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產品為何屢屢被假冒

中國醫藥報 發佈 2020-06-04T11:53:11+00:00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停止銷售44批次假冒化妝品的通告》。此外,10批次產品假冒廣州市景紅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產品,8批次假冒廣州市漢邦化妝品有限公司產品,7批次假冒廣州偉長利化妝品有限公司產品,6批次假冒廣州市鑫姿化妝品有限公司產品。

(本報記者 落楠 實習記者 宋佳薇)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停止銷售44批次假冒化妝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通告》顯示,標示名稱為威蒂雅水元素·絢彩亮麗染膏、景紅達燙髮液(熱敷型)等化妝品為假冒產品。

今年2月1日以來,國家藥監局共發布了4期關於假冒化妝品的通告。記者梳理髮現,4期通告共涉及237批次假冒化妝品,其中被假冒的多為小微企業。

涉事企業人員拒絕接受採訪

237批次假冒化妝品共涉及150家被假冒企業,其中廣州市浩鑫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被假冒的批次最多,18批次燙染類產品假冒該企業生產。

此外,10批次產品假冒廣州市景紅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產品,8批次假冒廣州市漢邦化妝品有限公司產品,7批次假冒廣州偉長利化妝品有限公司產品,6批次假冒廣州市鑫姿化妝品有限公司產品。

「企查查」顯示,廣州市浩鑫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廣州市漢邦化妝品有限公司、廣州偉長利化妝品有限公司都是註冊資本為50萬元的小微企業。

這些企業對於產品被假冒作何反應?記者聯繫到涉及的部分企業。然而,當企業人員聽到來電者是「《中國醫藥報》記者」時,不約而同地採取了迴避甚至拒絕的態度,有的表示不方便透露相關信息,有的則直接掛斷了電話,都沒有進一步澄清事實。

各種原因造成假冒

「即使是小微企業生產的產品,只要市場反響好,假冒者就會用更便宜的原料生產,以此獲利。」浙江省保健品化妝品行業協會會長張艷認為,小微企業生產的化妝品屢屢被假冒,原因有多個,「品牌企業普遍有打假部門,打假力度較大,而小微企業的打假意識差、能力低,假冒小微企業生產的產品隱蔽性更強,且容易規避監管,違法風險較小」。此外,燙髮類和染髮類產品是出現假冒產品較多的品類,張艷表示,這類產品的品牌集中度低,被消費者熟知的品牌較少,且消費者的安全用妝意識和能力有限,讓制假售假者有機可乘。

記者查詢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中國食品藥品輿情監測分析系統發現,這些聲稱產品被假冒的企業,自身也存在產品抽檢不合格情況。2月14日,標示為廣州市浩鑫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出現在廣東省藥監局發布的不合格化妝品通告中;2月21日、3月17日、4月20日,標示為廣州市景紅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出現在國家藥監局發布的不合格化妝品通告中;2月14日、3月17日、3月27日,標示為廣州市漢邦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分別出現在廣東省藥監局、國家藥監局、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不合格化妝品通告中。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不排除部分假冒產品其實是自稱被假冒企業生產的。燙染類產品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上市前必須經藥監部門註冊審批,企業生產不同配方的染燙類產品都需要申請相應的生產註冊批文,而小微企業往往研發能力不足,當季生產的產品不能趕上市場潮流。因此,一些不願意錯過商機的企業,冒險不申請批文就擅自按新配方生產,並直接套用原配方產品的外包裝及產品說明書等。近幾年,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抽檢的不合格化妝品中,一半以上是燙染類產品,監管部門核查不合格產品標示生產企業時,有些企業因無法提供相應批文,便聲稱其產品被假冒。

廣東省藥監局化妝品監管處處長郭昌茂表示,對於企業自稱產品被假冒情況,監管部門已加大甄別力度,注意尋找企業違法生產證據,一旦查實將堅決依法嚴懲。

企業須合規生產經營

上述問題該如何解決?

張艷認為,一是應從生產企業抓起。行業協會應督促行業自律,對中小微企業人員加強合規培訓;企業應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把好產品質量關。二是相關機構和企業應面向消費者開展化妝品安全知識科普宣傳,增強消費者安全用妝意識和能力。同時,張艷提示產品被假冒的企業,需做好智慧財產權保護,樹立品牌意識,努力使消費者對其品牌有一定認知度。

郭昌茂表示,產品註冊審批是必要程序,對於企業來說,合規是基本要求。如果趕不上市場變化需求,就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研發能力,而不是打法規的「擦邊球」。

近年來,監管部門以不合格產品標示生產企業為線索,開展監督抽查,並在核查後進行通告,積極構建化妝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最大限度擠壓非法產品和非法企業的生存空間,進一步保障了群眾用妝安全。

在郭昌茂看來,監管部門後續應繼續關注被通告的假冒產品及相關生產企業。對於質量問題頻出、聲稱產品被假冒的企業,要加強日常監管,如果發現企業確有違規行為,要嚴厲查處。此外,消費者應從正規渠道購買化妝品,並儘量選擇知名企業生產的產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