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也需要交朋友,怎麼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這裡有幾條建議

懷孕百科知識 發佈 2019-12-22T07:54:48+00:00

​​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利用各種細節讓孩子完成交往的過程,比如讓孩子去商店買些日用品。作為家長,不僅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更要重視孩子的交往能力,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呢?一定要從小培養!

​​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利用各種細節讓孩子完成交往的過程,比如讓孩子去商店買些日用品。


作為家長,不僅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更要重視孩子的交往能力,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呢?一定要從小培養!


1、教給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合作、協商、分享、輪流等交往技能都需要家長在潛移默化中教給孩子,比如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教孩子在交往中學會關心他人,這是與人相處、培養孩子交往能力的根本。


2、鼓勵孩子走出家門

只有通過與人交往才能學會交往的技能,所以孩子的生活空間不應該局限於家裡,家長要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廣交朋友,讓孩子得到更多交往機會。

比如讓孩子去找鄰居的小夥伴玩,邀請小夥伴來家裡做客,或者同學來家裡做客。

心理學家指出,指導和訓練孩子掌握交往技能,幫孩子走出孤獨依靠同伴具有特殊作用,孩子從中學到的技能不是大人能教會的。


此外,家長也可以適當帶孩子進入大人的社交圈,外出做客時可以帶上孩子同行,讓孩子注意大人間的交往和談話禮貌。如果家裡有客人來,也把孩子介紹給大家,讓孩子參與接待,而不是一味的趕孩子去旁邊自己玩。


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利用各種細節讓孩子完成交往的過程,比如讓孩子去商店買些日用品,或者幫忙把東西轉交給他人等等,儘量讓孩子獲得更多的交往機會。


3、為孩子創造和諧平等的交往氛圍

家庭里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時,應該採取民主的方式,聽聽孩子的一件,尊重孩子的選擇,家長不應擺出「長道尊嚴」的姿態為孩子決定一切。此外,孩子也有權知道加重的大事,並讓孩子能夠參與討論。


4、告訴孩子「你能行!」

一句簡單的「你能行!」往往能改變處於困境中的孩子,這是父母滿懷著激情和信任的態度。不管孩子現在是怎麼樣,將來還沒到,家長對孩子的信任和期待都要持續的增加,全身心相信孩子,鼓勵孩子:「你能行!」


孩子最信賴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深遠。如果父母總是說孩子「你不行」、「你不會做」,孩子的信心就會被打擊,潛在的能力或許慢慢的被遏制了。如果父母對孩子總是賞識和信任的態度,便能夠有效激發孩子興趣,讓孩子的潛能便得到了更多的發揮。父母發自內心的賞識可以說也是塑造孩子性格的基礎。



5、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需要得到鼓勵

當孩子逐漸長大,交往技能也有了明顯的進步,見到陌生人不會再膽怯畏縮、不敢說話了。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每一點變化,當孩子在課堂上能勇敢的舉手發言、見到老師時能主動打招呼、能邀請同學來家裡做客,能對陌生人微笑致意,能對弱者提供幫助……種種變化家長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積極鼓勵孩子。相信家長堅持的鼓勵也能看到孩子逐漸良好的表現。


6、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準時出現

父母是孩子的依賴,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適時出現並將手輕輕遞給正在難受的孩子,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安定劑。所以,拍拍因為失敗而傷心的孩子的肩膀、給凍得兩腮發紅的孩子一個溫暖的懷抱、為飢餓的孩子準備可口的美食、給摔傷的孩子塗藥都是一個父母應當及時做的事情。

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獨立起來,不能事事包干,不能讓孩子過於依賴自己,不要溺愛孩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