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專注力太差?在家陪孩子玩「尋寶」遊戲吧

幼兒說 發佈 2020-01-27T20:02:20+00:00

適逢最近有父母說,希望在寒假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今天幼兒說特意聊聊,孩子們在家玩著就能慢慢提高專注力的小遊戲。

寒假兼春節,不料遇上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不能出門拜訪親戚,也不能出門玩耍?孩子們在家如何過呢?看太多動畫片傷害眼睛,怎麼辦?



適逢最近有父母說,希望在寒假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今天幼兒說特意聊聊,孩子們在家玩著就能慢慢提高專注力的小遊戲。小朋友的專注力差,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可這是為什麼呢?


年幼孩子為啥專注力差?

心理學家高普尼克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她說年幼孩子的專注力就像燈籠。例如,一個孩子閱讀繪本時,會留意圖片上人物帽子上的小圖案,在公園玩耍時會突然被鳥鳴聲吸引了注意力,走路時會關注路邊的小狗崽……但是,他們對前者的關注也不長,當有其他事物出現時,他們的專注力馬上轉移了。



為什麼這類現象如此普遍?高普尼克經過研究也發現,年幼小朋友大腦的前額葉皮質沒有發育成熟,不容易專注,與此同時,孩子的想像力卻非常豐富,這可是大腦前額葉皮質沒成熟帶來的好處。孩子長大後,專注力自然會變好嗎?

其實,長大不等於專注力自然變好。眾所周知,很多成年人的專注力也很差。專注力差,對孩子有什麼影響?為人父母不難發現,孩子缺乏專注時,做事情不能從一而終,甚至很難做完一件事情:



例如孩子玩了一個玩具,很快就玩另一個,缺乏興趣;

例如繪本翻了幾頁就被丟掉;

例如作業寫了幾行,孩子就開始吃零食;

例如孩子上課時望著窗外發獃,屢屢被老師批評……

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孩子專注力差的表現。神經學家Baba Shiv甚至說,專注力差的人,更容易向誘惑屈服。例如他們可能會更愛吃糖、做事不能從一而終、他們在需要努力時更容易向安逸屈服……這種「缺陷」,最終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障礙。


孩子專注力差,父母怎麼辦?推薦兩個親子小遊戲


親子遊戲一,「尋寶」遊戲

材料準備:鉛筆一支、小紙片數張、一個「寶貝」(父母可以自由選擇,可以是糖果、玩具或其他孩子喜歡的小物件)。

遊戲前準備:家長先把「寶貝」放在屋子的某一個地方,在屋裡的「位置1」放一張小紙片,提示下一個目的地在哪裡……以此類推,父母們可以共選擇4,5個位置。



下面是一個例子:

一位媽媽給孩子包了一個大紅包(「寶貝」),藏在了屋子的某個地方。

遊戲開始了,媽媽提示小男孩,在客廳的書桌上,有一張紙片被寫著藏寶的地點提示。當小男孩在書桌上尋找了一遍後,最終在一本書中找到了一張黃色的紙片,上面有文字:「廚房一隻綠色的罐子」;當孩子按照提示,前往廚房找到一隻綠色的罐子後,發現了裡面另一張黃色的紙片,上面也有文字:「小房間的枕頭底下」;當孩子按照提示,進入小房間,在一隻枕頭底下發現了另一張黃色的紙片,上面有文字:「陽台的抹布」;當孩子在陽台的抹布下找到另一張黃色的紙片,上面有文字:「大房間的床底柜子」;最終,孩子在大房間的床底柜子,尋找到了「寶貝」。

一般來說,孩子玩這個遊戲會充滿樂趣與興趣,常常是玩了一次後要求再玩。如果你家孩子玩了幾次後,感覺新鮮度下降了,可以玩一玩下面的遊戲。


親子遊戲二,畫線條



準備一張白紙,或一張有橫線的紙,讓孩子拿一支鉛筆或簽字筆畫平衡線。平衡線與平衡線間,上下間隔1cm,不能交叉、不能黏合,當兩條橫線交叉或黏合,要重新畫。

這個小遊戲有什麼好處呢?年幼小朋友由於小手不夠靈活,劃線時非常容易導致線條重合或交叉,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專注,才能畫出平行的線條。

這兩個親子小遊戲,父母和孩子們可以經常玩,慢慢地,你可能便會驚訝孩子的進步!快玩起來吧!



關鍵字:寒假春節、專注力、親子遊戲、親子互動、育兒方法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抄襲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