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無框溜背的國產A7L,還剩什麼去接最美奧迪稱號?

汽車頭條 發佈 2020-06-04T19:00:43+00:00

標誌性的四門無框車門、Sportback溜背造型、低矮寬闊的前臉,以及可控式開啟的尾翼,幾乎鎖定了人們對四門轎跑車型的理解,其衍生車型S7與RS7自然更不必多說,但一直處於官方進口售賣渠道的奧迪A7,高昂的指導價和各類後期的消費金額,讓它遲遲未能實現拉近與更多中國消費者間的距離。

自從奧迪A7誕生以來,燈廠忠實簇擁對它的關注似乎未曾衰減。標誌性的四門無框車門、Sportback溜背造型、低矮寬闊的前臉,以及可控式開啟的尾翼,幾乎鎖定了人們對四門轎跑車型的理解,其衍生車型S7與RS7自然更不必多說,但一直處於官方進口售賣渠道的奧迪A7,高昂的指導價和各類後期的消費金額,讓它遲遲未能實現拉近與更多中國消費者間的距離。

好消息是,消費者心心念念的A7終於要國產了,而且還會本土化加長軸距變A7L;

壞消息是,心心念念的國產A7L在2022年上市後,它還剩原來多少A7的那股味兒?

消化小眾產品,用戶福利還是車企紅利?

在看待上汽聯姻奧迪這件事上,有人拍案叫好,自然也有人站出來潑冷水。回顧上汽奧迪項目可謂一波三折。依稀記得此前的2016年臨近年末,隨著一張奧迪、大眾、上汽領導簽署合作協議的照片不脛而走,奧迪「出軌」上汽便成為了當年炙手可熱的頭條。彼時國內各路媒體便紛紛展望和預測,未來上汽奧迪成立之後的種種設想和規劃。

介於當時不少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的不滿,上汽奧迪項目不得不按照計劃推遲至2022年1月後推出相關落地產品,而作為上汽奧迪即將在中國市場推出的首款力作,便是如今的上汽奧迪A7L項目。

根據汽車頭條APP此前相關報導,上汽奧迪產品規劃將包括奧迪A7L在內的四款產品,另三款產品則分別是A+級SUVe、B級SUV與C級SUV。除了已明確率先國產奧迪A7外,外界對這三款SUV也充滿了不小猜測,如奧迪Q4 e-tron與奧迪Q7/Q8等國產。

而通過上汽奧迪布局的這四款車型定位不難發現,其與一汽-大眾奧迪布局的產品線有著不小的差異,其中最明顯的無疑圍繞奧迪「衍生」、「小眾」等字眼展開,這也就形成了與國內其他合資品牌「雙車戰略」明顯的不同。

為何這麼說?從一汽-大眾奧迪旗下的產品線來看,小到緊湊型轎車大至中型SUV,此外連奧迪品牌首款純電也由一汽-大眾奧迪引入國內,這其中不僅擁有如A4L、A6L、Q5L等走量的熱銷車型,奧迪性能部門的相關產品也在一汽-大眾奧迪展廳能夠看見,因此一汽-大眾奧迪在入華歷史、終埠碑,目標消費人群以及車型品類的劃分均有著更加針對性的方向。

再來看如今的上汽奧迪產品線規劃,拋除一汽-大眾奧迪已「搶先」的布局,在剩餘的進口車型中選取進行國產落地,其未來競爭力定不及前者,但國產進口或多或少會吸引部分潛在消費者,這無疑也是上汽奧迪組成的初衷之一。

或者說,二者風格迥異的戰略與產品可以看作是互補的關係,並不像南北大眾或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以及東風本田、廣汽本田那樣的在華雙車戰略,上汽奧迪本質上來說更像是去消化奧迪在華的小眾和衍生產品,用國產的方式降低進口售價,同時用符合國情(加長軸距)的相關途徑讓車型的產品力和競爭力得到升級,

那麼,將售價昂貴的進口奧迪車國產化,最終會不會為消費者帶來福利呢?

太高期望!A7L不排除國產「減配」

就在前不久有關上汽奧迪A7L點焊機器人工作站項目的相關消息披露出後,有網友在近日抓拍到了疑似上汽奧迪A7L的路試諜照。從圖片中不難發現,儘管身披較厚的偽裝貼紙,但特徵明顯的奧迪家族化前臉還是暴露出了它真實的身份。

倘若看見了它的前臉,你多少會心存驚喜:「終於有機會能如願奧迪A7夢」,但車側卻不禁令人陷入深思:首先它是否會大幅減配?另外這已經不是一台「純正」的A7了!

從車側我們可以看到,相比現款進口奧迪A7,該車的C柱有非常明顯的改動痕跡,後車門與後備箱均有被拉長,除了得益於軸距加長的本土優勢外,此前以溜背造型著稱的亮點已完全消失,整車儼然一副軸距被一味拉長的大號A6L。

從上汽奧迪A7L的路試諜照與現款奧迪A7相比,尾部整體的設計語言變動不大,另外掀背式尾箱有望能夠得以保留,畢竟這也是作為奧迪A7與其他家族產品用以區隔的主要賣點。值得一提的是,換代後的奧迪A7目前起售價為57.38萬元,未來國產落地的A7L起售價大可進入50萬元內。

其次,基於MLB平台打造的奧迪A7在動力方面有2.0T與3.0T+48V輕混系統,但由於國六排放法規的限制,目前2020款已將3.0T動力版本排除在外,而僅存在售的三款2.0T+7DCT版本車型且全系不支持四驅,這對於一款進口定位儼然已失去不少競爭力,因此在未來國產落地後,與大眾輝昂共線生產下的奧迪A7L,還將新增與前者相同的動力系統來豐富新車的產品布局。

最後,在奧迪A7身上另一賣點的無框車門,也不排除會有「減配」取消的可能。像這樣的例子在國內並不少見,拿此前關注度頗高的標緻508來說,海外版無框車門與前臉獠牙的組合,成功讓標緻再次在公眾面前活躍了一把,但從大幅變動後的東風標緻508L在國內上市後的反應來看,迎合國情加長軸距但卻有不少減配的舉措或許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很顯然,上汽奧迪A7L並不想照搬海外版車型並繼承它主打的轎跑和運動定位,而是借用奧迪A7在中國車市的終端影響力,融合上汽戰略去打造一款符合目前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特供」豪華新選擇,目標消費群體也將直指對品質和體驗要求更高的群體。相比全民轎跑coupe造型的賭注來說,上汽奧迪對A7L的變化足夠大膽,但是這不也從另一個角度形成了押寶的賭注?

關鍵字: