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致性早熟、發育落後!不注意這件事,對孩子影響太大了

崔玉濤育學園 發佈 2020-06-03T02:38:08+00:00

但是,如果我們在家使用消毒劑,寶寶在探索的過程中就有可能吃進殘留,造成消毒劑慢性食入,殺傷腸道細菌,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讓脂多糖進入血液,導致脂肪細胞異常積累脂肪,造成肥胖。

「喲,你家孩子胖乎乎的真是太可愛了。」很多家長常常覺得孩子稍微胖一點說明營養好,身體棒,其實這種看法有待商榷。

因為嬰兒肥的情況雖屬正常,但如果孩子真的超重甚至肥胖,則會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甚至影響發育,還會為他以後的健康埋下大量隱患,可以說讓孩子的健康「輸在了起跑線上」。

下面就來探討一下孩子肥胖可能帶來的健康問題,肥胖的原因和應對方法。

01寶寶肥胖隱患多

可能有些家長還是覺得寶寶胖點好像也沒啥啊?那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些肥胖帶來的隱患吧:

性早熟

國內外已經有大量研究證明,肥胖是孩子性早熟的重要誘因。

201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我國研究者通過評估上海1.8萬名少年兒童的肥胖程度(包括BMI和腰圍等指標)和發育情況,發現肥胖和性早熟密切相關。

性早熟可能造成孩子過早停止長高,還會帶來種種心理、生理問題。

高血壓

雖然「高血壓」聽上去和孩子似乎完全不搭,但真的有不少孩子會出現高血壓。

肥胖正是兒童高血壓的重要誘因之一,因為肥胖會導致脂肪在血管系統中堆積,阻礙血液流動,導致血壓升高。

血壓高了,心腦血管疾病往往會趁虛而入,眼睛跟腎臟也會深受其害。

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呼吸道應當是暢通無阻的,所以睡覺的時候應當只有輕微的呼吸聲。

但如果呼吸道因為種種原因變得狹窄,呼吸時氣流受阻,就會發出鼾聲,甚至發生呼吸暫停。

對孩子來說,常見的原因包括腺樣體肥大、扁桃體發炎腫大等等。

對肥胖的孩子來說,由於呼吸道周圍有更多的脂肪填充,會導致氣道變得狹窄,可能誘發打鼾甚至呼吸暫停,而且越胖的孩子,情況往往越容易惡化。

長期如此的話,會擾亂孩子睡眠,讓他第二天無精打采影響學習和玩耍,甚至還會造成心肺損傷。

影響孩子發育

如果我們身上綁幾個沙袋,肯定無法像平時那樣跑跳自如了。

肥胖也會帶來這樣的問題,那就是為孩子增加了不少額外的負擔,這會導致他運動起來較為吃力,既影響大運動發育,還會增加關節負擔甚至導致骨骼變形。

而且肥胖的寶寶有可能越胖越懶得動,越不動就越胖,造成惡性循環。

長期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肥胖除了會直接導致一些健康問題,還會為孩子帶來長期的健康隱患。

肥胖的孩子,成年後患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都會增加不少。

而且胖胖的孩子有時行動不便,往往還會被小夥伴取笑孤立,帶來一些心理問題。

02預防孩子肥胖,注意這幾條

有很多原因能造成孩子肥胖。

有遺傳方面的因素——如果父母中至少有一個肥胖者,孩子肥胖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除此之外,可能引起肥胖的,還有神經、內分泌和心理方面的因素。

不過遺傳咱沒法干預,涉及醫療和心理的,則應當直接尋求醫生幫助。

所以下面咱們重點講一些家長能夠做到的,養育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注意事項。

營養均衡

關於食物營養和肥胖,有時我們可能會有點似是而非的偏見。

比如一說起水果,第一反應大概是:「減肥!健康!」而一說起脂肪,多半會一臉嫌棄:「長肉,不健康!」可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很多水果含糖量其實很高,如果孩子經常吃很多,既容易增長體重,也常會影響正餐食量。

如果常把水果榨汁給孩子喝,那更容易造成孩子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糖,很不健康。

脂肪呢,則不能一概而論,它也是我們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像脂肪中的反式脂肪酸,攝入多了確實會造成肥胖等健康問題。

但也有一些脂肪酸對身體大有好處,比如ω-3多不飽和脂肪酸。

這類脂肪酸有的可以調節脂類代謝,能夠幫助清理血管中的膽固醇,有的則是孩子大腦和視網膜的必須成分,攝入不足甚至會影響孩子發育,還會影響孩子免疫系統。

可見,簡單地對食物或營養素一刀切,「健康」的多吃「不健康」的不吃,並不一定符合身體的實際需求。

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稍微做點功課,了解常見食物的營養特點,給孩子種類豐富的食物以做到營養均衡。

因為某種程度上說,肥胖也是一種營養不良,是營養素攝入不全面的結果。

營養均衡雖然乍一聽有點無從下手,其實你只要照著中國營養學會的膳食寶塔給孩子準備食物,在每種大類下勤換點花樣就沒問題了。

多運動

雖然減肥秘訣說起來就那四個字「少吃、多動」,但是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少吃」僅限於不要過度餵養,而不能像大人那樣刻意節食以免影響正常生長發育。

因此我們只能在「多動」上下功夫了。

對於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寶寶來說,讓他多趴臥即可起到鍛鍊的效果,而對能爬會走的寶寶,為他創造一個安全的探索環境,在旁邊看著他隨便折騰,那運動量就足夠了。

此外,家長陪寶寶的時候多帶寶寶做點活動量大親子遊戲也是很好的。

至於更大的孩子,那當然是到戶外去奔跑笑鬧了。

保護腸道菌群

除了營養和運動,腸道菌群也會影響孩子的體重。

有研究發現,超重或肥胖孩子的腸道菌群與普通孩子的有區別。

母乳餵養的寶寶,長大後更不容易超重和肥胖;

自然分娩的寶寶比起剖宮產的寶寶,超重和肥胖的可能性也更低,而母乳餵養和自然分娩,則非常有助於腸道菌群的建立。

但是,如果我們在家使用消毒劑,寶寶在探索的過程中就有可能吃進殘留,造成消毒劑慢性食入,殺傷腸道細菌,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讓脂多糖進入血液,導致脂肪細胞異常積累脂肪,造成肥胖。

除此之外,腸道菌群失調還會導致孩子出現腹瀉、便秘、易過敏等等的症狀。

因此,家裡平時不應該使用消毒劑。

最後,要想及時發現孩子超重、肥胖的苗頭,偶爾想起來才給孩子稱個體重是不行的。

家長需要定期測量孩子的體重、身長/身高,繪製生長曲線,再通過生長曲線的趨勢變化,來判斷孩子生長情況是否正常,及時調整自己的養育方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