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滅的不只是靈魂-《湮滅》影評

雨苔思音 發佈 2020-04-28T02:52:41+00:00

正是因為這樣過分的期望,導致電影觀後的落差也尤為之大,總得而言,算是那種比較新穎的科幻片,神秘也有,恐怖也有,甚至導演在《機械姬》中對於意識,對於自我,對於靈魂的探討也不時可見。


​看完原著的第一部小說《遺落的南境:湮滅》之後便抱有了太大的期待,以至於早早就將這部電影抬升至了比肩《機械姬》的程度,當派拉蒙把美國外版權賣給netflex時焦灼萬分,因為無法在第一時間看到了。

正是因為這樣過分的期望,導致電影觀後的落差也尤為之大,總得而言,算是那種比較新穎的科幻片,神秘也有,恐怖也有,甚至導演在《機械姬》中對於意識,對於自我,對於靈魂的探討也不時可見。然而比之原著(這裡只討論第一部原著,因為後面兩部的成色比第一部差之遠矣)則偏生在恐怖和神秘上都有退步,而我認為原著中最為震撼的一幕,解釋「湮滅」的部分則完全刪掉,不得不說非常遺憾,幸而電影通過大量刪改原著內容,用有限的時長竟然自圓其說地講述了一個外星人入侵的故事,結局未免有些老套,過程倒是有不少亮點。



1.一個失魂的男人


首先,我先脫離原著的束縛,只對這個電影進行分析。
電影整體以線性敘事推進劇情,間雜著女主lena的回憶與lena2號回到南境管理處後接受審查的片段,劇情並不複雜(至少不在剪輯上),所以我覺得不存在之前外媒提到的太過晦澀難懂的地方。
開篇前半個小時就是描述lena的老公kane從一個神秘的地方回來,神情冷漠不似平常,然後突發急病卻被送到了一個神秘的地方。原來是一個臨海地區被一股奇異的力量籠罩,kane和一組隊員奉命進入探查,卻只有一人得以逃出卻也命懸一線,為了知道自己丈夫為何如此,lena決定跟著全部是女性的科學家分隊進入神秘區域一探究竟。
丈夫回歸的片段處理得比較有意思,兩個人在後面的交談中雖然兩手握著,那兩隻手卻被映射在玻璃杯中(關於映射後面會提到),這就很明顯地表明了兩人之間出現的一層隔閡。

丈夫的冷漠與女主見到他後久別重逢的欣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以注意一下此時的光線的布置,lena的面部表情一直非常清晰

然而丈夫則大多數時間都陷在陰影之中(而他的頭頂就有光源),而kane的眼窩更是深深凹陷,讓我們很難看清他的目光,這種設計讓我們一下子就能意識到某些事情出現了問題,丈夫的寡言少語令氣氛變得凝固起來,直到他吐出的鮮血讓一切急轉直下。


2.「Lena is a liar」


我完完全全贊同這句話,雖然其實josie完全不用為此大動肝火,因為Lena的謊言遠遠不止這個。

開篇不久,在她尚且對神秘區域一無所知之時,她就通過謊言來矇混過關,洗脫自己。而之後,為了不讓同伴們心生嫌隙,她更是隱藏了自己丈夫是前一期隊員的事實。

我覺得Lena這樣的人設其實很有意思,因為這種謊言其實是一種明哲保身的手段,她一直用這種方法去避免不必要的爭端,卻時刻謀求自己的利益,比如她因為太過寂寞而瞞著丈夫與黑人科學家通姦這事。

那麼Lena愛不愛自己的丈夫呢?她是愛的,她對自己的隊友有沒有情感呢?自然也是有的,所以Lena的謊言更多並不是以欺騙為目的,而是為了能夠維繫一種相對穩定的關係所必要的努力。


3.基因的稜鏡


接下來就是本片的重頭戲了,基因的不斷變異形成的所有神奇的一切。
這是其中某位來自劍橋的高材生的理論(雖然看著就不是很聰明而且理論也憑空而來),就是神秘區域是一個稜鏡,折射了其中所有的基因,細胞在自我複製時仿佛加入了那個七彩迷幻的原料一樣,不斷地變異,就比如說鱷魚嘴裡不斷變化的牙齒形狀,從一根根系上長出的各種形狀的花朵,兩隻姿態相似的小鹿,甚至是另一個自己。

然而如果你要較真的話,這部電影在這方面下的工夫確實有所欠缺,比如除去它刻意展示的鏡頭之外,大部分的神秘區域其實還是一個雜草叢生的地方,比如這個截圖裡,左邊的小花可沒有剛才那般五顏六色,而這也不符合「越深入中心區域,變異越嚴重」的論據。

不過當然,這個設定還是有趣的,而且因為加入了外星的元素,這裡面的「基因變異」已經遠超出字眼上所表現的意思,要不然也不會有變化的掌紋還有蟲子般蠕動的腸子了。

當然,不僅如此,這個稜鏡不僅在折射著每個物種本身的dna,也在不斷將不同物種的dna相互摻雜,那頭大熊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它吃了凱西(雖然貌似其實沒吃,只是殺死了)之後竟然還保留了凱西最後那絕望的呼喊。

而全篇最為美麗的鏡頭也就是在心理學家以某種詭異的姿勢自爆以後,那團美麗的光團復刻出另一個Lena的場景,那真的是一種超越認知的未知,而無論是神秘與恐怖,以未知作為載體無疑是最棒的選擇。


4.兩個失魂之軀的重逢


Lena與複製人那一段不知為何,總覺得少了一些劇情上的張力,在我的想像中,應該是那個複製體每一秒都在逐漸趨近Lena的形態才對,而片中對此的展示則只在拉響磷光彈前,那複製體才露出了Lena的相貌,而之前都只是在模仿她而已。除此之外,如果兩個人一起跳個舞多美,但一旦打起來不就俗了麼。


至於電影最後的一幕,兩個複製出來的外星人彼此相見,其實在影片最開頭就有提示了,複製出來的人,縱然有著足夠的記憶,相貌與姿態,但是在被問到很多問題時,都會回答「我不知道」,而這種冰冷的態度就是他們的共性了。

而大家會問,那么女主之前不是把複製人燒了麼?那個燈塔也確實倒下了啊,如果這是複製人的話,那麼真的女主又在哪裡呢?
這就和之前的那部《極寒之城》非常相似了,所有的故事,其實都是以女主為第一人稱講述的,所以故事的結局,發展,究竟隱藏了些什麼,聽者其實是不得而知的。
還有一點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在電影前半部分有一段Lena和Kane的回憶,女主就在說自己的細胞如果能沒有缺陷不會衰老的話,那麼自己就能永葆青春,兩人也能實現永生,而影片的最後,兩人其實是擁有了某種變異的dna,那麼他們新的dna是否消弭了衰老的缺陷呢?我們也不得而知。


5.然而湮滅的不只是靈魂


電影的總體分析到此告一段落,接下來談談電影與原作的差距。
原作第一部中最為震撼我的一個場景就是關於「湮滅」的了。電影中的湮滅解釋得非常精簡,就是體內不斷變異的細胞會讓人灰飛煙滅,然而「湮滅」一詞在原作中,其實有著別的含義。
這就要提到電影刪掉的一個設定:催眠。
是的,電影里其實有提到分隊一行幾人失去了開始幾天的記憶,然而這個伏筆就再也沒有接上了,而在原作中,所有的隊員都知曉並自願被心理學家催眠,說是可以「安撫心靈,消減穿越邊境的緊張」,而且心理學家在之後其實一直在用她的催眠去制止事端,甚至讓隊員進入危險的地方。

而小說里的女主,因為不小心接觸到了神秘區域中的一種物質而慢慢免疫了催眠,所以她能見到心理學家通過這種手段去進行的隊伍管控,她自己害怕心理學家讓大家一起來進攻自己,於是裝作被催眠的樣子。

而故事後期,眾人分歧越來越大,幾乎是敵視的狀態,在燈塔下面,心理學家奄奄一息之時,看到了女主的到來,說下了「湮滅」一詞。
而「湮滅」,是她的催眠中控制人自殺的語句。
湮滅的不只是靈魂,還有肉體。


6.人性的恐懼和未知


由此可見,原著中所刻意渲染的,並不是變異的怪獸如何恐怖,而是人心之間的爾虞我詐,在這種半封閉的條件下人心的一天天變化。
電影中同樣省去了一個原著中非常重要的場景:地下塔。
那是一個不斷綿延向地下的塔,和燈塔遙相呼應,燈塔如果代表著前人留下的痕跡,是遺產的話,地下塔就是完全神秘的存在。
同樣,原著中所有人都是沒有名字的,只有「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心理學家」這樣的代號,這樣簡化的稱呼使得整個隊伍變得功能化,且詭異起來。
而原著正是通過這些神秘未知的事物來渲染了恐怖的氣氛,這比變異的大熊還是要棋高一著的。

無論如何,不談改編只談這部電影的質量的話,這還是一部比較優秀的科幻片,不過摒棄往常爆米花大片大場面的結果必然就是受眾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銀翼殺手2049同理)。這個沒有辦法,只能冀希於觀眾的觀影口味提升了,但我還是希望每年能有更多這樣沒有那麼多爆炸,沒有那麼多打鬥的相對而言更為純粹的科幻,畢竟總需要這麼一些作品,帶我們看向超越認知的未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