河,其流域應該非常的大,但超出大家的傳統想像。

黃河之水天上來

黃河下游流經華北平原,坡度變小,流速緩慢。每年從中游輸往下游的泥沙平均約16億噸,其中大約4億噸淤積在下遊河床中,使河床高出兩岸河堤之外的平原。河水全靠人工大堤約束,形成著名的地上河。我國最高的地上河,是黃河流經開封-蘭考的一段,位於蘭考北10千米處黃河南岸的東壩頭,由於黃河行進在平原上,落差較小,泥沙大量沉積,致使黃河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增高,日積月累,此處的河床已高出蘭考城區地平面8~10米,最高處達10米以上。隨著泥沙的不斷淤積,河床的不斷抬升,兩岸大堤也日增年高。因黃河被兩岸大堤夾護著從城北高處流過,形似天河,故將這種奇觀稱為「懸河」。懸河的形成改變了黃河流域的面貌。現代的黃河流域,由上中游地區的面狀,變為下游懸河控制下奇特的線狀。整個黃河流域形象地說就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下遊河段就是這頭雄獅,已經前伸的即將躍起的前腿。黃河流域在這裡已經被人為地「壓縮」在窄窄的兩條大堤之間。北岸(左岸)大提之外,儘管近在咫尺,已屬中國七大河流之一的海河水系;南岸(右岸)大堤之外,則屬於中國七大河流之一的另一條河流淮河水系;在一個點能一眼看到三大流域的奇觀,在世界上都屬絕無僅有。


4、不尋常的東壩頭,永載黃河史冊的銅瓦廂。

銅瓦廂的名字和發生在清朝咸豐五年即公元1855年的一場天災永遠地連在一起,這是黃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的天然改道。據史料記載,公元1855年(清咸豐五年),農曆六月中旬,黃河發大水,黃河蘭考銅瓦廂段水位猛漲一丈以上,又遇大雨,水勢更為洶湧,「一望無際,間多堤水相平之處」。六月十八日(陽曆7月31日),銅瓦廂三堡以下無工堤段,塌掉三四丈,「僅存堤頂丈余」。晚上又颳起南風,風卷狂瀾,浪拍危堤,崩塌迅速加劇。六月十九日(陽曆8月1日),這段堤防終於潰決,翌日全河奪溜,一河狂濤由決口傾瀉而下。

消失在黃河中都銅瓦巷

當時的署理河東河道總督蔣啟揚於決口前一日向朝廷奏報,「黃河水勢異漲,下北廳銅瓦廂,大溜下卸,無工處所,堤工萬分危險,現在竭力搶辦」,「臣在河北道任數年,該工歲歲搶險,從未見水勢如此異漲,亦未見下卸如此之速。目睹萬分危險情形,心膽俱裂」。關於決口情形,他事後奏報,「道廳文武員弁,於黑夜泥淖之中,或加邦後戧,或札枕擋護,均竭盡心力」;「所加之土,不敵所長之水,適值南風暴發,巨浪掀騰,直撲堤頂,兵夫不能站立,人力難范」;「 十九日漫溢過水」,「 於二十日全行奪溜,下游正河,業已斷流」;「 口門刷寬七八十丈」,自己「心驚膽裂,淚汗交流」。

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今東壩頭)決堤後,黃河水先向西北流,後又轉向東北,最後襲奪大清河河道後由利津流入渤海。

5、歷史的遺憾,留下了今日的黃河最後一道灣。

1855年6月19日,黃河在銅瓦廂北大堤的這次決口形成了一道200多米的大口子,一瞬間,整個銅瓦廂坍塌河內。銅瓦廂決口之初,當時的清朝政府對堵口問題多次商議都沒有決定下來,當時的朝朝廷內部對改道與復道之爭此起彼伏,隨著時間的推移,恢復原有河道最終未能實現,成為永久的歷史遺憾。黃河決堤改道後自由浸流近20年後才逐漸穩定下來,最終形成現行河道。


銅瓦廂也成為現當代黃河研究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重要節點。如今的銅瓦廂決口遺址,已湮沒於河南省蘭考與封丘間的黃河河道之中。


銅瓦廂決堤改道後,殘存的是東壩頭村這一歷史的遺蹟,這裡目前,已經被批准建設地質公園。原先銅瓦廂以東數千里從此斷流的河道也變成了歷史遺蹟,時至今日,河南的商丘、安徽的碭山等地,明清的古河道依然保存完好,部分地段建成了旅遊景點或地質公園。

銅瓦廂決口,黃河再次自然改道,在蘭考東壩頭,由原來的東西走向注入黃海,變為南北走向,在山東折向東北注入渤海,九曲黃河的最後這道彎就是這樣形成的。

6、銅瓦廂黃河決堤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距今大約15萬年前後,黃河全線貫通,進入華北平原以後,河流在華北平原上任意馳騁。黃河下遊河道變遷,受地質、地理、河流地貌、河床演變和人為作用等各種因素影響。


據首次可考而有記錄的洪泛事件是發生於唐堯八十年代(公元前2297年)。最早記述的河道是《漢書·禹貢》描述的禹河。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宿胥(今濬縣淇門)之決是有史料記載的黃河的第一次大遷徙。之後據不完全統計決口達1500多次,中小改道26次。其中形成大改道有7次,其改道決口點均在河南境內。其泛濫決遷的範圍北可達海河流域,注入渤海;南可抵淮河流域,進入黃海,幾乎遍布華北平原。



地學研究證實,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華北大平原之下,在中生代末期恐龍滅絕後到新生代人類開始出現之時,華北大平原還沒有形成,當時這些區域內,裂谷縱橫。其中,東西向的裂谷以濟源坳陷,開封坳陷,南北向的裂谷有湯陰斷陷和東明(濮)斷陷,周口坳陷等,在河南的周邊還存在著黃驊坳陷,濟陽坳陷,冀中坳陷,臨清坳陷等不同級別的坳陷帶,坳陷與坳陷之間為隆起帶,代表性的有內黃隆起,通許隆起,武陟隆起、蘭考隆起,魯西中台隆,滄州隆起,埕寧隆起等不同級別的隆起帶。現黃河河道自西向東穿越的構造單元有濟源坳陷、武陟隆起、開封坳陷、蘭考隆起、東明斷陷、菏澤隆起等。


上述各基底地質構造單元多為斷裂構造所圍限,尤其是大的構造單元,其邊界均為深斷裂所控制。各種地質研究成果表明,深斷裂一般多經歷了長期的、多旋迴發展演化過程,不但具規模大、切割深、活動時間長且多期,性質多變等特點,而且有些至今仍在活動,成為區內主要控震或發震斷裂。隆起區相對抬升,坳陷區不斷下沉,對區內河流的走向、決口、改道等具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因此,對地質構造的研究,尤其是對深大活動性斷裂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


歷史上下游黃河所發生的7次大規模改道中,有四次屬於自然大改道,其決口部位均位於平原下隱伏著的裂谷斷隆帶邊緣。其中,宿胥口決口位於內黃凸起南段西緣;魏郡和商胡埽決口位於內黃凸起段東緣;銅瓦廂決口位於荷澤凸起西南角邊緣。並且都發生在與北西西活動斷裂的交匯帶上,因北西西活動斷裂為壓剪性,水平錯動強烈,不僅發生垂直變形,而且還有水平位移,從而更加危及河道穩定。頻繁的小型垮堤事件也大多與隱伏活動構造有關。

蘭考銅瓦廂大的地質構造格局上,處於濟源-開封-蘭考裂谷(坳陷)與東明裂谷(坳陷)兩條隱伏大裂谷的交匯部位,每條裂谷內都有若干條不同級別的斷裂發育。筒瓦廂及周邊地區基底斷裂構造發育,分布著鄭州-蘭考斷裂、黃河大斷裂、新鄉-蘭考-商丘斷裂、蘭考-聊城等多組斷裂構造行跡。這些來自北東與北西方向的斷裂在這一帶的交匯,形成了一處隱伏著的薄弱帶,在這樣的地質構造背景,這些看不見,但確實存在(隱藏)的斷裂對黃河的走向、決口、改道等具有明顯的控制作用。這些部位就像是一枚枚「定時炸彈」安放在這裡,只要條件成熟,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黃河在蘭考境內長只有25公里,歷史上僅蘭考一帶有記載的金、元、明、清、民國5個時期大小決堤事件就達143次,是歷史上決口最多的地段。由於黃河多次改道變遷,所以蘭考遺留下遍地行河的遺蹟,隱伏構造對黃河決堤的控制作用非常明顯。


黃河河道在鄭州-蘭考段自然選擇東西向行河,說明在行河初期,鄭州-蘭考存在一條近東西向的斷陷低凹帶,目前,斷裂北側仍有一個低凹地帶,屬黃河的背河窪地。黃河在平原區的河道,鄭州-蘭考段為東西向,明清河道在蘭考折向東南,現今河道在蘭考折向東北,不無與該斷裂和新商斷裂、聊蘭斷裂帶的走向和現今活動有直接關係鄭州-蘭考河段一直側蝕右岸也說明了該斷裂的存在。

因此,我們說,銅瓦廂黃河決堤的在偶然性之中,從地質構造的內因講決堤存在者必然性的因素,時至今日,這裡的黃河主河道仍然直接沖刷者東壩頭這塊大堤,儘管防洪等級已經提升的很高,基底斷裂構造的發育,造成地表工程結構的薄弱,威脅始終存在,是近代黃河河防險工要地,防洪一刻也不能放鬆。黃河的側向侵蝕作用,仍然在進行中,是正在發生著的地質作用。

7、以水代兵、促發黃河多次河道變遷。

黃河除去天災外,利用黃河造成的人禍也時有發生。

也以水代兵早在戰國時期就已成為諸侯攻擊敵方常用之策。

金太宗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冬,宋東京留守杜充為阻金兵南下,自李固渡(河南滑縣沙店集南)掘堤,黃河改經滑縣東南、濮陽、東明(山東東明南15公里),經鄄城(山東鄄城北)、巨野(山東巨野南)、嘉祥(山東嘉祥西12.5公里)、金鄉(山東金鄉)入泗水,南流匯淮入海。自此,黃河數十年間或決或塞,遷徙不定。這次黃河奪泗入淮成為黃河變遷史上一次重要的人工改道事件。

80年前的1938年6月9日,國民黨軍隊為了阻止日軍西進,悍然掘開鄭州花園口大堤,使黃河水奔騰直瀉,使得黃河循賈魯河入淮達9年之久,人為地製造了一場震驚世界、慘絕人寰的大浩劫、大災難。


另外,豫北黃河左岸最大的兩個決口扇就是土匪在1913年和1933年分別在雙合嶺、石頭莊扒堤而致的。

作者:章秉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