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放開占道經營政策,地攤重燃城市煙火氣

開放視界 發佈 2020-06-03T23:13:33+00:00

來源;中國商報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幾個月不開張沒收入、鋪面租金難以負擔,個體戶在疫情期間受創嚴重。為鼓勵個體戶恢復經營,助其渡過難關,中央文明辦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已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以及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來源;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幾個月不開張沒收入、鋪面租金難以負擔,個體戶在疫情期間受創嚴重。為鼓勵個體戶恢復經營,助其渡過難關,中央文明辦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已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以及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隨後,各地放開地攤經營政策,各年齡段的人開始擺地攤、逛地攤。城市煙火氣下不僅是一張張生動的面龐,也是中國經濟復甦的縮影。

多地放開占道經營政策,地攤重燃城市煙火氣

資料圖 CNSPHOTO供圖

目前,已有多地允許商販在不影響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占道擺地攤。成都市允許商販在確保不影響居民、交通和不擾亂市容環境秩序的情況下擺攤設點;河南省許昌市增加開放一批背街小巷,讓個體商販在道牙以上區域經營;上海市城管執法局近日印發《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配合屬地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科學設置夜市,指導夜市落實管理主體、實施商戶自治。

對於地攤經營的合法化,眾多民眾表示支持。「早市每天早上的交易量都非常可觀,到了八點,商販們就收拾好陸續撤離。既不占地影響出行,又方便了群眾。」家住西橋早市附近的遼寧盤錦市民周女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據她觀察,早市區域內道路上的油污很少,商家總體上都很自覺。「夜市和早市為老百姓的生活帶來補充和調劑,也讓城市更具煙火氣。只要有序管理、不因占地影響市民正常出行、不破壞市容環境,我十分支持地攤經營」。

廣州市民李先生也愛逛地攤。他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他常去的攤檔的經營地點大都是固定的,早市地攤要按時收攤,當地對夜市出攤商販也有自行收拾垃圾的要求。「老百姓喜歡逛地攤,有人氣、價格親民,逛著也舒心」。

後浪推前浪,現如今,擺攤已不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這在年輕人當中也逐漸流行開來。呼和浩特市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中山路的夜市里,有許多年輕人擺攤,甚至還有「00後」開車出來擺攤。倉鼠等小寵物、車載光碟......在該網友曬出的照片中,記者看到出售的商品種類頗為豐富。「『00後』也開始摸索創業道路了,希望地攤政策能持續下去,給年輕人創造更多可能性的機會。」有網友表示。

「擺攤也可以是年輕人賺錢的備選項」,一位在廣州有過擺攤經歷的本科應屆畢業生馬曉佳(化名)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擺地攤沒有高昂的鋪面租金,成本低、前期投資少,而且收益快。「很多有經驗的擺地攤人士收入也較為可觀,即使不作為主業,利用閒暇時間擺攤也能賺點零花錢。」馬曉佳說道。

政策放開擺地攤已經對就業起到積極作用。中國商報記者在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官網了解到,截至5月14日,成都市共設有臨時占道攤點、攤區1636個,允許臨時越門經營點位18260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16975個,直接和間接增加就業崗位超10萬個,助攻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98%。有業內人士認為,地攤經濟實際上就是流動性的非正式就業。

食材是否衛生?商品質量是否有保障?地攤流動性大,如果出現問題,是否會影響追責?在發聲支持之餘,地攤購物存在的諸多隱患也使許多網友表示擔憂。

「大部分小生意人是守規矩的」,李先生認為,對於部分攤販的欺詐和影響治安等問題,有關部門的巡邏、疏導和規範管理的舉措能夠強制小生意人合法合規經營。如發現商販有違規現象,處罰、市場禁入等措施也能夠發揮震懾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