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為終 向前跑」2019年民生實事落地生根,刷新百姓幸福感

濰坊晚報 發佈 2020-01-01T02:45:38+00:00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市教育局 新建改擴建81所中小學,在全省率先消除大班額2019年,濰坊重點辦好32件民生實事,涉及教育方面的有不少。記者 王路欣 周曉晴 王葉妮 竇圓娜 隋煒鳳


​​​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眨眼,又是新的一年。回顧2019年,我市各地各部門辦理眾多民生實事,在教育、交通、民政、文體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群眾帶來方方面面的實惠與便利。近日,本報對2019年的幾件民生實事進行了盤點,看看這些民生實事給市民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



市教育局 新建改擴建81所中小學,在全省率先消除大班額

2019年,濰坊重點辦好32件民生實事,涉及教育方面的有不少。為全面破解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助推教育資源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升級,2019年我市新建、改擴建81所中小學校納入市政府民生事實。

2019年,學校建設在融資難、用地緊、手續嚴、周期長等外部環境和因素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堅持政府主導,完善多元投入,加強過程管控,強化督查考核,市縣兩級齊心協力,狠抓工作落實。截至目前,全市81所學校建設任務已整體完成,實現開工81所,竣工57所,完成投資29.24億元,竣工建築面積76.28萬平方米,新增學位3.8萬個。實際完成比計劃投用學校增加3所,竣工面積增加8.48萬平方米。根據省教育廳通報,我市在全省率先消除55人以上大班額,提前完成2020年大班額化解任務。

另外,我市小學課後延時服務全省領先,在全國產生一定影響。小學生課後延時服務列入市政府32件民生實事之一,建立起長效化經費保障機制,2019年共落實4597.47萬元。875所小學全部開展課後延時服務工作,參與學生34.8萬人,占小學在校生總數的63.1%,得到家長和社會廣泛點讚認可,獲全市優秀工作成果二等獎。市政府在全省小學課後服務觀摩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市體育局 投入850萬元,新建、更新了480處社區健身工程

2019年,濰坊市體育局重視群眾體育抓便民惠民,努力構建「體育生活圈」,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體育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為解決中心城區健身設施種類單一、球類場地數量不足的現狀,2019年共投入850萬元新建、更新行政村(社區)健身工程480處;在中心城區建設了13處籠式球類場地;依託奎文區梨園街道新建公園,高標準打造了1處負氧離子體育公園;在奎文區(體育公園)、濰城區(區政府廣場周邊)、高新區(萬聲運動工場室外廣場)共建設了3處智能健身場地,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了中心城區「10分鐘健身圈」內涵。

  市體育局還積極配合創城工作,主動對接市城管局等有關單位,推進落實街頭公園體育設施的建設。經過考察論證,最終確定了44處具備條件的街頭公園,投入資金48萬元共安裝健身器材54套,為街頭公園增加了體育元素,促進了中心城區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

此外,市體育局重點打造樣板示範項目。打造了「全民動起來、濰坊更精彩」全民健身活動品牌,帶動全市群眾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努力實現全民健身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精彩、全年不斷線。創新舉辦了2019濰坊「足球月」活動。成功舉辦了濰坊市第二十屆運動會、2019年世界西洋棋青少年錦標賽等大型賽事活動,著力打造一批品質高、品牌好的精品賽事。


市殘聯 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和殘疾學生補助標準提高

我市將0-17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和進一步提高全市殘疾學生、貧困殘疾人子女助學補助標準列為2019年重點辦好的32件民生實事之一,要求提高全市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救助標準,按照救早救小、應救盡救的原則,提高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救助標準和殘疾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子女助學補助標準,進一步減輕殘疾人家庭負擔。

為進一步完善我市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制度,確保每一位殘疾兒童得到及時、有效的康復訓練與服務,2019年我市投入資金1523萬元,分類提高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救助標準,對全市符合條件的聽力言語、孤獨症、智力和肢體殘疾兒童(含腦癱兒童)提供康復訓練救助。

2019年,全市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救助項目共救助1116人,其中腦癱兒童康復救助265名,智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375名,孤獨症兒童康復救助257名,聽力言語殘疾兒童康復救助114名,「機構+家庭+社區」康復救助105名。

同時,進一步完善殘疾學生教育救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鼓勵和幫助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子女順利完成學業。根據山東省相關部署,我市加大殘疾學生就學支持力度,對符合資助條件的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子女優先予以資助,逐步提高資助水平。2019年,全市為2396名在校殘疾學生和2720名貧困殘疾人子女學生,總計5116人發放助學補助金666.1005萬元。助學補助標準提高30%,所有助學資金已全部發放到位。



市民政局

全市共建成104處標準化社區居民服務中心

2019年,市民政局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積極推進標準化社區居民服務中心建設。作為32件民生實事之一,從2019年開始,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市328處城市社區建設標準化社區居民服務中心並規範運營。

在濰城區北關街道北園社區服務中心,假期時會有「九點鐘學校」,社區里的孩子在這裡能免費學畫畫、舞蹈等。社區服務中心設有休息室、棋牌室、舞蹈室、餐廳、助浴艾灸室、花藝茶藝室等,不少老年人在此休閒娛樂。

  記者從市民政局政權科了解到,標準化社區居民服務中心按照布局合理、規模適度、設施齊全、功能完善、便捷實用的原則,在符合城市建設規劃的前提下進行建設。根據社區人口規模確定居民服務中心建築面積,對建築面積500-999平方米、1000-1299平方米、1300-1799平方米、1800平方米及以上的,市縣兩級財政按標準分別給予10萬元、15萬元、20萬元、25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連續三年每年分別給予3萬元、4萬元、5萬元、6萬元的運營補助。2019年,全市已經建成104處標準化社區居民服務中心。


發放補貼1.51億元,惠及全市十餘萬殘疾人

我市將「投入1.37億元,對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提標擴面,全力保障其基本生活」列為2019年重點辦好的32件民生實事之一。對此,市民政局、財政局、市殘聯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調整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的通知》,提高標準的同時,擴大了保障覆蓋面。

享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的一、二級殘疾人,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於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50元。享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的三、四級殘疾人,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20元。享有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一級殘疾人,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於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50元。享有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二級殘疾人,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20元。將三、四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納入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範圍,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

截至2019年11月底,共發放困難殘疾人補貼資金1.51億元,惠及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人數91996名,惠及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人數28549人。


提高低保標準,全年共發放4.15億元救助金

我市將「投入4.15億元,全面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及護理標準」列為2019年重點辦好的32件民生實事之一。對此,市民政局積極應對,隨著12月份低保和特困供養資金的發放,圓滿完成全年4.15億元救助資金的發放工作。

首先,全面提升城鄉低保救助水平。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580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5000元。2019年12月1日起,我市再次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城市低保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於580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5200元。

其次,統籌推進特困人員救助供養。2019年1月1日起,將城市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800元,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於870元;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基本生活標準為每人每年不低於6500元,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每人每年不低於4800元。12月起,再次提高特困人員供養水平。城市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於870元;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7000元。城鄉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分三個檔次,均按照不能自理每人每月450元、半自理每人每月280元、自理每人每月150元執行。

截至2019年11月底,已累計發放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資金3.85億元,惠及102503名困難群眾。隨著12月份低保和特困供養資金的發放,圓滿完成全年4.15億元救助資金的發放工作。


市人社局

城鄉居民養老金及補貼標準均提高

為落實政府為繳費困難群體代繳養老保險費的政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聯合下發通知,自2019年起將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困難群體政府代繳養老保險費標準,由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截至目前,我市投入2106.15萬元實現了困難群體政府代繳養老保險費全覆蓋,共有70205名困難群眾享受到了該政策「紅利」。

2019年,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居民予以適當傾斜。其中:65-74歲待遇領取人員每人每月領取的基礎養老金從118元提高到123元;75歲(含)以上待遇領取人員每人每月領取的基礎養老金從118元提高到128元。全年增發基礎養老金9096.12萬元,涉及113萬人。

同時,再次提高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標準。根據我省現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檔次,對選擇300元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500元、600元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於每人每年60元;對選擇800元及以上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於每人每年80元。鼓勵引導居民早參保、長繳費、不斷保,對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後(不含補繳年限),每多繳一年,在領取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每月加發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1%的年限基礎養老金。




市交通局

「大數據大網絡」打造「大交通大樞紐」

市交通運輸局於2013年開始,全力加快發展智慧交通,以「大數據、大網絡」打造「大交通、大樞紐」,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深度融合,實現交通管理和服務質量快速提升。

信息化建設方面,將我市汽車站、火車站計程車崗亭、機場和港口等交通重點場所視頻監控系統進行了整合,實現與相關單位之間的互聯互通,目前已實現交通重點場所高清視頻監控全覆蓋;對市區2221輛計程車安裝GPS調度管理系統;逐步對全市「兩客一危」車輛安裝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建成交通執法車輛可視化調度管理系統;搭建濰坊市交通運輸能效統計監測考核平台;建設我市網約車監管平台,多項審批業務已實現了交通、交警、公安三方聯審功能;開展交通信息化整合共享工作,實現了與省交通運輸廳、市大數據局等單位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完善信息化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編制完成了《濰坊市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報告》;網絡信息安全防護能力不斷提升;行業大數據能力顯著增強,交通運輸應急指揮平台在現有的交通重點場所視頻監控系統等基礎上,不斷擴充行業信息數據的種類和覆蓋範圍。

公共服務方面,開通95128巡遊車電召約車平台及計程車查詢服務熱線和微信公眾號。此外,還開通了12328交通服務熱線、計程車信息查詢網上申請渠道。


記者 王路欣 周曉晴 王葉妮 竇圓娜 隋煒鳳 (圖片均為資料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