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 搭建屬於農村老年人的「小飯桌」

觀威海 發佈 2020-05-09T05:39:05+00:00

日前,在威海乳山市徐家鎮東峒嶺村農村幸福院約80平米的食堂內,15位老人戴著口罩,間隔一米,排隊取餐,享受「農村餐桌」帶來的暖心服務。

熏鮁魚、芹菜炒肉、西紅柿雞蛋湯……日前,在威海乳山市徐家鎮東峒嶺村農村幸福院約80平米的食堂內,15位老人戴著口罩,間隔一米,排隊取餐,享受「農村餐桌」帶來的暖心服務。「現在真好,不用自己忙活,就能按時按點吃上現成的可口飯菜。你看這裡有8張桌子,以前我們都是在這兒吃,吃完飯嘴一擦,也不用刷鍋刷碗,還能跟大家湊在一塊說說話。」村民李愛梅高興地說,受疫情影響,他們現在是分餐制,飯菜由工作人員幫忙打包好了,個人自行取餐帶回去吃。

「在我們農村,有很多老人經常一頓只有一道菜,剩飯剩菜熱了這頓熱下頓,還有些老人還經常懶得做,吃了上頓又沒下頓。」徐家鎮東峒嶺村「農村餐桌」負責人姜文同說,為了能夠讓農村老人按時按點吃上一餐可口的飯菜,東峒嶺村積極響應農村老年餐桌建設工程,依託現有的農村幸福院建立了村級自營型「農村餐桌」,解決村內老年人特別是特殊困難老年人「一餐熱飯」的問題。

東峒嶺村的「農村餐桌」是乳山市首批建成運營的農村餐桌示範點之一。去年以來,為解決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特別是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就餐基本服務需求,乳山市積極探索建立農村助餐服務新模式,搭建起屬於農村老年人的「小飯桌」。

「結合村情、民情,我們在『農村餐桌』建設方面探索村級自營型和集中配餐型兩種模式。」乳山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工作人員介紹,村級自營型是依託各個村原有幸福院或閒置資產,對其進行進行簡單的裝修改造,配備桌、椅等必要的用餐基本設施和水、電、暖,消防等設施設備,建設村級自營型「農村餐桌」,由村集體負責運營;集中配餐型則是村集體提供場地,將運營服務進行外包,與周邊具備養老資質的機構、組織等開展合作,由養老機構或專業服務組織集中開展送餐、配餐服務。

據了解,為解決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對象、低保對象等享受政府特殊服務群體的吃飯需求,乳山市還探索了將「農村餐桌」與政府購買服務相結合,由政府出錢,從餐桌統一購買服務,為特殊服務人群提供助餐服務。「我們村的『農村餐桌』就與政府展開合作,代做全鎮特困人群的餐飯,由政府統一支付費用,為全鎮特困人群提供助餐服務,本村特困人群由村集體安排專人送餐上門,其餘村莊則由鎮政府安排專人取餐,進行統一配送。」姜文同說。


「農村餐桌」不僅僅是讓老年人吃上熱飯,還得吃的安心、讓家人放心。為此,乳山市民政局與市場監管局合作,嚴格落實食品經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制度,指導「農村餐桌」建立了食品安全自查檢查記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信息公示管理台帳,對餐廚廢棄物收集管理。對於餐桌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從業人員建立食品安全培訓、考核記錄。


「我們每年會聯合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對『農村餐桌』進行兩次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檢查,同時也會聯合鎮區對『農村餐桌』進行不定期抽查,嚴格規範管理。」乳山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工作人員說。對於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從業人員,他們每年會對其進行兩次關於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規範化培訓,確保餐桌的安全可靠。


目前,乳山市計劃建設20處「農村餐桌」,所有餐桌選址均已完成正在積極建設中,其中6處餐桌建設完成,包括東峒嶺村、人石村在內的4處開始試運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