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安全100問,家庭燙傷勝在預防,發生燙傷謹記5原則

童行夥伴 發佈 2020-06-04T09:54:10+00:00

鄰居在廚房做飯,一手端著剛出鍋的熱湯,一手拉門而出。

鄰居在廚房做飯,一手端著剛出鍋的熱湯,一手拉門而出。結果正在客廳玩兒的兒子聽到媽媽的動靜,一溜小跑沖向廚房門口,稍不留神,媽媽手裡的熱湯灑到了孩子的手臂上,媽媽一下慌了神……

平時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燙傷的情況,特別是孩子,他們活潑好動,對危險的敏感性低,這也導致孩子更易遭受燙傷。

爸爸媽媽們照顧寶寶時,一定要學習些安全護理知識,儘可能的做到未雨綢繆,如前文所述,不要等到傷害發生時慌神。

發生燙傷時,謹記五原則

1. 沖:即快速用自來水沖洗傷口10分鐘以上。切記,不能用冰塊。

2. 脫:將燙傷處的衣服脫下,如果發現傷口和衣服粘連在一起了,不能硬脫,視情況剪開衣服。

3. 泡:將傷處放在冷水中浸泡半小時以上。如果傷口已經起泡破皮則不能浸泡了。

4. 蓋:即去醫院之前,先將傷口用紗布蓋住,目的是防目傷口污染。

5. 送:即視燙傷情況安排送往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燙傷勝在預防

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家庭防燙傷父母必讀


  1. 儘可能的教孩子一些安全知識,讓孩子能夠理解熱、燙等危險情境,讓他們學會遠離危險並保護自己。
  2. 家中的熱火瓶要放置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不要讓孩子單獨拿取。
  3. 冬天家裡使用的電暖氣等取暖設備,不要放置在孩子周邊,防止孩子觸碰。
  4. 父母在端熱飯菜時,要大聲提醒孩子遠離,防止孩子突然跑過來撞上。
  5. 不要讓孩子在廚房玩,爸爸媽媽在廚房做飯時,注意關好廚房門,防止孩子突然闖入。
  6. 父母在給孩子準備洗澡時,建議自己在浴室調好水溫後,再讓孩子進入。如果是往澡盆里倒洗澡水,一定要注意先倒涼水,再加熱水。
  7. 不要讓孩子拿取打火機等點火工具。
  8. 小心桌面用的檯燈,使用一段時間後其燈罩的溫度也會升高,防止孩子觸碰。
  9. 不要讓孩子玩正在充電的手機、平板及其它充電式玩具。
  10. 用熱水袋給孩子暖被窩時,在孩子入睡前要拿手;更不要給孩子用電熱毯。

對於6歲以上的學齡兒童家庭,父母不只需要教孩子掌握安全知識,還要讓孩子學會使用相關工具、設備,如燃氣灶、電飯鍋、蒸箱、烤箱等等

6歲以上的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嘗試,他們希望並願意為自己或家人做他們想做的事,可能是給爸爸沏一杯茶、也可能是給媽媽洗個碗。父母應該有意識的教會孩子正確使用電器設備,儘量不要等到孩子心血來潮時隨意發揮,否則很容易發生燙傷等危險。

每個家庭都需要一本《兒童安全意識養成課》

千般呵護,萬般保護,也不如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哪些是孩子的安全區?我可以玩刀具嗎?熱水會燙手,我能玩嗎?推薦給各位爸爸媽媽和孩子們一本親子共讀書《兒童安全意識養成課》,讓孩子安全意識早養成,遠離傷害,健康成長。

孩子的一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爸爸媽媽在平時的教養過程以及自己的身邊經驗也許並不能做到方方面面的有意識引導,不如現在和孩子一起,如講故事一般,如小測試一般和孩子一起遇見,一起學習吧!



往期推薦

父母如何引導6-8歲孩子走向自主閱讀?5步從繪本過渡到橋樑書

放下手機真不難!只要5招讓家長引導孩子有節制使用手機

起外號也是校園霸凌,家長不可輕視,別讓外號傷了孩子


我是小雨沙沙,我在北京與你分享育兒、親子教育經驗。我們,育兒路上一起成長,感謝閱讀,歡迎轉發、關注@童行夥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